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枞阳县历史

    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古人类开始在枞阳境内活动。新石器时代(1万年——4千年前),为薛家岗、良渚文化领域,先民在枞阳生息繁衍,开始使用石锛、石斧等工具。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属扬州之域。 商(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属扬州之域。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封为宗子国。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为群舒之地。先属楚,后属吴,又属越。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属楚。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属九江郡。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枞阳县,属庐江郡。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枞阳并入舒,隶庐江郡。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初属魏,后属吴,属庐江郡。今下枞阳有“吕营蒙城”遗址。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7年),属庐江郡。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属豫州晋熙郡。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初为舒县,属豫州庐江郡;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废舒县,置吕亭左县;后侨置阴安县,属晋熙郡。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阴安县并入枞阳,属熙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枞阳县为同安县,属扬州同安郡。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初为同安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同安郡为舒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同安郡为盛唐郡,改同安县为桐城县,辖33里。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盛唐郡复名舒州。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9年),为桐城县,属淮南道舒州;先归 十国·吴;后隶十国·南唐及后周。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为桐城县,属淮南路淮南西路的舒州,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属德庆军。桐城县辖4乡9镇,今枞阳县为其东、南乡。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为桐城县。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改军为府,属安庆府,仍隶属淮南西路。 元(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为桐城县,属安庆路总管府。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为桐城县,先属宁江府,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属安庆府,直隶南京。现枞阳县域时为桐城县东、南乡,乡名清净、大宥。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为桐城县,初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属安徽省安庆府。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为桐城县属地,民国3年(公元1914年)属安庆道。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属安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属安徽省第一专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今枞阳县境为桐城第四区、第五区。民国36年(公元1947年)12月,划庐江、桐城大部分地区置桐庐县,属中共皖西工委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1949年2月18日,划桐城东、南乡,庐江、无为两县少量地区设置桐庐县,县治初设项铺镇(白云区),1949年10月移至汤沟镇(汤家沟)。1951年2月24日更名湖东县。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人民专员公署,后属安庆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4年秋,县治迁入枞阳镇。1955年7月1日更名为枞阳县,先属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后属安庆市。[1] 2015年10月13日,国务院(国函[2015]181号)批复同意:将安庆市的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2] 2016年1月4日下午,安徽省民政厅在枞阳县城正式传达国务院国函[2015]181号和安徽省关于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枞阳县正式划归铜陵市管辖。

