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鹤壁市概述

    鹤壁市位于中国河南省北部,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辖两县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5个乡镇,人口143万(2006年)。鹤壁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独具特色。鹤壁老市区曾经为商代首都"中牟",战国七雄之赵国首都迁邯郸前曾定都于此约40年。所辖淇县曾经是殷商首都“朝歌”,春秋时期最大诸侯国卫国首都“沫”。境内淇河风景迤逦,被誉为“北方漓江”,《诗经》中有19篇专门描写鹤壁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药王孙思邈、一代文豪罗贯中曾隐居于此。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大伾山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有“登大伾如临东岳”之美誉。山上北魏大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文化发源地,境内云梦山有“云梦仙境”之称,战国时期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培育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纵横家,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 鹤壁新区迅速崛起,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框架已达到规划的3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绿地率38% ,绿化覆盖率达到40%。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河南省十佳开发区等。“钻石般晶莹、火焰般活力、田园般美丽”的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正在成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适宜投资和居住的现代化城市。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雾。年平均气温14.2-15.5℃ ,年降水量349.2-970.1mm,年日照时数1787.2--2566.7小时。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81.4%,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更多>> 鹤壁市历史

    商代末年商纣王与周武王决战的地点“朝歌”就在本地的淇县。元代以前就已形成集镇,其名源于道士在饭店影壁上所画白鹤可起舞的神话传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浚县、淇县、汤阴县属平原省安阳专署。 1953 年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 1954 年,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恢复淇县建置)。 1957 年 3 月,汤阴县地置鹤壁市,为省辖市,委托安阳专署领导,后改为省直接领导。 1958 年 12 月,安阳专署撤销,鹤壁市曾一度归新乡专署领导。 1961 年 12 月恢复安阳专署,又改归安阳专区。 1960 年 10 月 --1961 年 11 月,汤阴县划归鹤壁市。 1986 年 1 月,浚县、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 市区经历了三次搬迁。 1957 年,市区选在鹤壁集,随着二矿、三矿的建设,1957年12月市区南移到中山;后又随着五矿、六矿的建设,1959 年,市区又从中山迁到现在的老区大胡。随着矿区的发展,市区的周围基本上都是塌陷区,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1992 年,鹤壁决定建立淇滨经济开发区,随着规模的扩大,1999 年 5 月市政治中心又迁到淇滨区,目前新区已成为鹤壁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更多>> 鹤壁市地理环境

    鹤壁1957年建市,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西部是山区、丘陵,分别占20%和30%,东部是平原,占50%。耕地总面积160万亩。人口143万,其中城镇人口59万。辖两县四区(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5个乡镇。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开发区,2001年党政军机关全部迁此办公。目前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10万。 鹤壁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商代曾建都朝歌(今淇县),历经四代共400余年;春秋时期卫国定都朝歌(今淇县东);战国时期赵国在中牟定都39年(今山城区一带)。境内淇河是一条史河、诗河、文化河,《诗经》中39篇描绘了两岸风情。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大伾山佛、道、儒三教遗迹并存,山上北魏大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美誉。淇县古称朝歌,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云梦山以“中华第一古军校”著称。 鹤壁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煤炭储量16亿吨,水泥灰岩50亿吨,白云岩10亿吨。淇河是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常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省重点工程盘石头水库建成后蓄水6.08亿立方米。缠丝蛋、冬凌草、淇河鲫鱼被誉为“淇河三珍”。 鹤壁区位优势明显。位于豫北城市群中心,北距北京500公里,南距新郑国际机场130公里。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和107国道纵贯南北,濮鹤高速、壶台公路连接东西,北京至郑州快速铁路将在鹤壁设站,鹤壁正在成为豫北“十字”交通枢纽。

更多>> 鹤壁市金融休闲

    鹤壁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国家干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京广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公路、壶台公路横穿东西,鹤壁正在成为豫北“十”字交通的中心。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因特网等通讯设施齐全,已具备各种先进的通讯信息传输条件。供配电网络健全,供电保障能力充足。 改革开放以来,鹤壁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增速为全省第2。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畜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 , 人均畜牧业产值、肉、蛋、奶产量四项指标连续15年位居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首;畜牧业产值与加工产值的比例、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两项指标居全国前列。被确定为中国“国家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为中国小麦和畜产品生产加工提供从源头到终端的质量安全保障。工业生产独具特色。围绕资源型工业、先进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基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强市”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已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等五大循环产业链,被中央政府列为循环型城市试点。三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已形成规模和特色。 河南煤化鹤煤公司、万和电力、豫鹤水泥、天海电气等一批企业发展壮大,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一些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6%。目前,鹤壁市已成为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煤炭基地、火力发电基地、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金属镁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近年来,鹤壁市委、市政府把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战略,把招商引资摆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特别是鹤壁新区优美的城区环境和优质高效的行政管理与服务,为国内外客商在鹤投资兴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使鹤壁成为各方有识之士创业的乐园。吸引了美国维恩克公司、美国达威公司、加拿大JT公司、香港佳和集团、中国新飞电器、清华创投公司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来鹤壁投资兴业。目前,全市已有国内外客商投资企业200多家,仙达制药、佳多科工贸、诺亚锂电池、纳米超微碳酸钙、高分子改性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河南省豫北粮食仓储物流交易中心、豫北汽车零配件集群中心等大型物流商业项目正在建设,一批新的合资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洽谈和扎实推进。

更多>> 鹤壁市文化教育

    鬼谷子,又称王蝉,道号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相传祖籍朝歌(今淇县)城南。鬼谷子精通数学星纬、兵学韬略、游学势理、养性舍身及纵横术,周游四方,广交朋友。曾到过扶风池阳(今陕西省泾阳)、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太白山(今宁波县东)等地,后到云梦山(朝歌城西15公里)水帘洞隐居讲学,创建中国古代第一座军事学校--“战国军庠”。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著有《鬼谷子》一书,被当时和后世广泛地运用到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并收到奇效。还收仙道家毛、徐福及计然等,分别传授长生术、经商术、占卜术等,使他们成为一代历史名人。箕子,名胥余,因封于箕(山西太谷东北),爵号为子,故称箕子,为殷商贵族。箕子秉性耿直,为纣之太师,辅佐朝政。见纣生活奢侈,数谏不听,乃披发佯狂为奴,纣将其囚禁。武王灭纣后,亲访问箕子治国之道,箕子以《洪范》陈之,拒降,出走朝鲜。武王把朝鲜封于箕子,但箕子忠于商殷,拒不称臣。后箕子返国过朝歌目睹昔日王宫残垣断壁一片荒凉,遍地麦黍,悲痛万分,乃作《麦秀歌》。殷民闻之,痛哭流涕。箕子死后,葬于梁国蒙县。今朝鲜平壤有箕子陵。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今淇县)。生年不详,因刺杀秦王于公元前227年被肢解。《淇县志》记载: “荆轲旧居,在县南,战国时常居于此。盖因年代久远,具体不详。但古朝歌为卫国国都,居此无疑。”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的豪情壮志更是千古传颂。赵洪璋,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艺系。历任陕西省农改所技佐、西北农学院教授、副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学会理事等职。1942年后一直在国立西北农业大学任教。195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195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56年晋升为教授职称。赵洪璋教授从40年代起就致力于农业教育和科研工作。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小麦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至今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开创了北方麦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功先例。 西北农大立塑像纪念他的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