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定远县概述
林业:1、 本县境内,历史上有过大片森林,宋、明时,县北凤阳山区和县东山区,曾有连绵不断茂密森林, 主要树种有栎类、山槐、黄檀、黄连木、枫香、化香等硬阔之类和少量杏、柏、漆树等名贵树种。1981年后,林业实行“三定”,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高涨。80年代,植树造林重视科学,讲究实效,对不适宜本地生长的黑松不再种植,改为种植马尾松和外国松,并注重经济林的发展,至1990年,全县林业用地22.8万亩,造林199477亩,占87.5%森林覆盖率为11.3%。2、 面积蓄积:1985年至1990年期间,经上级同意,对部分生长不良的黑松低产林,砍伐3万余全县森林蓄积量187580立方米。按树种组分,杉类7686立方米,松类157302立方米,硬阔14703立方米,软阔1100立方米,珍贵树种6789立方米。3、 树种分布:据1985年调查,已发现的木本植物种类共有63个科、140属、230多个品种,其中乔木110个品种,灌木105个品种,还有藤木15种。从适种地域和用途分造林树种40多个、四旁树木80多种、常绿风景花木60多种,还有一部分野生小灌木。4、 场站所介绍:(一)范岗林场建于1959年,场址位于范岗乡,距县城10公里,场部设于合蚌公路旁,有一简易飞机跑道,经营总面积3.8万亩,尚有宜林地0.3万亩, 为部队汽车试验占用。该场建场初期为经济林场,有正式职工30人,技术人员5人,临时工12人。1962年——1965后,曾一度划归省林业厅直管,后因树种不适宜改为材林场。1966年又下放到县。双庙岗作业区70年代中期营造1200亩国外松母林。1985年林场造林36150亩,已普遍成材,至1990年该场职工96人,其中技术人员9人,行管干部2人。(二)大金山林场建于1959年,位于定远县西卅店镇大金山南麓。场址系青山坝水库管理站旧址,60年代迁到水库坝下,另建机关报场。宜林地集中在凤阳山南坡,经营面积6.3万亩。沙子岗作业区0.8万亩,距场部5公里,场自然条件较差,有很大部分石灰岩裸露石山,到1990年全场职工71名,其中行政干部2人,技术干部9人,造林总面积5.4万余亩。(三)西洋山林场:建于1961年,原系定远县解放林场,迁址西洋山而更名,现大金山林场接壤,东北与韭山畜牧场相连。1976年全场有职工34人,其中干部6人(含技术干部),至1990年全场有职工59人,其中干部2人,技术干部9人。林场总面积近万亩,现已全部绿化,主要以用材林为主,黑松比重较大。1981年用材林面积8800亩,经济林100亩,竹林69亩。(四)泉坞山林场:1977年在县科所的基础上,经行署批准为试验林场,场址在县城北6公里的泉坞山上,有林地0.75万亩。该场建国初期是一个苗圃,是本县最早的林业单位。1985年全场职工25人,干部1人,技术员4人。宜林地已全部绿化。1990年用材林6923亩,其中黑松5656亩,经济林34亩,竹林3亩。(五)泉坞山苗圃:建于1952年,当时有4~5亩苗,一亩针叶树、四亩阔叶树。职工5名,其中干部、技术工人各一名。建国初主要为群众提供槐树苗,每年提供15万~20万棵。60至70年代提供用材林树苗,每年提供约100~200万棵左右。80年代主要培育常绿树种以及木本花卉,每提提供树苗100万棵左右,到1990年苗圃全场有职工46人,其中技术人员4名,干部2名。(六)滁县沙河林业总场岱山林场:位于县东岱山,场部设在定滁公路北侧,1956年经省林业厅勘察批建,经营面积3万亩。1962年划归省沙河林场总场,文革前期,曾一度划回定远,后又归属建设兵团二师六团管辖。该场山场条件较好,造林以马尾松为主,木材蓄积量为定远之最,荒山已全部绿化,木材逐年采伐。(七)沙河集林业总场藕塘林场:建于1959年,位于定远县藕塘区朗峰水库附近,与滁州市皇甫、章广交界。原是岱山林场一部分, 为便于生产,单独建场。60年代划归沙河集机械林场领导,70年代改为建设兵团二师六团一连。1975年平均月,兵团撤消,该林场归省沙河集林业总场领导。经营面积2万余亩,基本绿化。1971年,在场址以西修建机场1个,专供防治森林病虫害喷药飞机使用。