更多>> 枞阳县地理环境

    枞阳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的长江北岸,居东经117°05′~117°43′、北纬31°01′~31°38′。总面积为1808.1平方公里。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与安庆市市区毗邻;北与芜湖市无为县、合肥市庐江县两县接壤;南池州市隔江相望。 气候特征枞阳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县年平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1326.5毫米,冬季降水量少,夏季(梅雨季)雨量集中,约占全年总量40%。山区降水多于丘陵、平原。年平均日照时数2065.9小时,无霜期251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 地形地貌枞阳地质构造属于著名的庐(江)枞(阳)火山岩盆地。对枞阳县地貌骨架和山川起奠定影响的是中生代以来的历次构造运动,故地貌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形成了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低平,低山丘陵岗冲相间,滨江环湖,可分4个三级亚区,丘陵、湖泊、平原依次排列的基本格局,自然差异明显,其中东北部低山区,三公山最高峰为海拔674.9米,其他高于400米的低山有拔茅山、龙王尖、黄梅尖几个山峰,其外围多为400米左右的丘陵。西北部低丘岗地平原区,区域内除西北隅岱鳌山(海拔245米)、东南面浮山(海拔165米)和南端低丘外,由于大面积系黄土形成的漫岗,地面超伏较小。中西部丘陵冲区,该区域濒临菜子湖,西北邻低丘岗地平原区,北界低山区,南、东与江湖洲圩平原区相连。东南部江湖洲圩平原区,长江绕县境自西南至东北环行,连城、白荡、陈瑶、枫沙等湖沿长江内侧平行分布,是优质商品棉集中产区。枞阳县位于扬(州)--铜(陵)断裂带与宿(松)--枞(阳)断裂带交汇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县境内断裂带纵横交错,近南北方向最为发育;火山机体(构造)密集,古火山口遍布。[5] 水文特征 地表水枞阳县属长江流域,长江流经县域78公里。主要河流有横埠河、杨市河、钱桥河、罗昌河、枞阳河。境内陈瑶湖、白荡湖、菜子湖和“两赛”(神灵赛、羹脍赛两湖)4个水系,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22公里,总水面达42000公顷。县境水文特征是:年径流量大、变幅大和侵蚀性模数较大。年平均径流量9.33亿立方米,不包括江面和江岸8.17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516毫米,丰水年为948毫米,枯水年仅244毫米,相差704毫米,比值为3.9;且冬春季较小,夏季较大,汛期占全年的60~70%。年均径流深由南向北逐渐增大,沿江地区与菜子湖畔为470毫米,中部地区为500毫米,西北部为510毫米,东北部为700毫米以上;并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大。洲圩区为431毫米,丘陵区为521毫米,低山区为698毫米。[5] 陈瑶湖流域该流域位于县东部,由枫沙湖、陈瑶湖、湖和横埠河、横埠前河、横埠后河、新河组成。主体湖泊枫沙湖安全容量0.87亿立方米,水位12.5米。横埠河白毛竹园至九儿潭,全长13公里,流域面积183.3平方公里,汛期流量510立方米/秒;后河自九儿潭至枫沙湖。全长17.9公里,流域面积180平方公里,汛期流量200立方米/秒;前河自九儿潭至湖东闸入江,全长8公里,流域面积243平方公里,汛期流量200立方米/秒。新河自章家山至梳妆台闸入江,全长10.6公里,汛期流量为80立方米/秒。 白荡湖流域该流域位于县境腹部,周高中低。1953年,白荡闸建成后江湖分隔,拒江节流,汛期水位显著降低。该湖流域总面积为775平方公里,其中枞阳县境为712平方公里;湖体安全容量为2.07亿立方米,水位13米。北有3条河流入湖:罗昌河,自七桥水库至乌金渡渡口,全长47.6公里,其中县境为19.8公里,流域面积477平方公里,汛期流量790立方米/秒;钱桥河,源于祖庄水库,水流与罗河汇合,长28.6公里,流域面积141平方公里,汛期流量233立方米/秒;杨市河,自青口坂水库经杨家市入湖,全长23.7公里,流域面积94平方公里,汛期流量为314立方米/秒。 菜子湖流域该流域位于县境西部,县内流域面积397.5平方公里,湖泊安全容量为10.2亿立方米,水位14.5米。北有孔城河,流经县内长9公里,汛期流量为2660立方米/秒;南有长河,自铁罗冲口至城关镇,全长16.5公里,流域面积370.54平方公里。汛期流量472立方米/秒,经枞阳闸入江。 “两赛”流域该流域位于县城东,是独立水系,流域面积为68.5平方公里,经石矶长河至古塘新圩闸河拐入长江。县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8.4%;白石、金渡、官桥等地区,年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达7000吨以上;高甸、将军、钱铺、白柳等地每平方公里有1000~2000吨。据调查,金渡乡秀山村年输出推移质2.53万吨、悬移质0.23万吨,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5172吨。 地下水县境沿江一线含水层,发育于长江一级阶地的全新统古河床,由细粉砂组成,厚度在15米以上,发育良好,地下水埋深小于2米,可采水员10~15吨/米,矿化度小于1,水化学成份为型;低山丘陵中性岩地区属裂隙喀斯特淡水中等富水亚区,含水层主要由古生代灰岩裂隙喀斯特组成,其他地区系古生代、中生代砂页岩及喷出岩系的虺隙水,属贫水区,矿化度小于1,水化学成份为型。

