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柯桥区概述

    柯桥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下辖4个街道、15个镇,人口70.16万,县域面积1177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柯桥。柯桥区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从秦汉(公元前221年)到明清(公元 1911年),绍兴一直是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名人荟萃,代有人杰。素有“江南明珠”、“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士之乡”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柯桥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浙江省首批命名的小康县之一。1991年起,均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多次名列前10位。1988年起,连续三届名列全国财政收入“十大财政县”行列。2002年,再次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县。柯桥区还是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柯桥区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1/3。名列全国10大专业批发市场第2位。依托中国轻纺城建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是柯桥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全县涌现出一批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新城镇。柯桥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和名士之乡。虽经1983年县、市分设,2000年7月市、县行政区划调整,划出一批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经过几年来发掘、建设,大批文物古迹修缮一新,新的景区景点不断推出。这些风景区既有体现江南特色的山水,也有反映宗教文化的寺院景点;既有蕴含悠久历史的王陵古墓,又有体现民俗风情的古镇古屋。至2003年底,全县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县级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森林公园 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点26处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处。柯岩风景区、羊山石佛景区、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平水江风景区、印山越国王陵和安昌古镇均开放接待游客。越王峥、舜王庙、头雾尖等风景区正在开发中。古纤道、宋六陵、夏履桥等人文景点亦可探寻访古。这些风景区及文物古迹,与兰亭、大禹陵、鲁迅故里等串线连片,构成了绍兴半小时汽车“旅游圈”。柯桥区目前拥有14家旅游饭店,其中五星级1家、三星级6家、二星级5家、床位5000余张,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接待能力。柯桥区现有7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旅行社,并与全国各地的旅行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务较强的接待能力和组团能力。

更多>> 柯桥区历史

    从秦汉时代起,置会稽郡,唐代时称越州,至南宋赵构改为绍兴府,这也就是“绍兴”地名的由来。民国以后改府为县。柯桥区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马鞍山、壶瓶山等多处越族聚居遗址,距今约4~5千年。传说时代,有鲧建尧郭迎尧巡狩;舜生上浦姚丘,厄会诸侯于百官,因有余姚、上虞、舜江、百官等地;大禹治水,娶妻涂山,计功诸侯于茅山,改名会稽山,遂有会稽之称。后死葬会稽,今存大禹陵等18处遗迹尚历历在目。帝启袭位,史建夏朝,立庙南山,以奉禹祀。帝相失国,少康中兴,无余封国,始号于越。春秋战国,允常称王,僭称越国。句践继位,构筑小城、大城(统称蠡城)。遂有大越灭吴扩土,横行江淮之间,号称霸主。秦始皇统一中国,郡县天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更名大越为山阴,县制同此而始。析山阴东部置会稽镇山为大。山阴在山之北为小,故多撤山阴而存会稽。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山、会并设才成定制,均以城河为界,东会稽,西山阴,且同城而治。民国肇元(1912),废府设县,柯桥区直属省。3年6月,省、县间设道,属会稽道。16年4月道废,直隶省。24年6月设绍兴行政督察区,次年4月改第三行政督察区,32年4月改名第二行政督察区,柯桥区属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10月,析柯桥区城区为绍兴市,驻城;析柯桥区东部为会稽县,驻皋埠;西部仍柯桥区,移驻柯桥,柯桥为县治始此。1950年5月9日,两县一市合并,仍柯桥区,治城区。9月15日又析城区复置绍兴市(县级),县、市同城而治。1958年2月21日,撤市并入柯桥区。1962年1月11日,再析城区置市(县属)。1963年1月3日又撤县属市建制,称柯桥区城关镇。1981年3月31日,撤柯桥区,建绍兴市,仍县级。1983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体制,撤绍兴专员公署,设绍兴市(地级),撤县级市,恢复为柯桥区,驻市。是年9月20日,省府办公厅通知,析柯桥区城区和周边亭山、禹陵、灵芝、城东,梅山5乡和东湖1镇建越城区(县级),隶绍兴市。市、县、区同城而治。至2000年7月,再析柯桥区之东浦、鉴湖、皋埠、马山、斗门(不含新马山村、新合作村、新皇甫村,新孙端村、新豆姜村和新斗门村)5镇以扩大越城区地域。是年10月,柯桥区行政中心搬迁柯桥试运行。2001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遂于3月23日举行柯桥区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柯桥揭牌仪式。

