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大余县概述

    邮编:341500 代码:360723 区号:0797 拼音:Dayu Xian大余县位于江西省的西南边缘,居章江上游,大庾岭北麓。地理位置东经114-144.44′,北纬25.15′-25.37′。东北与南康市相连,东南与信丰县接壤,西北与崇义县毗邻,南与广东省南雄襟连,西界广东省仁化县。全县东西长约127.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呈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条形状,国土面积1367平方公里。323国道横贯全境,县城南安镇距赣州市85公里,距南昌市512公里。县境地处南岭纬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新华夏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受燕山旋回和海西旋回等地质运动的影响,境内北部、西部、南部地势崛起,中部与东部凹陷,形成三面环山,朝东敞开的丘陵盆地,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西部和东南部层山叠嶂,中低山海拔在800米以上,中部丘陵山脉海拔一般在300~500米,东部章江两岸的平原与岗地海拔在200米左右。海拔在千米以上山峰26座,最高点在内良乡的天华山,海拔1386.6米,最低点在新城镇的白田埠,海拔124米。池江盆地是县内最大的平原水稻产区。全县山地面积311.1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97%,多呈脉状,逶迤起伏,谷壑交迭;丘陵面积804.65平方公里,占58.86%,属山地支脉的延伸,多呈树枝状和条带相间分布,以紫红色岩系丘陵为主,地表呈波状起伏,分割零乱;平原和岗地面积251.175平方公里,占18.38%,以红壤、黄壤和冲积土为主,土地松软肥沃,富含钙、镁、钾等矿物成份。县境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春温多变,夏涝秋旱,冬寒期短,无霜期长。年最高气温38.4℃,最低气温零下7.2℃,年平均温度18.53℃,年降雨量1563毫米,日照时间1499.3小时,光照率39%,全年无霜期长301天,夏冬时长,春秋时短。大余河流密布,纵横交错,以赣江支流-章水为主干流的章江流域,在境内有支流530条,河流总长2084.54公里,河流密度1.52公里/平方公里。章江发源于崇义县聂都乡的东山展脑和鲤鱼山中,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流入南康市。按流域面积划分,有一级支流13条、二级支流27条、三级支流20条。水能资源丰沛,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2.38万千瓦,可利用水能5.26万千瓦。全县森林资源丰富,有林业用地159余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4.2%,其中有林地149.5万亩,立木蓄积量412余万立方米;灌木林地6.6万亩,散生立木蓄积量14余万立方米。在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中,有针叶林83.8万亩,针阔混交林3万亩,阔叶林43万亩。全县木竹资源按林种结构分,有防护林56.8万亩,蓄积量144万立方米;用材林65.6万亩,蓄积量254万立方米;薪炭林18万亩,蓄积量113万立方米;特种用途林1650亩,蓄积量6108立方米。大余植物资源有84科667种,分布在县境林区的国家珍贵、国家重点保护及省级重点保护的树种有36种,其中国家珍贵树种有南方红豆杉、福建柏、闽楠、花榈木、鹅掌楸、楠木、厚朴、红豆树、观光木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半枫荷、香樟、喜树、伞花木、长苞铁杉、竹柏6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榧树、沉水樟、八角莲、野茶树、金毛狗蕨、五味子、草珊瑚、七叶一枝花、木莲、天门冬、猴欢喜、黄檀、省沾油、青钩栲、大叶青冈、含笑花、巴戟、云绵杜鹃、野核桃、多穗柯等21种。野生动物资源有16目37科116种,其中有鸟类11目27科65种、兽类5目10科19种、爬行类23种。分布有云豹、豹、黄腹角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穿山甲、河麂、虎纹蛙、白鹇、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省重点保护动物有赤麂、黄鼬、灰胸竹鸡、鹰嘴龟等。县境西北部山脉受燕山期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全世界著名的钨矿床,是享誉全球的“世界钨都”。境内矿化面积约30平方公里,大小矿脉有3000余条。矿床矿物类较多、计有48种,金属矿物以黑钨矿为主,伴有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绿柱石、白钨矿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英、钾长石等。盛产钨、锡、钼、铅、锌、铜、铋、铍、银等有色金属,及钽、铌、石英石、石灰石、白云白、瓷土等。

