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隆昌市概述

    隆昌隶属四川省,由内江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内江市的南端。地跨东经105°02′至105°26′、北纬29°11′至29°32′之间。东邻重庆市荣昌区,南接泸州市泸县,西连自贡市富顺县和大安区,北与东兴区相邻;距成都市210公里、重庆市138公里;是川南门户和川东南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 隆昌总面积794.41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17个镇;2013年总人口78.78万;2013年,隆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1亿元,比2012年增长11.5%,人均GDP29533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7℃,无霜期324天,年降雨量1000 毫米,森林覆盖率27.2%,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305天。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商品粮、生猪、水果和特种水产基地。 隆昌历史悠久,境内置县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1300多年。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割泸县2里、荣昌4里、富顺14里置县,以隆桥驿为县治,取名为隆昌县,寓意“兴隆昌盛”;素有“中国石牌坊之乡”、 “中国青石文化城”、“川南野生水禽乐园”之誉,也是辛亥革命先驱黄复生的故里; 拥有隆昌古牌坊、古宇湖、云顶古寨等景点;世界名兰“隆昌素”、宫廷贡品“隆昌夏布”、现代古饰“隆昌陶瓷”等特产。 隆昌有成渝铁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高铁横贯,川云东路、隆纳高速公路和隆雅公路、隆黄铁路起始于此,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必经之地。

更多>> 隆昌市历史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境内置来凤县,县治设在双凤驿。武德九年并入富世县。唐贞观二年(628年),境内又置隆越县,属荣州。公元634年废县。 隆昌古为隆桥驿,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置县,析荣昌富顺二县及泸州地属之。因地履唐代昌州,又属明初荣昌县,并于明隆庆时于唐隆越县地置县故名隆昌。隆庆元年至清嘉庆六年(1567—1801年)隶属叙州府。 清嘉庆七年(1802年),隆昌属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称下川南道)叙州府。 民国元年废道制,以府、州、厅、县直隶省管。 民国二年(1913年),废省改道时,隆昌直隶下川南道(1914年改名为永宁道)。 民国十七年(1925年),国民政府改组地方行政组织,以县为基本单位,隆昌直隶四川省政府。 民国二十四年(1932年),四川省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督察区,隆昌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属泸县专区。 1952年1月,泸县专区改为隆昌专区,专署移驻隆昌县城,隆昌县属隆昌专区。 1952年12月20日,隆昌专区改为泸州专区,专署又迁至泸州,隆昌属泸州专区。 1960年7月,泸州专区撤消,隆昌属宜宾专区。 1968年专区改制为地区,隆昌属宜宾地区。 1978年4月,隆昌划归内江地区。 1985年6月,内江地区改为内江市,隆昌属内江市管辖。 2017年4月9日,民政部同意四川省撤销隆昌县,设立县级隆昌市,以原隆昌县的行政区域为隆昌市的行政区域,隆昌市人民政府驻古湖街道大东街64号。隆昌市由四川省直辖,内江市代管。

