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溆浦县概述

    位于湘西与湘中结合部的溆浦县是一块古老而红色的沃土。勤劳、勇敢的84.06万溆浦人,在这块沃土上既创造文明的历史,又开创着美好的未来。溆浦,正和着改革开放的节拍,追赶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阔步挺进。 溆浦县境内高山耸峙,中间中溪河形成的河谷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无霜期280天,年降水量1,600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湿和,物产充裕,矿藏丰富,是投资开发的一块沃土。 境内湘黔铁路贯通东西,长80公里,设有10个车站,从溆浦起程,北到北京,南至广州,东抵上海,西通西南各省。公路颁布密集,320国道,1802、1808、1840省道纵横全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湖南四大河流之一的沅水流经县域24公里,设有5000吨级的江口码头,上通湘黔,下达洞庭,直入长江。已开通了2.5万余门程控电话,建立了各种寻呼台,开通了移动电话,并建立了电脑网站,可办理国内国外一切电报通讯业务。能源供应充沛,华中大电网10万伏和3.5万伏两组“双回路”线横贯东西十个乡镇200多公里,县属小电网3. 5万伏线路纵横全境,1万伏线路已送至各乡村,1994年被定为第一批农村电气化建设达标县。 溆浦物华天宝,特产资源极其丰富,水果品种370多种,年产量在35.2万吨以上,尤以朱红桔、脐橙、鸡蛋枣、脆蜜桃、龙潭李、腰带柿饮誉全国,被誉为“全国水果之乡”,特别是十乡百里十万亩枣果基地享有成名,枣果年产量达5万吨以上,有着“南方枣乡”的美称。此外,中药材面积4.5万亩,年产量达2,000吨,主要产品有金银花、菊花、杜仲、厚朴、天麻等30多个品类,成为远近闻名的“药乡”。境内河流密布,水量充沛,有大小河流240条,总流程2,194公里,其中溆水全长143公里,许多落差极大的飞瀑流泉和急流险滩,孕育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水能蕴藏总量达53万千瓦,开发这些水能,单位投入为全国水电最低标准,水能作功为全国最大。溆浦的矿藏有金、银、铜、铁、锰、锑、硅、砂、瓷泥等37种,潜在价值达300多亿元,其中青界球状瓷泥质量极佳,是怀化“四珍”之一,列入“国宝”,特别是硅砂最大质优为全国之冠,储量达10亿吨之多,被国家定为重要优质硅砂基地。全县煤炭储量有8,000万吨,石煤上亿吨,为湘西的重要能源基地。

更多>> 溆浦县历史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辰溪县置县至今。县名取溆水之滨意。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分辰溪原汉义陵县地,始置溆浦县,属辰州。唐初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废沅陵郡复置辰州,领五县,即沅陵(为辰州治所在地),泸溪(从沅陵分出)、麻阳(从沅陵、辰溪分出)、辰溪、溆浦(从辰溪分出)。唐初曾封李纵为溆王(见《省志》)。 天宝元年(742)辰州改为泸溪郡,溆浦改属泸溪郡。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至后周广顺元年(951),溆浦为楚属地,属辰州。宋溆浦县属辰州泸溪郡。溆浦首次在低庄镇宁设“悬鼓寨”。宋至道三年(997)溆浦随辰州辖属湖州路(南宋称荆湖北路)。元丰二年(1097),又于龙潭设龙潭堡。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置辰州路,湖广行中书省。改悬鼓寨为镇宁堡。明洪武七年(1374)路改为府,溆浦县随属辰州府。改镇宁、龙潭两堡为巡检司。清康熙三年(1664)沉重府诸县辖属湖南省布政司。 民国元年(1912),府不辖县,仍置辰沅永靖观察使。民国二年为辰沅道所辖。民国十二年废辰沅道、溆浦县直属湖南省。民国十六年至三十八年溆浦县辖属沅陵行署。 建国后初属沅陵,后属芷江、黔阳专区,1981年1月后属怀化行署、怀化市至今。

更多>> 溆浦县地理环境

    溆浦县处于雪峰山主峰的北向伸延地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部凉风界海拔1614米,西部沅水出境地海拔118米,高低差1496米。县境四周山峦重迭,地形有山地、岗地、丘陵地、江河、溪谷平原等多种类型。土壤属于中亚热带红壤、黄壤地带范围。板页岩类风化物、紫色砂页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石灰岩类风化物是溆浦县的主要土壤母质。 溆浦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雪峰与武陵山脉之间,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溆浦县境内最大山峰为雷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