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前锋区概述

    前锋区隶属广安市,2013年8月成立,位于四川省广安市东部,华蓥山中段西侧,地处长江二级支流渠江东岸,西与北靠广安区,南连华蓥市、邻水县,东与达州市大竹县相邻。2015年,前锋区幅员面积505.6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8个镇3个乡,2014年,常住人口25.24万人(户籍人口为37.0万人)。2014年,前锋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9亿元。前锋区历史悠久、古风犹存、文化厚重、地灵人杰、资源富集,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巴濮文化、宕渠文化源远流长;大良城、虎啸城、钟鼓楼等历史文化古迹。

更多>> 前锋区历史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从宕渠分出部分地域置始安县,治所在始安城,区域隶之,属北宕渠郡。太清元年(547年),境域为梁武陵王萧纪占有。前锋区位图前锋区位图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并入西魏,属流江郡。北周闵帝元年(557年),改属北宕渠郡。明帝武成元年(559年),北宕渠郡改为流江郡,区域属流江郡。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以治所始安城即古賨城,改名为賨城县,属渠州流江郡。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治所迁王家坪(今广安区肖溪镇境内)。三年(607年),渠州改名为宕渠郡,区域随之改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分出部分地域另置丰乐县(治所在今广安区恒升镇茶坪古城寨)后,复名始安,属山南西道渠州。八年(625年),废丰乐县,其地复入。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始安县为渠江县,区域所属。(五代至北宋初,即907年至965年,先后为前蜀、后唐、后蜀占有,建制沿唐。)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渠江县方为宋所据。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从西川转运使刘仁燧之所请”,“以合、果、渠三州相去路远,山川险僻,多聚寇攘”(《太平寰宇记》卷138),于渠江县境秀屏山(亦称翠屏山、银顶山)下的浓洄镇(今广安区浓洄街道)置军,取“广土安辑”之意,命名为广安军(隶夔州路)。渠江县作为广安军的附廓县,治所由王家坪随迁浓洄镇东北。自此至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的408年间,县名和治所均未变动。期间,广安军则有许多变化。初,除领渠江县外,另领有新明县(治所在今岳池县东南)、岳池县(治所在今岳池县顾县镇)。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增领和溪县(治所在今岳池县秦溪镇铺芽)。理宗淳祐三年(1243年),蒙古兵入川,广安军治所迁大良城(今前锋区小井乡境内),宝祐六年(1258年)至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大良城两度被蒙古兵占领又两度为宋军收复。咸淳二年(1226年)收复后,改广安军为宁西军,领县如旧。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治所迁回浓洄镇。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宁西军及其辖地为元所据,十五年(1278年),元废宁西军,渠江县改隶顺庆府,二十年(1283年),顺庆府升为顺庆路,置广安府,领渠江、岳池2县,惠宗至正二十年,广安府辖地为明玉珍所占有。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将其纳入版图,同年改名为广安州,隶顺庆府,领渠江县、岳池县。九年(1376年),增领渠县、大竹2县。洪武十年,废渠江县,其地由州直辖,州隶属和领有如前,区域直属广安州。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州增领邻水县。清初,州境先后为张献忠、李自成、姚黄(姚天动、黄龙)及明将甘良臣等部占领。顺治四年(1647年),归入清朝版图。但因州城尚为人所据,治所设来苏寨(今广安区蒲莲乡境内)。顺治八年(1651年),迁竹山寨(今广安区肖溪镇境内)。康熙四年(1665年),迁至浓洄镇,领有岳池、渠县、大竹、邻水4县。七年,岳池县并入,其余3县划属顺庆府,州遂为不领县的散州。六十年,又析置岳池县,州境域方与原渠江县一致。嘉庆年间,推行道、府制,州隶属川北道顺庆府。宣统三年十月一日(1911年11月21日),蜀北军民占领州城,宣布广安州脱离清政府,并由蜀北军政府直辖。民国元年(1912年)7月,蜀北军政府撤销。时道府废,州直属于省。次年,恢复道制,广安州改为广安县,区属之,隶属川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川北道改为嘉陵道,县为其所辖。民国八年(1919年)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四川军阀纷争,县先后为黔军、陕军、江防军所据。民国十三年(1924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又先后为罗泽洲、杨森所统。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后,属四川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于大竹的第十行政督察区,至1949年12月8日未变。前锋全景前锋全景1949年12月9日广安解放后,隶属川东人民行政公署大竹专区,1953年3月大竹专区撤销,县、区改属南充专区。1968年9月,南充专区改称南充地区,县、区随之改属。1993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安地区,广安县改属,区域随之。1998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广安地区和广安县,设立地级广安市,设立广安区,前锋区域属之。2013年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广安区一分为二,划江而治,设立前锋区。 2013年8月8日前锋区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更多>> 前锋区地理环境

