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瑞安市概述

    市人民政府驻安阳街道万松东路154号。邮编:325200。行政区划代码:330381。区号:0577。拼音:Rui'an Shi。东南邹鲁—瑞安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东濒东海,北邻温州市,南接平阳县,西靠文成县,西北与青田县交界。市境东西长107公里(含近海)南北宽36公里,陆地面积1360平方公里,海域和滩涂总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近海有大北列岛、北麂列岛。人口115.71万,除汉族外,还有畲、回等少数民族,共辖6个街道12个镇19个乡,共有村民委员910个、社区居委会24个、居委会37个。 瑞安倚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275天,年降水量1568毫米。全市耕地面积47.2万亩,淡水河面1万亩,海涂19万亩,林业用地86.4万亩。飞云洒上游在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珊溪水库。飞云江口外100余海里有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正在勘探开发。 这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从三国吴始建罗阳县到今,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瑞安县,1987年撤县设市,称瑞安市,隶属于中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温州市,迈入新世纪的瑞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逐步成为东南沿海一座现代化城市。 瑞安自古市井繁荣、商贸发达。现代工业萌芽二十世纪初期,百好乳品厂、毓蒙铁工厂驰名江南。改革开放以来,瑞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里是中国政府批准最早对外开放的县级城市和中国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瑞安作为“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市场机制灵活,民营经济发达,形成了汽摩配件、机械电子、塑料制品、鞋类、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大批名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种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50%以上份额,是国家级的汽摩配生产基地,塑料薄膜产业基地、印刷包装及医药机械全国产销基地、全国闻名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形成了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行业规模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1992年瑞安跨扩中国百强县(市)行列,获得中国明星县(市)称号,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2.5亿元人民币,外贸出口交货值5.0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158元,全市财政总收入19.49亿元。 今日,瑞安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百万瑞安人民正满怀信心开展二次创业,重视引进资金和人才,推进经济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争取到2010年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主要社会经济招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瑞安是浙南著名侨乡,有6万多瑞安人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5万瑞安人走出瑞安在全国和地经商办厂,形成了一处处瑞安街、瑞安村。中国新闻界称:“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没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去创造市场。” 瑞安市系省级文明城市,历来文风鼎盛,夙有“东南邹鲁”之誉。南宋理学家陈傅良学重“经世致用”,开永嘉学派之先声。元明之际,戏曲家高则城撰《琵琶记》,称为“南戏之祖”。清代孙诒让著述等身,精研经子之学,世称朴学大师。近代名人辈出,史学家周予同、鱼类学家伍献文、书法家邹梦禅等均学有专长,声名卓著。全市现有省级重点学校9所,示范学校11校,A级普高1所,温州市级示范学校14所。 瑞安市境群山起伏,溪涧纵横,且有飞云大江襟带城廓,隆山古塔雄视八方,自然观景颇具壮美清幽的特色。风景旅游区占国土面积20.8%属旅游资源大市,拥有寨寮溪等七大风景胜区。省内三大藏书楼之一的玉海楼和宋观音寺石塔列入全国、省级文保单位。2004年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更多>> 瑞安市历史