更多>> 定远县地理环境
盛产水稻、小麦、油料、棉花、畜禽、玉米、山芋、豆类、烤烟等多种农副产品。年产粮食10亿公斤,油料1亿公斤,棉花10万担,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2002年粮食总产居全国第26位,油料总产居全国第27位。定远瘦肉型猪是全国31个良种猪之一,1996年至2002年连续六年跻身“安徽省畜牧业十强县”行列。目前已建成粮油、生猪、棉花、花生、水产、蔬菜等六大农副产品基地。
更多>> 定远县文化教育
二、民间器乐曲民间流传的器乐曲甚多,有维妙维肖的《百鸟朝凤》,有细吹细打的《抱妆台》,有欢乐明快的《小开门》,有行云流水的《溪流情》等。打击乐方面有《小五番》、《十八番》、《喜鹊登枝》、《兔子扒窝》等。每逢婚丧寿诞、逢年过节之际,爱好乐器的农民们或数人组班或数十人聚集,笙萧管笛,喇叭锣鼓,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在锣鼓音乐中,以能仁乡凉亭班子为优,他们除双套大鼓、大锣、大堂锣外,还配有20至30面手锣(又名哈叭狗),演奏时轻如良霄月夜,急似暴风骤雨,风格独特,是本县民间器乐曲中的一朵奇葩。三、民间舞蹈兰花灯 也称《扭兰花》,泛称《花鼓灯》,流行于全县境内。舞蹈中有“兰花”4至6人,“鞑子”、“岔伞”各1人,皆为男角。“兰花”上穿红,下着绿,头扎红色绸球,绸带披垂两旁,脑后梳独辫,双手持红巾,打扮俊俏;“岔伞”上穿镶绿边对襟白褂,下穿红色彩裤,头扎红巾,手持岔伞;“鞑子”上穿淡黄大襟便衣,袖口镶红边,外穿翻毛皮袄,头戴草帽圈,下穿茶色马裤,足蹬黑色长筒马靴,手拿芭蕉扇。《兰花灯》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相传 在元朝以前,定远境内就有《兰花灯》班子,不过那时只有“兰花”和“岔伞”,因为在封建社会女子不准玩灯,所以,那时“兰花”皆由青少年男子扮演。抗日战争时期,在藕塘抗日民主根据地,逢年过节和开庆功大会,人民群众自发地掀起玩《兰花灯》的热潮,老百姓、政府干部、新四军官兵都参加扭跳,并在唱词上赋予新的内容。建国后,人民又自发地将男扮女装的“兰花”改为女性扮演,每逢佳节,都有好几班,甚至几十班《兰花灯》争相表演,在锣鼓伴奏中,且歌且舞,借以欢庆丰收,喜庆佳节,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狮子舞 流行在站岗、东兴、九梓一带,表现劳动人民智慧、勇敢和大无畏精神。龙舞 流行于仓镇、池河、九梓、能仁等地,每遇天旱,人们舞龙祈雨,以求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新春佳节舞龙灯,常表达农民喜悦心情和祁求神龙福佑来年国泰民安。花车、花船 用竹篾扎制彩纸糊成,船心坐一美女,四周4—6人,船头渔翁撑篙,船尾老夫掌舵,在鼓乐声中,见风采柳,边歌边舞,十分活跃。其他还有花挑、蚌舞、跑驴、大头和尚戏柳翠、五马破曹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四、民间美术东部池河地区的民间花布(在白布上用石灰绘画或缝折后入罐染色而成),南部张桥和西南吴圩两地的兜兜花、鞋花、枕头花,炉桥的剪纸花、木雕花,范岗一带的捏巧、泥塑等,均具有古朴典雅的独特风格。五、?、快板书、革命歌等,但主要的是大鼓、琴书。解放前,曲艺艺人没有固定演出场地,没有组织,各自拜师求艺。在农村集镇和庙会上设摊演唱,有时也到大的自然村庄或富裕人家说唱。解放初,县文化部门设立流动艺人管理组,管理曲艺队伍。1956年,县成立曲艺协会。至1960年,曲艺协会会员由解放初期的30人发展到67人。每个会员发一枚金属会员证章和一张会员证书,按月缴纳会费,凭证在县内外流动演出。