更多>> 柯桥区地理环境

    柯桥区地处杭州湾南岸,会稽山北麓,东与上虞市界,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嵊州市、诸暨市为邻,西和西北部与萧山市接壤,北濒海,腹部横亘越城区。北纬29°42'02"至30°19'15",东经120°46'39",东西宽46.6公里,南北长68.5公里,周边长356.59公里,总面积1392平方公里。2000年7月,环切东浦、鉴湖、皋埠、马山、斗门5镇给越城区,故经纬和周边长度不变,总面积减为1152.3平方公里。 县境背靠会稽山,北濒海,故呈西面高、东北低的阶梯形地势,山脉、平原、海岸兼有,山丘与平原间界线明显。西南部为低山丘陵河谷区,占全县总面积约51%,中北部为水网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约30%,平均海拨6-7米,偶有孤山、残丘分布其间,其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史称山会平原。东北部为滨海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11%,海拨5米左右,系淤涨型滩涂,地势平坦。 柯桥区境内有地望名称并经实测高程的山岗共273座,岭24座,为五百岗、木窝尖、独子尖、化山、东干山、秦望山、西干山、香炉峰等,海拔一般在300-400米之间。骆家尖海拔747米,为境内最高峰。五百岗五百岗属浙中山脉会稽山系,海拔692米,属江南少见的火山群地貌。山体由安山岩构成,有多座火山锥分布于喷出岩构成的高台地上,其中以主峰雌鹅凸(660米),雄鹅凸(637米)最为典型。秦望山秦望山在绍兴东南约20公里处,据“舆地广记”记载:“秦望山在州城正南,为众峰之极,始皇登之,以望东海”,故名。《水经注》记述“秦始皇登会稽山,刻石纪功尚在山侧”。这山即秦望山。海拔500余米,周围丘陵起伏,多条河溪发源于此。 香炉峰香炉峰,又名宛委山、石匠山、玉笥山,亦称天柱山,与大禹陵所在的会稽山相连。相传山上有“金简玉字之书”,夏禹发之,得“知山河体势”,终于治平洪水。香炉峰高354米,峰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峰由此而得名,是一处佛教寺院与风景名胜兼有的游览胜地。 发源于南部会稽山脉的石泄江、富盛江、撵宫江、平水江、直落江(若耶溪)、南池江、坡塘江、娄宫江、漓渚江、秋湖江、项里江、型塘江、陌坞江、夏履江等10余条江河溪流,史称鉴湖36源。实有43条。北向涌入北部平原,与浙东运河、鉴湖、西小江相交,或溢而为江,或渚而为湖,或为沼为池,为 为荡,形成河道交叉纵横,湖泊星罗棋布的平原河湖网,鉴湖、 湖、瓜渚湖、贺家池、白塔洋、芝塘湖、大板荡等等18个湖泊点缀其中,平静如镜,荡漾其间。 西小江西小江,又名钱清江,原为潮汐河流,宋、明间,多次成为浦阳江下游干道,直通杭州湾。明宣德年间??体系。其上游为进化溪(古称麻溪,今属萧山),源于螽斯岭,经晏公桥进入柯桥区江桥上板。经杨汛桥,在钱清镇穿越浙东运河,折东北经南钱清、新甸、管墅、华舍、嘉会、下方桥、 湖,于荷湖与直落江汇合,经三江闸,入新三江闸总干河,注入曹娥江入海。境内河道总长58公里。 浙东运河浙东运河,古名漕渠,又名西兴运河,疏凿于晋代贺循。西起萧山西兴,东至上虞曹娥,过曹娥江经梁湖、坝头与姚江、甬江会合,直达明州(今宁波),全长约78.5公里,与杭温公路、萧甬铁路平行。境内西起钱清镇,经柯桥入城区西郭门,出都泗门,迤东经皋埠、陶堰,于泾口入上虞,长41公里,为连接萧山、上虞至宁波的主要航道。鉴 湖鉴湖,又称鉴湖大江,为我国东南地区最古老的著名水利工程于东汉永和五年(140)太守马臻疏筑,具有蓄洪、灌溉、排涝等多种功能,为绍兴黄酒的特质水源。面积曾达189.95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州岛),自唐以后,几经围垦,面积日渐缩小。现主湖自湖塘西跨湖至城郊东跨湖桥,长19.2公里,面积2.95平方公里,容积895.90万立方米。全县常年平均气温16.5℃,降雨量1397mm,无霜期237天,相对湿度81%。 柯桥区位于北纬29°15'--30°11',东经 120°02'-- 120°15'之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度湿润、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古人曾有“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常家山水国”之诗句,赞美绍兴“山常青,水常白”,气候湿润宜人。柯桥区耕地面积56.2万亩,水面20万亩,山林90万亩。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作为江南水乡,境内南部会稽山脉峰峦叠翠、千岩竞秀、溪涧溅珠;中部平原河湖密布、石桥参差、沃野千里;北部三江汇流、沧海桑田、一畴平展。

更多>> 柯桥区金融休闲

    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390亿元,人均6850美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4.7%和14.8%;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2.32亿元和20.1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4.8%和25.1%;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363.25亿元,年均增长24.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新增上市企业7家,新增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全国驰名商标20只。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8.96亿元,其中工业性投入409.23亿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2.7倍和2.5倍;实现进出口总额148.77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12.49亿美元,引进外资8.81亿美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9.6倍、13倍和3.5倍。滨海工业区异军突起,柯桥经济开发区稳步发展,2005年实到外资和工业投入分别占全县的82%和70%,工业产值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十强县。四个镇街名列全国百强镇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