更多>> 枞阳县金融休闲

    2014年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9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10.4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47.4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为17.6:57.7:24.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4%。人均GDP 19762元,比上年增加1648元。 201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94.7亿元,同比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191.9亿元,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5亿元,增长11.5%。在枞阳海螺税收减收2.16亿元、房地产税收减收1.37亿元、政策性减税0.2亿元等因素影响下,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7亿元、贷款余额84亿元,分别增长15.8%、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76元,增长9.7%。

更多>> 枞阳县文化教育

    地名由来枞阳县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西周时为宗子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县,属庐江郡,名曰“枞阳”,距今已有2100多年。其县名由来,说法有三:一、从古宗子国,《左传·文公十二年》中日:“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杜注:“宗国为群舒之属,即枞阳,是古代偃姓方国,汉武帝在旧邑设县,以古国为名。”二、《尔雅·释木》:“枞,松叶柏身。”《本草纲目》:“柏叶松身者桧也,松叶柏身者枞也。”《说文》中述,县城后山多枞木,“县城位山南,因名枞阳”。三、古时枞阳多枞木,人们便将发源于大别山,流经城内,经菜子湖入长江河段的这段河流,定名为“枞川”。因县城坐枞川北岸,水北为阳,因而得名。汉武帝刘彻南巡至枞阳射蛟于江中,曾作《盛唐枞阳之歌》。晋代陶侃曾任枞阳令。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1949年2月分桐城县为桐城、桐庐两县,桐庐县辖区即为今枞阳县境,县城初设项镇铺,后移汤家沟。1951年改桐庐县为湖东县。1954年县城迁入枞阳镇,1955年7月1日,恢复汉时县名——枞阳县。[5] 戏曲在民间艺术方面,主要有富有乡土气息的京剧表现形式平台戏和门板戏;有龙灯、狮子灯、花船、花挑等灯会。建国后,黄梅戏发展迅速,成为枞阳一大剧种。 枞阳腔随着江西移民的迁入,属楚音的江西弋阳腔传入枞川,迅速与属吴声的昆山腔相碰撞,枞阳人将一刚一柔的楚音吴声揉为一体,同时吸收李自成起义军军中乐人及山(西)陕(西)商帮带来的西秦腔剧目和音乐唱腔,并结合本土的俚歌俗曲,培育了一种新腔,史称“枞阳腔”。明万历年间,藕山镇人阮自华在安庆天台里创办阮氏家班,搬演昆曲,以声伎自娱。崇祯初年,精通音律的??山镇人阮大铖,“新建阮氏家班,名满江南”,他的家班能唱昆腔、弋阳腔,也唱枞阳腔,“《燕子笺》、《春灯谜》,其科介排场,无不紧凑,流传至今,搬演不辍。 东乡武术枞阳重文习武。清之中叶后,枞阳县东部乡村,历有教习拳术之风。拳的种类,有长拳、猴拳、破四门、地八仙、太极拳等。拳的姿势,主要有高盘的少林式,飞脚能跳墙;有低盘的武当式,能缩身扫地桩。其中东乡武术尤为出名,东乡武术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拳术套路,一是械术套路。拳术姿式有高盘的少林式——飞脚能跳墙,有低盘的武当式——缩身扫地桩。械术姿式,五花八门,灵活多变,如“大刀斩四门”、“长棍探龙潭”等等。风格现以中、低盘架势为主,走趟以“田”、“一”字形为多。步型中马步、弓步和震脚为多,转辗幅度小,真所谓拳打卧牛之地。肢体动作以拳、掌、肘、上肢动作为主。劲力以刚劲为主,行拳迅速,灵活多变,勇猛凶悍。其优点:注重手、眼、身、法、步,善于破解对方阵式的路数,拆招散打,攻防合一,讲究技术实用。所有拳械套路基本上都有谱诀。[20] 2013年,“东乡武术”最终被评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汉武射蛟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曾经过枞阳县。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载:“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巢湖古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