更多>> 大余县历史

    大余古称南安。因有大庾岭而得县名。1957年,大庾县改称为大余县。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南野县,大余属之。至西晋属南野县地。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将县地由南康郡转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太建十三年(581年)归始兴郡分置安远郡。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安远郡为大庾县,隶属广州总管府始兴郡,此为大余建县之始。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废始兴郡,大庾县亦由县改为大庾镇,复入虔州南康县。唐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大庾县,隶属江南西道虔州。宋淳化元年(990年)在大余县治地置南安军,军辖大庾、南康、上犹3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南安军为南安路总管府,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改南安路为南安府,府治大庾,仍领3县(明正德十二年置崇义县,领4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大庾县直属江西省。1949年8月16日,大庾解放;8月26日成立大庾县人民政府,隶属江西省赣州督察专员公署。1957年2月9日,国务院批准大庾县更名为大余县。1997年起,属赣州市所辖。

更多>> 大余县地理环境

    牡丹亭公园娱乐中心 梅关古驿道风景区 道源书院十二景古文化景点开发 三江口原始森林公园 河洞温泉度假村 大余县游仙度假村 赣南客家民俗村 丫山灵岩古寺

更多>> 大余县文化教育

    一、专业艺术硕果累累,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县文化局创作了一批体现红土地文化、客家文化和梅文化精神,并在国家、省、市频频捧回大奖的艺术精品;群众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家庭文化活动异彩缤纷。1、县采茶剧团山人行组合《苏区干部好作风》、《落雨吾要落介大》通过演唱形式的翻新,创作内容的变换和新音乐元素的加入,唱遍了江西、福建、广东等地,以其独特的客家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赞许和同行们的高度评价。2005年10月份参加赣、粤、闽、湘四省“和谐创业”客家歌手大赛荣获一等奖,特邀参加赣、粤、闽、湘、桂五省红色歌曲展演,并代表赣州市节目参加全省第二届“四进社区”优秀节目展演活动。2、2005年7月份,我县组织精心创作的原生态演唱《走读伢子七七磋》首次亮相赣州市首届艺术节第二届少儿艺术节调演,就将作词、作曲、编导、表演等四个一等奖收入囊中;8月份参加全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节调演荣获一等奖,还特邀参加全省民间艺术节优秀节目展演和赣州市家庭才艺大赛表演;11月份,该节目又代表赣州市参加全国第四届“四进社区”展演活动,并荣获铜奖。3、成功组织了庆元旦、五一、七一、八一、国庆、春节等文艺专题晚会,全年广场文化活动达到了40多场,参加演出人员2000多人,观众人数达10万人次。4、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组成了大余县新农村建设文艺宣传队,巡回到各乡镇、村进行宣传演出,创作的有地方特色的小品、快板、歌舞、小戏、表演唱等深受农民们的欢迎。5、积极参与“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主题教育活动,创造性地开展相关活动,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家和万事兴”家庭才艺表演、“计划生育进万家”文艺活动、“和谐平安大余”文艺晚会、“和谐创业”系列文化活动、老年重阳联欢会等大型活动。2005年11月,还组织一台节目到企业进行专场演出。二、文博图书工作再上新台阶。1、完成了梅关古驿道、嘉祐寺塔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作,并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已上报国家文物局评估。2、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文保单位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送了文物保护“十一•五”规划,提交了梅关古驿道的维修报告。3、开展了图书服务宣传周活动,在资金相当紧缺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新购各类书籍700多册,全年读者流通为36863人次,图书外借量为33459册次,还为县福利院捐赠书刊320册。三、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四、文化中心建设紧锣密鼓。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11月20日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完成主体工程,目前已进入装修工程阶段。这项工程的建设将是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的标志。学校大余中学 新城中学 梅关中学 南安中学 池江中学 吉村中学 黄龙中学 青龙中学 新城镇中 樟斗中学 左拔中学 东门小学 水城小学 南安中心小学 吉村中心小学 黄龙中心小学 青龙中心小学 池江中心小学 新城中心小学 樟斗中心小学 左拔中心小学 水城幼儿园 东门幼儿园 年制学校 河洞九年制学校 浮江九年制学校 京州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