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莎车县概述

    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脉北麓。面积7960平方千米。总人口620791人(2003年)。民族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清光绪九年(1883)置莎车直隶州,光绪二十八年升为莎车府。民国二年(1913)改设莎车县。县境以沙漠和平原为主,西南部为昆仑山北坡,西部为沙漠,东部为平原,多河渠、水库,发展了灌溉农业。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甜菜等,是自治区粮棉基地之一。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畜牧业以养羊为主。工业有煤炭、电力、水泥、建材、印刷、地毯、丝织、服装、轧花、粮油加工等。古迹有莎车王古墓群、阿勒同麻扎、加买清真寺。县人民政府住所地:莎车镇,邮政编码:844700代码:653125电话区号:0998拼音:Shache Xian 莎车县辖7个区公所,7个镇、22个乡:莎车镇、恰热克镇、艾里西湖镇、荒地镇、阿瓦提镇、白什坎特镇、依盖尔其镇、古勒巴格乡、阿热勒乡、恰热巴格乡、托木吾斯塘乡、英吾斯塘乡、乌达力克乡、阿热斯兰巴格乡、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族乡、亚喀艾日克乡、喀群乡、藿什拉甫乡、达木斯乡、米夏乡、伊什库力乡、拍克其乡、塔尕尔其乡、阔什艾日克乡、墩巴格乡、阿拉买提乡、阿扎特巴格乡、巴格阿瓦提乡、喀拉苏乡。境内有莎车农场。 境内交通便捷,路网众横交错,315国道、215省道贯穿全境。2003年底,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2.9公里。全县程控电话装机27834门,乡村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移动用户已达到21186户,互联网用户1115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4.3部。全县有乡级文化站28个,图书馆28个,村级文化室462个。有县级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将达到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9%。有县级文工团1个,年上演节目270场次。有各级各类学校286所,在效学生165284名,小学生入学率99.5%,中学入学率89.2%,“两基”巩固率小学达99.7%、初中达99%。2003年高考录取475人,录取率76.2%。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称号。

