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修文县概述

    修文地处黔中,山川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县城古名龙场,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谪居于此悟道讲学,创立阳明心学体系,世称“王学圣地”。 县境西南面以猫跳河与清镇市为界,西北与黔西、金沙两县隔六广河相望,北面与息烽县接壤,东及东北与开阳县睦邻,东南与乌当区毗邻,南与白云区相连。 川黔铁路、川黔公路、贵遵、贵毕高等级公路纵穿县境,村村通电通公路,国内、国际程控电话已经开通。有丰富的铝、煤、铁、磷、重晶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有猫跳河上的三至六级电站和正在开发的索风营电站。修文属贵州省阳明洞旅游风景区,10个景点,离散度小,融山、水、石、洞、桥为一体,名胜古迹与自然景观兼备,现正以阳明洞为龙头、六广河谷风光为重点带动全县旅游资源全面煤、开发。修文气候温和,水源富足。煤、水、电十分方便。现城区面积为1.77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随着阳明大道的开通,正向北至庆文机械厂,东北至马家桥,东至白虎山,南至三足山,西至三潮水,总面积为8.35平方公里的区域扩展,修文经济亦将得到快速发展。从龙场古驿,到现代铁路、高速公路;从封闭落后,到开放文明。修文正以开明开放的姿态,坚实有力的步伐,向强县富民之路奋勇前进。修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现为贵阳市管辖,区位、交通、资源、环境优势十分明显。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辖4镇6乡,217个行政村。居住着汉、苗、彝、布依等22个民族,总人口31万。作为贵州省会贵阳的近郊县,修文距贵阳市中心仅40分钟车程,川黔铁路、210国道,贵遵、贵毕高等级公路穿越县境。境内平均海拔1250米,地势丘陵居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6℃,年降雨量达1293毫米,土地垦殖率较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农业结构明显。今天,修文县通过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环境立县、科教兴县”五大战略,在城镇规划建设、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更多>> 修文县历史

    1999年,全县辖4个镇、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217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28.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1.7%;少数民族人口2.52万人,占8.89%。 2000年,修文县辖4个镇、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6203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龙场镇 72191 扎佐镇 41811 久长镇 27101 六广镇 23816 谷堡乡 19316 六屯乡 13165 小箐乡 18710 洒坪乡 13401 大石布依族乡 10618 六桶乡 21910 2001年,全县辖4个镇、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217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0.2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55万人;非农业人口3.78万人。 2002年,全县辖4个镇、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217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0.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56万人。 2003年,全县辖4个镇、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217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0.5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35万人,非农业人口3.86万人。

更多>> 修文县地理环境

    修文县境内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阳明风景名胜区。该县以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为契机,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继第三届国际阳明文化节建成阳明碑苑并对外开放之后,修文县目前正着手建设阳明主题公园,做大做强阳明洞旅游产业。修文县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个性鲜明。有遗迹丰厚的阳明洞奇境,有雄奇峻秀的六广河大峡谷风光,有奔腾激越的桃源河漂流,有高原森林型高尔夫度假中心,有贵州唯一的森林野生动物园,有瓜果飘香的山村农家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修文县矿产资源禀赋,电力资源富集。已探明的矿产有铝矾土、煤、铁、硅、汞、重晶石、高岭土、耐火粘土、溶剂灰岩、水泥灰岩等,适合开发。猫跳河峡谷县域沿线建有五个梯级电站。

更多>> 修文县金融休闲

    修文县按照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科教兴县的思路,以经济强县建设总揽工作全局,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十五期间,建成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修文医药产业园,入驻园区的13家制药企业全部通过GMP或GSP认证;成功举办了第二、第三届阳明文化节和三届梨花节;以猕猴桃、金秋梨为主的优质水果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等称号十五期末,全县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了一番。 2006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23.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1.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97元。十一五期间,修文县将继续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目标,突出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科教兴县、开放带动战略,着力在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力争经济总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建设小康修、构建和谐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