    前锋区地处渠江东岸西和北靠广安区,南连华蓥市、邻水县,东与大竹县相邻。地处北纬30°26′15.02″-30°39′8.05″之间,东经106°38′36.14″-106°59′14.30″之间。总面积约505.6平方公里。地形地貌 前锋区境域内地貌东高西低,地质稳定。气候特征 前锋区属内陆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夏不酷热,冬无严寒,少霜雪,春季气候回春早,但多寒潮和低温多绵雨,降温快,四季宜耕。年平均气温17.2oC,无霜期320天,年日照865.7小时以上,年均降雨量1072.7米。浅丘带坝区均温一月7.1oC,七月27oC,年较差6.2oC,气温日较差6.3℃~6.9℃,日照为1123.4小时。

更多>> 前锋区金融休闲

    综述 2014年,前锋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9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3.4亿元、106.2亿元、19.4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12.1%、11.4%。三次产业结构为9.6:76.5:13.9。人均GDP为55122元,。区本级(不含市经开区核心区,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3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5亿元、82.7亿元、17.1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80.9%、15.5%。三次产业结构为10.3:74.3:15.4;人均GDP为53301元。第一产业 前锋区农业前锋区农业2014年,前锋区粮食播种面积33.0万亩;粮食总产量13.3万吨。其中,水稻产量7.8万吨;玉米产量2.4万吨;小麦产量0.9万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8.2万亩,总产量1.3万吨,其中油菜播种面积6.9万亩,油菜产量1.0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7.7万亩,总产量25.3万吨。全年完成土地规模流转0.8万亩,新建和改造蔬菜基地0.7亩。前锋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7.4万千瓦,,机耕面积20.5万亩,机收面积13.6万亩,农业机械作业水平51%。2014年,出栏生猪28.4万头,家禽144.4万只,肉牛0.5万头,兔27.5万只,肉羊7.8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8.9亿元。2014年,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8个。水产品产量4800吨,其中淡水捕捞产量190吨,淡水养殖面积736公顷、产量4610吨。2014年,前锋区农业总产值22.8亿元。第二产业 前锋区工业园前锋区工业园2014年,前锋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5.7亿元,比2013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全部工业增加值92.4亿元、比2013年增长10.2%,对经济贡献率为62.8%,拉动GDP增长7.1个百分点。前锋区工业化率66.5%。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为280.4亿元、比2013年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全部工业增加值为74.8亿元,比2013年增长9.4%,对经济贡献率为61.1%,拉动GDP增长6.6个百分点。区本级工业化率为67.2%。建筑业总产值5.6亿元,增长6.5%。其中,区本级有资质建筑企业2户,建筑业总产值0.3亿元。第三产业 2014年,前锋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2014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8055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0732户,移动电话用户122949户,宽带用户30142户。2014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2亿元、77.3亿元和79.5亿元。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8.7%。区本级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8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2亿元、29.7亿元和46.9亿元。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3.3%。2014年区本级实际引进利用外资836万美元;进出口总额1.22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1.22亿美元。招商引资项目55个,到位资金143.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14.4亿元,省外到位资金83亿元;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2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

更多>> 前锋区文化教育

    前锋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巴濮文化、宕渠文化源远流长,大良城、虎啸城、钟鼓楼等历史文化古风犹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