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马边彝族自治县概述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乐山﹑宜宾﹑凉山三市州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383平方公里,总人口 17.3万人,彝族占37%。马边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是乐山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是乐山跨越式发展的后劲所在。有磷﹑铅锌﹑铜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磷矿储量24.8亿吨,列全国八大磷矿第四位,是乐山市磷化工基地。水能资源可开发32万千瓦,是乐山市两河流域开发的重点区域。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能巨大。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莲山万亩人工林和石梁大佛(宋代)、明王寺(明代)、荣丁东皇殿及佛殿(明代)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不少可供漂流的河段。其中马边大风顶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万公顷,主要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珙桐﹑水青树等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区内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至高山草甸森林生态系统,主峰海拔 4042米,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43个。目前,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被乐山市列为乐山大佛﹑峨眉山﹑黑竹沟四大旅游景点之一。全县有林地面积 130 万亩,森林覆盖率 40.8%,盛产茶叶、竹笋、酸梅、中药材等。绿茶历史悠久,享誉川内外,“白岩迎春”、“龙湖雪梅”、“ 永山玉叶”等多次荣获中国西部名茶“陆羽杯”、“甘露杯”金奖;竹笋被誉为小山珍,已有清水笋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酸梅富含柠檬酸﹑氨基酸和维生素 C 等多种营养成份,已销往宜宾五粮液酒厂,成为“青梅果酒”的原料。药用植物1619种,是全省中药材基地,目前大宗出产的中药材乌梅、天麻、黄莲、黄柏等。1984年,马边彝族自治县成立。1998年以前,县财政系“木头财政 ”,7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木头,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结构单一。1998年天然林禁伐后,县域经济滑入低谷。2000年,县级财政收入仅606万元。 2002年,“国贫县”的帽子戴在了马边的头上。但近年来,马边人乘改革之春风,沐西部大开发之雨露,享党的民族政策之关怀,一年一个变化,一年一个发展。一次次突跃,一步步跨越,催生出新的希望,铸就出新的辉煌: 马边的经济。2004年,马边县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5181万元、43582万元、1868元。马边的路,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省道103线贯穿县境,新建4条出境公路,通车里程由自治县成立时的191公里上升到1668公里,80%以上的村已通公路,形成了城乡公路运输网络,改变了制约马边发展的“瓶颈”。马边的城,由2平方公里向6平方公里拓展,形成了一座独具山水特色、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观光城。

更多>> 马边彝族自治县历史

    1914年改为马边县。 1984年置马边彝族自治县。

更多>> 马边彝族自治县地理环境

    森林资源 全县有森林面积 159332.0 公顷,活立木蓄积量 1371.23 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45.3 %,成过熟林占 90 %以上。 动植物资源 马边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由于地形的特点,立体气候明显,有许多珍稀动植物和名贵土特产资源。 4 万公顷的国家级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更是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的乐土。 矿产资源 马边矿产丰富,蕴藏有磷、煤、锌、石膏等矿藏,马边磷矿远景储量 24.76 亿吨,居四川之首,是全国八大磷矿中的第四位。已探明储量 6.09 亿吨的老河坝矿区矿藏集中,易于开采,且品位高。在保护好主矿区的前提下,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年开采 30 万吨矿山的规模,并建成了年生产能力 1000 吨的黄磷厂, 3000 吨的磷酸。 水力资源 县境内有大小河流 226 条,水能理论蕴藏量 50.6 万千瓦,可开发利用 30 万千瓦。马边河全长 200 公里,马边境内 118 公里,常年平均流量 79.52 立方米/秒,总落差 645 米。装机 4 万千瓦的波罗电站是在马边河干流——瓦候库河上修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