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海港区概述

    海港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纬39°56′,东经119°35′。总面积121平方千米。220.27平方千米!--总人口55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66000。代码:130302。区号:0335。拼音:Haigang Qu。 海港区位于秦皇岛市中心,其东临历史名城山海关,西连避暑胜地北戴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风光妖娆多姿,民族风情淳厚质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渤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 全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拥有人口46.1万,辖有5个镇127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117个社区。海港区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工、商、贸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 交通通讯 海港区踞华北、东北要冲,素有“京津门户”之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和良好的基础设施。辖区内的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是中外驰名的不冻良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年吞吐量近900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它与国内25个沿海、沿江口岸通航,并和世界109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有业务往来。102、205国道和13条铁路干线, 以及穿境而过的京沈高速公路,在这里联结成密集的陆地运输网,又使这里成为沟通东北三省与京津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中继站。区中心距秦皇岛机场仅13公里,现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大连等国内11条航线。国际国内长途电话和互联网,已使这里与世任何地方的交流变得轻松自如。 海港区是秦皇岛市的中心区,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毗历史名城山海关,西连避暑胜地北戴河,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全区总面积20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2亩。总人口54.3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41‰。全区为剥蚀平原和堆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低缓的剥蚀丘陵,起伏不平;中部是剥蚀平原和堆积平原,地势平坦;南部滨海地区是泻湖平原,地势低平,局部沼泽化,常年积水。流经本区和源于本区的河流有大汤河、小汤河、新开河、排洪河、大马坊河、护城河、沙河,均属沿海小型水系,具有北方山溪性河流特点。境内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0.7℃左右,无霜期约189天,年平均降水量583毫米左右。

更多>> 海港区金融休闲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区工业以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为目标,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一改往年低位运行的态势,呈现明显增长。全年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完成增加值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实现利税2586.7亿元,比上年增长55%;工业产品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均达到98%以上。不断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全年新上工业项目36个,总投资12830万元。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实施了燕山啤酒厂、药用包装厂等骨干企业的技改项目。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全年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2项。狠抓企业的挖潜扭亏,努力减小亏损面,降低亏损额,全年亏损工业企业2家,亏损面控制在5.7%以内,同比减亏417万元。 农业经济平稳运行。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六高”(高科技的优良品种、高投入的设施栽培、高档次的精品包装、高价位的错季上市、高效率的运营机制、高水平的现代管理)型城郊特色农业。农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全年压缩粮食作物面积13000亩,新增花卉100亩、蔬菜4000亩、果树4000亩、畜禽养殖50亩。由于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全区粮食、蔬菜、果品、水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减产54.2%、10.7%、34.3%和22.6%,但畜牧业生产呈迅猛上升势头,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8197吨、4797吨和2798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7%、14.1%和18.8%。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2.48亿元,比上年减少12.7%。大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出现了项目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良好发展势头,全年累计总投资1.3亿元,建成和在建的农业项目36个,完成了海港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园扩建等重点农业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新增带动农户14000户。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投资891.2万元,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82项,改善灌溉面积8588亩;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广管、滴、喷、微灌等节水灌溉,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狠抓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全年全区共有乡镇企业6648家,完成总收入68.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完成总产值6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工业增加值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实现利润19357万元,比上年增长17.1%;上缴税金10332万元,比上年增长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