更多>> 莎车县地理环境

    行政区域南北长190公里,东西宽56公里。平均海拔1231.2米,山地占39.18%,平原占60.82%,耕地面积126万亩。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四季分明,气候干燥,日照长,水份蒸发量大。年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2.3℃,年日照时数296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无霜期192天,昼夜温差大,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至三熟的热量要求。有种植棉花、小麦、玉米、巴旦木、玫瑰花、甜瓜、石榴、葡萄、杏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 农副土特产丰富,主要有棉花、巴旦木、核桃、畜禽等,是中国最大的巴旦木生产基地。水资源较为丰富,叶尔羌河、提孜拉甫河流经县境,水资源总量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径流量15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2.9亿立方米,可供开发利用。南部山区有较为丰富的煤、沙金、钢、铁、铅、锌、石膏、硫、云母、石灰石、水晶石、青玉等,还有药用价值较高的甘草、党参、麻黄等15种植物,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境内野生动物品种较多,有雪鸡、狐狸、野猪、大头鱼、叶河鲟、黄羊、狼、云豹、野兔等。 经济发展 全县有工业企业1300余家,规模以上的企业10家。目前初步形成棉纺、电力、建材、冶炼、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要行业的工业体系。 2003年,全县粮食总产34.88万吨,油料0.08万吨,棉花总产5.05万吨;牲畜存栏120.56万头(只),产肉量2.87万吨,经济林面积32万亩。被列为全国巴旦木商品基地建设县和自治区粮棉商品基地县,所生产的“叶尔羌”牌棉花被全国知名品牌棉花评审委员会评为“全国知名品牌棉花第一名”,“叶尔羌”牌绿色大米被国家授予“绿色无公害大米”荣誉证书。近两年,全县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8360个,在3-5年内全县将建成日光温室大棚25000个,努力把莎车建成新疆南疆地区最大的蔬菜集散地。 全县有各类商业经营网点8661个,从业人员15327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66万元。2003年,全县累计吸收投资总额1.997亿元,引进外资1.45亿元。 “叶尔羌”牌棉花、“叶尔羌”牌绿色大米等品质好、产量高,手工小刀、民族花帽、手工地毯、艾得丽丝绸、绣花、陶器、烤乳鸽、烤全羊等倍受游客青睐,金银花、玫瑰花等初步形成产业。 交通文化 境内交通便捷,路网众横交错,315国道、215省道贯穿全境。2003年底,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2.9公里。全县程控电话装机27834门,乡村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移动用户已达到21186户,互联网用户1115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4.3部。 全县有乡级文化站28个,图书馆28个,村级文化室462个。有县级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将达到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9%。有县级文工团1个,年上演节目270场次。 有各级各类学校286所,在效学生165284名,小学生入学率99.5%,中学入学率89.2%,“两基”巩固率小学达99.7%、初中达99%。2003年高考录取475人,录取率76.2%。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称号。科普卫生 现有各类科技人员7587人,其中高级职称54人,中级职称1482人。到2003年底,实施科技项目141项,申请专利6项,有26项成果获国家、省、地奖励,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0%。1994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2001年跨入自治区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 农牧民群众传统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每逢节日,各族群众都举办刁羊、摔交、沙哈迪和达瓦孜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平均每年举办县乡运动会27场次,有3个乡镇被授予全国农村体育先进乡镇。全县有8个县直医疗卫生保健单位,29个乡镇卫生院,319个村医务室(其中甲级村医务室139个),卫生技术人员1183人,医院床位1220张,全县每万人拥有医生18人,每万人拥有床位19张。风景名胜 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特色突出。旅游景点有喀尔苏的沙漠景观,达木斯的原始森林,依干其水库、维吾尔音乐经典《十二木卡姆》的创作者阿曼尼沙汗陵墓等。有阿勒屯??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处。 莎车喀尔苏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风景区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辽阔,不到莎车喀尔苏旅游区,不知西部之壮美” 国家A级景区,新疆莎车喀尔苏塔克拉玛干旅游风景区位于莎车县东部28公里处,归喀尔苏乡所辖,东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叶城县、麦盖提县交界,南与叶城县的江格勒斯乡相邻,西与依盖尔其镇交界,北与巴格阿瓦提乡接壤,东西长67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508.3公里。 该景区是大自然几千年的产物,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沙漠风景奇特,无边的沙漠成波浪型无限延伸,沙丘像梯形的山地一样,十分美丽壮观,非常适宜骑上骆驼进入沙漠腹地探珍旅游,特别是日出日落的朝霞、夕阳之景更美,此景不同大海日出,但胜似大海,是浩瀚的沙海之日出;此景不同高山落日,但胜似高山,是起伏流动的沙山之落日,十分吸引人。如果尽兴来到炙热的大漠深处,无意中可以欣赏到由光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折射而形成的“海市蜃楼”,这时如把身子埋在沙子里还可以做“沙疗”,能医治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白殿风、颈椎病等。 新疆莎车阿热勒乡巴依都瓦村祈富台 国家A级景区,自治区级保护文物,当地人称巴依都瓦衣,位于阿热勒乡巴依都瓦村,距县城中心4公里,公元前65年为西汉莎车王万年所建,高12丈(合40米),占地24亩,上有亭台、牌楼。清乾隆年间重修一次,牌坊上书“共尊汉室,同拒匈奴”。相传西汉卫候冯奉世在平定莎车王及匈奴童仆都尉勾结发动的叛乱之后,与龟兹、温宿、姑墨、于阗、皮山诸国践盟于此地,故又称践盟台。当时莎车王老死无后,上书皇帝乾隆,要求派解忧公主的儿子万年到莎车来做王,征得乾隆皇帝的同意后万年到了莎车做王,因思念父母和希望叶尔羌汗国人民能够富裕,所以在巴依都瓦村修建了此祈富台,祈祷叶尔羌汗人民富裕、家人平安。 新疆莎车亚克艾日克乡哈尔加什炮台旅游景区 国家A级景区,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该炮台于清光绪三年(1877)清军为追击阿古柏侵略者而修建的,是清兵大战阿古柏的历史见证,也是古驿站的瞭望塔,现今遗址保存完好。 亚克艾日克阔如勒(烽火台)位于亚克艾日克乡阔如勒村35公里处的山顶上,离敲提也炮台(山顶)24.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高七米,宽五米的土块修建的碉堡。据当地人流传,这个碉堡在这个地方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碉堡座落在亚克艾日克乡东部(内有50间房子,后已损坏)从远处看非常醒目,给人一种神秘感,1945年以前一直有士兵看守,这是通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关口,山路也从这里开始通往县城。 新疆莎车叶尔羌河喀群引水枢纽 国家A级景区,位于莎车县喀群乡距县城50公里处。此引水枢纽上有“望江亭”,工程效益显著,质量优良,规模宏大,雄伟壮观,深得灌区人民赞誉和国内外专家好评,喀群引水枢纽长一公里多,枢纽的南北两头各竖一座又高又大的牌楼,北头的牌楼写着“北育绿洲”,南头的牌楼写着“南触昆仑”。八个汉文大字,字迹遒劲。据当地人讲,这字是清未一个绰号叫“龙王爷”的一位姓龙的小吏写的,现经后人移至引水枢纽的牌楼上,字虽然不多,但是却一语道尽了这条大河和这座水利枢纽的重要地位和磅礴的气势,素有“新疆的都江堰”之称的喀群引水枢纽,将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避暑的好去处,同时也将永远造福于叶尔羌河两岸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