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衡山县概述

    衡山县区号:0734衡山县邮编:421300衡山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因南岳衡山得名,面积934平方公里,辖8镇10乡。衡山县交通十分便利,现已初步形成了铁路、水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纵贯南北的京广铁路,同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湘江水路四条交通动脉平行而过;横跨衡山大桥的314线省级公路和湘江衡山的大源渡航电枢纽大埧公路,连接湘江东西两岸。构成了四通八达。即将开工建设的千吨级码头,将使衡山的水路建设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南北货物流通提供一条更为方便和经济的运输通道。金属矿产以有色金属分布较普遍。已知矿种有铅、锌、钨、金、铜、锡、锑、钽、锗、铀等;黑色金属矿有铁、锰。已开采有的福田铅锌矿、岭坡铅锌矿和长江金矿、锰矿等处。衡山县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矿种较多,贮量大,堪称“非金属之乡”。已知矿种有花岗石、钠长石、钾长石、高岭土、青石膏、白云母、石英砂、紫砂陶、石灰石、煤等。衡山工业已初具规模,全县国有、集体、乡镇、合资、民营等工业企业共有60余家。初步形成了采矿、建材、化工、造纸、陶瓷、橡胶、包装、塑料、机械制造等15个门类。衡山县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县之一。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现已形成了吨粮田生产基地、养殖业生产基地、楠竹生产基地、油茶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和蓆草生产基地,优质农产品主要有:鸳鸯牌草席、岳北大白茶、狮口雪芽茶、新桥毛尖茶、衡山早白薯、九龙李、苹果李、猪血桃等。衡山县地处湖南省中部,因“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位于境内而得名。地理座标在北纬26°58'-27°28',东经112°27'-112°57'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寒短暑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平均无霜期286天,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山川毓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衡山县历史悠久,代远年长,置县始于晋代(公元290年)。这里留下了唐尧虞舜等先祖巡狩祭祀的遗迹,传颂着祝融播火、韩愈开云的动人传说,刻下了李白、杜甫等旷代诗人的吟咏,回荡过朱熹、王船山、魏源等先圣先哲的足音,承接过毛泽东、周恩来、胡耀邦等中华领袖抖落的风尘,养育出了唐群英、罗荣桓等一批当代俊杰。衡山地理位置优越。县城位于衡、株、潭三角区中心点上。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复线隔江相望,衡山火车站距县城仅2公里,衡山公路大桥已建成通车。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经8个乡镇计65.4公里,千吨级船队可通江达海。京广107国道和1820省道贯穿全境。邮电通讯畅通海内外,县内微波通讯、万门程控电话、大哥大漫游、无线寻呼均已开通。衡山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32种,探明储量17种。主要矿产资源有铝、锌、钨、金、银、钾长石、纳长石、高岭土、石膏、紫砂陶土、花岗石、煤等。非金属矿藏尤为丰富,有“非金属之乡”的美誉。其中,钠长石储量3630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45%;钾长石储量2200万吨,居亚洲之冠;高岭土、石膏其品质和储量位居中南地区之首;紫砂陶土储量达4亿吨,为全国之最。全县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31亿美元,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衡山自古有“文明奥区” 之美誉,名胜古迹,引人入胜。大禹曾登临县城南郊巾紫峰望九嶷祭舜,周穆王游历衡山留有西台古迹,开云晓钟、观湘夕照、雷溪月色、晓霞晴岚、流杯曲水、桐岗归牧、腰峰雨注、湘江夜雨等八大胜景令人流连忘返。近年新开发的紫巾森林公园、九观水上乐园、大源渡等旅游景点,给游人更添美的享受”环抱之中的南岳衡山历来为中国著名的佛道教圣地和旅游避暑胜地,为国内外人士所神往。得天独厚的条件,给衡山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目前,全县拥有工业企业900家,从业人员6万人,已形成了以采矿业为基础,以建材、机械、造纸、化工、陶瓷等为龙头的15个门类的加工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300多种,其中获部优、省优产品的有165F柴油机汽缸套、“银雪”牌碳酸氢铵等10余种,畅销全国,远销海外。农业比较发达,粮食、茶叶、水果、席草、竹木制品、湘黄鸡、瘦肉型牲猪为主要农产品。南岳云雾茶早在唐宋就列为贡品,品“岳北大白”茶为省、部优产品,“狮口雪芽”荣获中国文化名茶称号。衡山已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柑桔基地县、绿化先进县,全省瘦肉型牲猪基地县、楠竹基地县、经济林基地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巨大。20年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14.6亿元用于交通、电力、邮电、水利、农业、商业、城市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衡山湘江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完成了107国道水泥路铺装;县城街道进行了水泥硬化,乡乡镇镇通油路、村村组组通公路;全县95%的村组通上了程控电话;湘江大源渡水利枢纽工程已完成大江截流,第一台机组发电;水利建设连续三年夺得衡阳市“芙蓉杯”水利建设一等奖;县经济开发区,成为活跃县域流通、辐射周边县市的重要商品集散地;衡山宾馆、声屏大厦、县委办公楼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竣工;城市交通、居民住宅、供水、环卫等市政建设相应加快,初步形成了城镇带动乡村,重点带动全局的建设格局。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1997年职工人均货币工资为5147元,城乡居民年末存款余额6.6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2348元。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湖南省第一批小康县”。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99项,科技进步奖23项,发明专利48项,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县。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获得全国教育“双基”先进县殊荣。文化广播事业迅猛发展,1994年《衡山报》恢复发行,二级微波网络建成开通,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体育、卫生事业成绩斐然,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食品卫生示范县,全省卫生县城,农村卫生先进县和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衡山承诺以优惠的政策,按国家法制和国际通行的惯例殷切期望和竭诚欢迎世界各国朋友,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国内各界人士前来衡山观光旅游,投资经商,洽谈生意,兴办实业,共创光辉灿烂的明天。

