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平顶山市概述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1957年建市,现已成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等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越来越为中外所瞩目。平顶山地处京广、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并有漯宝铁路与两大干线相连。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东经营120° 14’—133° 45’,北纬33度08’—34 20’。全境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降,海拔最高2153米,最低68.5米;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现辖汝州市、舞钢市、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和新华、卫东、湛河、石龙四个区,总面积7882 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是河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中国煤炭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面积8867平方千米。总人口约520万,市区人口98万,以汉族为主。 2003 年,平顶山市被河南省确定为中原城市群九个中心城市之一。 被誉为中原之崛起城市.平顶山春秋时为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应”“鹰”通假,平顶山因此又称鹰城 。 1957年由叶县、宝丰县析置平顶山市,以环绕市区北面的山峰皆为平顶得名,1964年改为特区,1968年设市。 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绵延 700 余年不衰,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由此宝丰被中国曲协命名为“曲艺之乡”,平顶山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 平顶山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宋代名将牛皋、清代小说家李绿园等名家的故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的家乡,世界刘姓和叶姓华人的祖地。
更多>> 平顶山市历史
平顶山市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现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商周时代,这里是应国。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1324年,《左传》、《诗经》、《史记》等书皆有记载。唐朝诗人元结,南宋名将牛皋,明代医学家滑寿,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翟,清代文学家李绿园,近代农民起义领袖白朗,叶姓华人始祖、史称叶公的政治家沈诸梁都生长于此地。历代文人墨客孔子、李白、韩愈、颜真卿、刘希夷、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等或为官斯地或漫游此方,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置高阳县,县境有高阳山,县治在今高阳里。1957年由叶县、宝丰二县析置平顶山市。平顶山以山峰平顶为名。平顶山境域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居住着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韩、魏、晋、郑、楚。秦统一后,分属颍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北部仍属颍川郡。晋析颍川置襄城郡,平顶山属河南郡、襄城郡、南阳郡。南北朝时,先后分属鲁阳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顺阳郡、汉广郡。隋朝时,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许州、襄城郡。宋元起至明清,平顶山境域分属汝州、许州和裕州。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新中国成立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1953年国家大规模开发平顶山煤田,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1月,成立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同年3月,成立许昌专员公署平顶山办事处,下辖东高皇、大营、西高皇、井营四个乡。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属省直辖市,下辖二镇四乡,即诸葛庙镇、西高皇镇和大营乡、东高皇乡、井营乡、姚孟乡。1958年,市区设立了五个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开始起步。1960年撤销宝丰县,将原县属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次年又恢复宝丰县制,仍归许昌专署领导。
更多>> 平顶山市地理环境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中国煤炭工业城市,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东经113.29度,北纬33.75度。全境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降,海拔最高2153米,最低68.5米;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现辖汝州市、舞钢市、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和新华、卫东、湛河、石龙四个区,总面积7882 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现已成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等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越来越为中外所瞩目。平顶山地处京广、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并有漯宝铁路与两大干线相连。 平顶山市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已查明各类矿产57种。原煤总产量103亿吨,素有中原煤仓之称,保有储量80多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51%,素有中原煤仓之称;铁矿总储量6064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60.5%。是全国十大铁矿区之一;钠盐预测总储量为2300亿吨,可采储量10.8亿吨,平均品为89%,单层厚度平均达27米,盐田的开发及深加工已成为河南省的重要产业。平顶山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大中型水库174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总容量为20亿立方米。地上地下水总量32亿立方米,充沛的水资源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更多>> 平顶山市金融休闲
平顶山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具有规模以上企业395家,职工人数47.85万人,特大型企业3家,大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35家,小型企业344家。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原煤1800万吨,是全国第二大统配煤矿;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锦纶帘子布5万吨,是世界三大帘子布生产企业之一;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华中电网大型骨干火电厂之一;舞阳钢铁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特宽特厚钢板的重点企业,拥有4.2米轧机、90吨电弧炼钢炉;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生产高压电器的三大主导厂家之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尼龙66盐工程,主要生产装置全部从国外引进,工艺技术先进。平顶山市现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纺织、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等门类为主体产业的工业体系。 平顶山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商场店铺鳞次栉比。煤气工程、集中供热工程的建成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方便了生产、生活,使平顶山市跨入全国环境治理先进城市行列。新建的新郑国际机场距平顶山只有一百公里,并有高速公路相通。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数字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00万门。数据通讯已并入国际互连网并建成了平顶山信息计算机平台。国家一级通讯干线呼(呼和浩特)北(北海)光缆工程途经平顶山市,其配套设施-平顶山长途电信枢纽大楼作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河南中南部的车站”,邮政通信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可快速把信息传递到世界四面八方。平顶山市新建的几座星级宾馆,环境幽雅,设备完善,服务热情周到。歌舞厅、夜总会、保龄球馆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这些为更好地开发建设平顶山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平顶山市多元化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港台地区建立 了经济技术交流和贸易关系。目前,全市的“三资”企业已发展到250家。
更多>> 平顶山市文化教育
平顶山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南部,东与许昌市的襄城,漯河市的舞阳,驻马店地区的西平、遂平县交界;西与洛阳市的汝阳,嵩县毗邻;南与驻马店地区的泌阳县,南阳市的方城、南召县缘连;北与洛阳市伊川县,郑州市的登封市,许昌市的禹州市接壤。总面积792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59平方公里。平顶山市管辖4个县(叶县、郏县、宝丰县、鲁山县)、4个区(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代管两个县级市(汝州市、舞钢市)。全市共有乡(镇)人民政府128个,全市总人口才8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号368.6万人,非农业人口117.6万人,人口自然科长率6.3‰。 今平顶山市所辖地域文化发源较早,约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境内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在平顶山市新华区发现的古应国墓地及其出土文物西周至春秋早期的礼制、贵族丧葬制以及应国史的研究都有重要作用。世人春秋,这里属楚,至今尚存的楚长城遗址,在中国长城历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此外,还有汉代冶金遗址和闻名遐迩的风穴寺、香山寺等文物胜迹,都向世人展示着灿烂的古代文明。 历史上,平顶山境内出现过许多彪炳青史的人物。春秋时的叶公沈诸梁,曾任楚国令尹兼司马。战国的鲁阳人墨翟,创立墨家学说。南宋初期抗金名将朱皋、清代著《歧路灯》的李绿园、清末民初的农民起义领袖白朗、倍受孙中山赞誉的民国名将樊钟秀等,也都在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