图吧地图

更多>> 革吉县概述

    革吉县地处西藏西部,狮泉河的源头。面积47225平方公里。草场面积4万余平主公里,耕地面积300余亩。总人口1.1万。辖4个区,15个乡,52个村民委员会。革吉藏语意为“美丽富饶的土地”。旧时境内曾驻有包括革吉部落在内的7个部落,与藏北其它部落一道被称作藏北十八区,统属阿里噶本所辖。1960年8月工资合并7部落设立革吉县。1962年春,县址正式确定在那坡。革吉县自建县起一直隶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革叶县属羌塘高原大湖盆区,平均海拔48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1座。5000米以上的有23座,其中最高峰直龙拉峰海拔6380米。属高原亚寒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无霜期短,风大寒冷,雨雪日19天。自然灾害主要有旱、风、雪、雹等。雪灾一般4年一次。旱灾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风灾多发生在2-4月。矿产资源有盐、硼砂、硼镁石、煤、水晶、铁、铜、琥珀、黄金等。风能、水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资源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牦牛、黑颈鹤;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盘羊、野驴、猞猁、天鹅、斑头雁、藏羚;还有哈熊、岩羊、草豹、黄羊、狐狸、雪猪、雪鸡、雪鸭、水鸭、野鸭、野兔、河鸥等。鱼类资源也相当丰富。革吉基本上是一个纯牧业县。主要饲养藏绵羊,还有少量牦牛、犏牛、黄牛、马、驴、骡、山羊等。1989年建成国内第一个光能电站,使用良好。风力发电正在试验中。公路建设始于60年代,现在猴泉河至改则公路横贯境内。1990年全县共有公路495公里,区乡通车道路约560公里。特产品主要有高原畜产品和高原鱼类。那坡是全县政治、文化的中心。始建于1978年,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现辖3个小区,人口400余人。拥有全国先进的光能电站1座。那坡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藏汉风格融合的新兴城镇。 该县有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民间艺人10余人。较大的寺庙有扎西曲林寺、扎加寺和热执热普寺等。

更多>> 革吉县历史

    革吉,藏语意为“美丽富饶的土地”。 革吉县旧时境内曾驻有包括革吉部落在内的7个部落,与藏北其它部落一道被称作藏北十八区,统属阿里噶本所辖。 1960年8月合并7部落设立革吉县。1962年春,县址正式确定在那坡。县府现驻革吉镇。

更多>> 革吉县地理环境

    县境在羌塘高原大湖盆区,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山势高耸,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1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3座,其中最高山峰直龙拉峰,海拔高6380米。 西南部有冈底斯山山脉,冈仁波齐峰,海拔高6656米;东南部有丁拉日居山。境内北部有字末午日山,海拔高5580米。多扎日山,海拔高4618米,吉不桑山,海拔高5130米;东部有加拉山,海拔高4878米;东南方位有仲日纵青山,海拔高5888米。西部有东西转南北流向的森格藏布河,狮泉河,西南部有东西流向的生拉藏布河;中部有南北流向的相曲河;南部有东西流向的扎贡曲河;东部有东西流向的阿毛藏布河。境内北部有热邦错湖,草不杂湖,纳屋错湖;中部有聂尔错湖,色卡执湖,茶里错湖;西南部有吓萨尔错湖;南部有君玛错湖,阿尔过错湖。 属高原亚寒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无霜期短,风大寒冷,雨雪日19天。自然灾害主要有旱、风、雪、雹等。雪灾一般4年一次。旱灾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风灾多发生在2-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