更多>> 衡山县历史

    以境内有南岳衡山得名。 衡山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秦统一中国后,其地属长沙郡。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年),隶属衡阳县。晋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改衡阳县为衡山县,为县名之始。唐属衡州,宋属潭州,元属潭州路,后改为天临路。明清属衡州府。民国废府存县,直属湖南省。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的衡山县包括今衡山、衡东两县和南岳区。 1960年初,衡山划出南岳公社和南岳镇归省直属的南岳管理局管辖,次年底,南岳管理局改称南岳县。 1966年撤销南岳县,将衡山县湘江以东地区析出组建衡东县,原南岳县与衡山县湘江以西地区合并为衡山县。 1984年,又划出南岳镇、南岳乡及东湖、马迹、望峰三个乡镇的10个村,建立衡阳市直辖的南岳区。

更多>> 衡山县地理环境

    衡山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因南岳衡山得名。地处东经112o27'-112o57',北纬26o58'-27o28',之间,北界湘潭、湘乡,西南与衡阳县接壤,西北与双峰县毗邻,东隔湘江与衡东相望,南与衡南相接,中部的北、东、南三面环绕南岳区。南北纵长54.5公里,东西横跨48公里,总面积934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0.46%。 地形 县境地形内高外低,将祝融峰围在中间,地势向西北、东南逐渐降低,形成两个倾斜面。以山、丘、岗为主,兼有河溪、平原,其地貌组合具有带状阶梯式分布特点,全县山地约占11.4%,丘陵约 占42.3%,岗地约占24.8%,平原约占21.5%。 衡山山脉将衡山县分成东南(前山)、西北(后山)两大部分,致使衡山县的地势由衡山山体向西北、东南逐渐降低。境内可见到500、300、150米左右的夷平面,具有横向的带状阶梯式分布特点。 境内最高点为岭坡乡南部近衡山紫盖峰的毛凹脊,海拔672米;最低点为荆陂河出口处,海拔40.6米;高差631.4米。境内山丘属衡山山脉和凤凰山脉。由于祝融峰等26座山峰组级成的衡山山体,横亘于县境中部,形成了东南(前山)、西北(后山)的天然屏障。境内主要山峰有:巾紫峰、燕子岩、勾头峰、吐雾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