1964年至“文革”期间,曲艺协会被迫解散,曲艺艺人也遭到不公正待遇。1974年10月,又重新考核、批准69人恢复说唱活动。1978年10月恢复定远曲艺协会,对全县167名曲艺人员进行考核,择优吸收69名艺人入会。为加强管理,制定了新的《协会章程》和《演唱守则》。1979年2月22日,县文化局正式下文成立曲艺管理小组。80—90年代,农村曲艺活动逐渐减少,曲艺组织名存实亡。定远曲艺艺人大部分识字不多,没有定型曲目,说唱内容较乱。为此,县文化馆曾帮助曲艺协会对《杨家将》、《瓦岗寨》、《包公陈州放粮》、《烈火金钢》、《平原枪声》等新、老书篇,进行加工、改编,并多次参加省、地曲艺会演。定远曲艺分南北两大派,南派以李学圣为首,使用木质搭板,以大鼓为主。北派以王家珍为首,使用金属钢板,以琴书为主。较有影响的曲艺艺人有甘华福、刘正先,后被调入省曲艺团工作。此外还有琴书艺人柏芳珊(女)、陶家英(女)、陈庆余(盲人),大鼓艺人庞玉芳等。庞玉芳熔南北两派大鼓艺术于一身,演唱时绘声绘色,在群众中影响很大。(一)鼓书 鼓书即《安徽大鼓》。演唱者一手执鼓槌,一手执搭板或鸳鸯板,边槌,边打板,边唱,边说,夹唱夹叙,韵味很浓,十分动听。(二)评词 说书者面前放一张条桌,桌上放一惊堂木,以白话方式叙述故事,有声有色。(三)琴书 一男一女两人合作,男人手操坠胡,女人一手执搭板,一手敲杨琴,有说有唱,有弹有敲。一般女的唱得多,音色甜美,娓娓动听,气氛热烈,节奏感很强,群众十分喜爱。六、故事传说(一)虞美人草与美人词定远县二龙乡谭村西沿有一条从北向南的九里长岗丘,这就是项羽从垓下(今安徽固镇县濠城集)败逃,被“汉兵围之数重”的古战场—四阝贵山,山上有一个高6丈的大土堆,就是项羽爱妾虞姬墓,后人称之为虞姬墩。墩上长着美人草,叫虞美人草。汉高祖五年十二月,项羽从垓下南驰渡淮,经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临淮关东)到达阴陵(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受田夫陈铎欺骗陷入大泽中,被汉兵追上,打了一场遭遇战。根据《九域志》记载:“阴陵城,项羽迷道于此,盖虞姬死所。”虞姬就是在这场混战中被 杀或自尽的。项羽来不及带着爱姬尸体,只好怀揣姬首,一口气跑到东城西边四阝贵山,喘气未定,又被追兵包围,号称“万人敌”霸王,“自度不得脱”,无奈何,只得埋姬首泣别,挥兵决死战,斩将夺旗,突围而去。所以《太平寰宇记》有:“虞姬墓在定远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的记载。据当地故老历代相传:项羽自阴陵南逃时身负姬首,悲万分,喑哑叱咤,怒发冲冠,左剑右戟,大显神威,马踏箭射,所向披靡。一日九战,血染战袍,虞姬首血与项羽伤血溶在一起,从北向南淌下七滩鲜血,后来长出七个小土包,后人称“七星照月伴美人”。恶战一场以后,项羽被迫退回山顶,他把二十八骑布成方阵,四队四向准备四面突围,为了不使爱姬首级落入敌手,项羽匆忙用剑挖出个小坑,割下袍襟,缠好姬首,边泣边埋。后来虞姬墓长成三角状的坟,墓上生长一种不知名的草,叶子对称出生,每茎两节,越长越高,叶子一出来就是红色,妖媚可爱,茎软叶长,无风自动,似美人翩翩起舞,煞是好看。当地传言,这是虞姬精诚所化,给它起个美丽的名字,叫虞美人草。冯梦龙诗云:“陈平逃去范增亡,独有虞兮伴剑芒。喑哑有灵须讼帝,急将舞草变鸳鸯。”美人草的传说,脍炙人口,乡民妇孺皆知。到了唐代,好事的民间音乐家竟然把它采用为朝廷教坊曲,成为可歌可舞的著名乐曲之一。以后南唐李后主被俘,夜里李煜辗转反侧,久不成眠,于是想起了悲愤哀婉的唐教坊曲《虞美人》,据此创作了一字一珠的血泪之歌——《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此虞美人曲调随着著名的《虞美人》词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