更多>> 隆昌市地理环境

    隆昌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内江市东南部,地跨东经105°02′-105°26′,北纬29°11′-29°32′。东靠重庆市荣昌区、南邻泸州市泸县、西接自贡市富顺县、北与东兴区接壤;幅员面积794.41平方千米。[12] 距成都210千米,距重庆130千米,距内江城区37千米。地貌 隆昌市属川东平行岭谷区华蓥山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低山丘陵体系。整个地势东北较高,西南较低;最高海拔665.8米,最低海拔290米。以丘陵地貌为主,其地貌大致可分为低山、低丘和浅丘三个类型。低山区主要由油房山、云顶山和圣灯山组成,约占幅员总面积的15%;低丘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黄家、双凤、迎祥、界市一带,约占幅员总面积的29%;浅丘区主要分布于隆昌中部,从东至西贯穿全境,约占幅员总面积的56%。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城市西部有利用周围丘陵筑坝而形成的古宇湖(上世纪70年代人工修建),最高水位350.55米,最低水位348.00米;西南为圣灯山,主峰海拔高为563米;隆昌河由北向南流经城市,河流蜿蜒曲折,东、西两岸为阶地分布。土壤 隆昌境内土壤主要为紫色土、黄壤土和水稻土三类,适合各种农作物栽种。土壤主要为土母岩母质主要为碳酸盐岩类,包括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灰岩。该母岩发育的土壤,小于0.01米米的粘粒含量在50%以上,质地较粘,多为轻粘土或者中粘土,透水性能差,保水性能强。紫色土是较为肥沃的农业土壤,但由于微团聚体发育较差,遇水易于散碎,抗蚀能力较弱,因此紫色土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壤土团聚体发育差,抗蚀性较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水稻土是一种人工土壤。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沿线水稻土有机质积累良好,与旱作土壤相比,其腐殖质化系数高,肥力较高,耕作层一般在20 c米以上,由于水稻土所处地形相对平坦,多为水田,以种植作物水稻为主,水田的保水土保持土能力较好,故水土流失较轻。气候 隆昌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较温和,四级变化较明显。最高气温为45℃,最低气温-2.5℃,多年平均气温为17.2℃。多年平均降雨量1055.4米米,年最大降雨量为1560米米,一年中降雨量分布不均,5-9月为雨季,其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5%。雨季和霜期时候大雾弥漫,能见度低,每隔3-5年出现春旱伏旱,春旱20天左右,伏旱一般达50天。水文 隆昌地处大清河与濑溪河的分水岭上,属长江流域沱江水系,境内无大江大河,只有数条小溪河。其中,集雨面积在100千米以上的有3条,分别是隆昌河、渔箭河和龙市河;集雨面积在6千米以上的有5条,分别是黄土桥河、埤木河、观音河、陈家老屋基河和钱家溪河。

更多>> 隆昌市金融休闲

    2013年,隆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1亿元,比2012年增长11.5%,人均GDP29533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41亿元,比2012年增长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7.88亿元,比2012增长1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9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81亿元,比2012年增长1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92%。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32:63.46:22.22调整为14.42:62.01:23.57。隆昌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19.02亿元,比2012年增长13%,占GDP比重达62.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7亿元,比2012年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1.09亿元,比2012年增长13.9%;第三产业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7.23亿元,比2012年增长13.2%。 2014年,隆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21亿元,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8.03亿元,增长2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46亿元,增长8.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9%。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75 :58.30:26.95调整为13.69:62.08:24.23。

更多>> 隆昌市文化教育

    客家文化 明末清初,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大批粤赣闽客家人随之西进,进入四川垦荒创业。几经周转,其中一部分人最终扎根隆昌,形成了客家文化。隆昌居住着约25万客家人,形成了以隆昌为中心的川南客家群体的生活大本营,素有“川南客家大本营”之称。人们仍然保持着说客家话,吃客家菜,行客家礼。语言 隆昌由于地处川渝交界地区,其语言属西南官话仁富小片,是介于重庆话和内江话中的一种,既有重庆话的硬朗又有内江话的委婉,极具特色。饮食 隆昌的菜系也可谓是集大家之成,处于川菜里的小河帮(以自贡、内江为中心)和下河帮(以重庆为中心)之间,集小河帮的精致与下河帮的丰富于一身,所以隆昌有许多美食,是成渝线上的一大美食亮点,如隆昌羊肉汤、干锅排骨、老鸭汤、跳水兔、隆昌苕丝糖、火锅、干锅、糯米饭、糍粑(糯米饭、糍粑为客家美食)等。青石文化 隆昌素有“中国石牌坊之乡”、“青石文化城”之称;隆昌盛产青石,青石雕刻技艺已有700多年历史,隆昌青石雕刻起先是运用于民间建筑中,随着石牌坊的建立,雕刻艺术逐渐盛行至今。据资料记载,隆昌青石成矿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地层和侏罗系中统下段沙溪庙组地层。2014年,隆昌“青石雕刻”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