    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相传有白乌栖县北郊集云山之祥瑞,遂改县名安固叫瑞安,沿袭至今。三国吴赤乌二年(239),析永宁县大罗山(泉山)南境置罗阳县,属会稽郡,设县治于北湖鲁岙(西岙、河埭桥一带),为瑞安建县之始。太平二年(257),罗阳县属临海郡。宝鼎三年(268),改罗阳县为安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析安固县境南横屿船屯及其南境为始阳县(今为平阳、苍南县及泰顺县一部)。东晋太宁元年(323),安固县治迁邵公屿。隋开皇九年(589),省横阳入安固县,县属之。开皇十二年(592),省安固县入永嘉县。武德五年(622),以永嘉县置东嘉州,析永嘉县置安固、横阳等4县。贞观元年(627),省横阳入安固。大足元年(701),复析安固县置横阳县。唐天复二年(902,一作天复三年),安固县改瑞安县。南宋咸淳元年(1265),改温州为瑞安府,统瑞安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两浙东路改江淮行省,瑞安府改为温州路,县属之。元贞元年(1295),以瑞安县超五万户升州。明洪武二年,降瑞安州为县。景泰三年(1452),置泰顺县,割瑞安义翔乡5都12里属之。中华民国35年置文成县,析瑞安西部大峃、龙凤、金樟、峃口等10乡属之。1949年5月10日,瑞安解放;5月14日,成立瑞安县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9月5日,瑞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5年10月,改瑞安县人民政府为瑞安县人民委员会。1955~1957年,北麂、北龙二乡曾—度划属洞头县。1958年10月14日,文成县并入瑞安县??析出。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迁到仓前街134号。1969年1月,改瑞安县人民委员会为瑞安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6月,撤瑞安县革委员会复置瑞安县人民政府;1987年4月15日(国务院文件4月15日下达,7月1日召开撤县设市庆祝会,全市即日启用新印鉴)撤县设市(县级),置瑞安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不变。1949—1996年,瑞安市(县)先后隶属温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浙江省第五专区、浙江省温州专区、浙江省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浙江省温州地区、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1999年1月,市人民政府从仓前街搬迁到安阳新区新市政大院办公。

更多>> 瑞安市地理环境

    陆域总面积1401.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7.9万亩(水田37.04万亩,旱地30.83万亩,望天田94.92万亩,菜地5155.8万亩),园地6.88万亩,林地76.54万亩,居民住宅及工矿用地11.11万亩,交通用地1.41万亩,江河湖面滩涂22.28万亩,未利用土地14.09万亩。主要特征是“地少人多”,耕地十分珍贵,人均耕地从1949年的1.23亩减少到1996年0.41亩。东部平原地区土地把沃,河渠纵横,排灌设施好,耕作精细,是瑞安市米袋子、菜篮子的主要基地。森林资源境内植被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与中亚热带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的分界线上,部亚地带,是中亚热带南、北植物的汇集地。分暖性针叶林、阔叶林、暖性针叶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竹林(以毛竹林、水竹林、绿竹林、为主)、经济林、山顶灌丛与低山丘陵萌生灌丛等6个类型27个群系。1994年,林地用地93.65万亩中有林地80.81万亩,占86.29%。立木总蓄积量89.77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77.7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6.97%,森林覆盖率39.2%。海洋资源水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陆域海岸线24.23公里,海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海域内有大北列岛、北麂列岛的195个大小岛礁。受海洋暖流、沿海岸流及入海迳流的交替影响,形成多种鱼类洄游,鱼汛迭呈。东山、北麂分别被农牧渔业部定为群众一、二级渔港,主要水产品有大黄鱼、小黄鱼、梭子蟹、带鱼、鲳鱼、墨鱼、白虾等,滩涂浅海养殖有对虾、海带、紫菜等。内陆河湖面积78.4平方公里,养殖水面达5.18万亩,主要养殖青鱼、草鱼、鲢鱼、鲤鱼、沼虾、甲鱼等。铜盘岛为市级风景名胜区,有发展旅游业的广阔前景。沿海滩涂有丰富的土地开发资源,近期可开发利用的4.3万亩。瑞安有非常优越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矿产资源瑞安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有20多种,矿点50多处,其中以非金属矿为主,品种较多且有一定特色。主要有明矾石、黄铁矿、绢云母、黏土、叶腊石、纳长岩、瓷石、高龄石、石英、辉绿岩、花岗岩等。金属矿产有铅锌矿、绿柱石、金红石、锰等。在当前国内外建筑装饰业普遍采用石材的态势下,分布广泛、规模较大、品种花色较多的辉绿岩、花岗岩开发前景较好。水和水能资源瑞安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5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相应产水量123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产水量的5倍,比华东地区的平均值还高出30%,属丰水区。飞云江源头至河口全长203千米,上、中游段(包括瑞安西部)穿行山谷中,河床比降大,滩多水急,所蕴藏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仅在瑞安市境内,其干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即达9.11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7万千瓦,年发电可达1.8亿千瓦时。风能资源瑞安海域风能巨大,属国家一类丰富区,其中北麂岛是中国风能资源最大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风速7.3米/秒,有效利用风速≥5米/秒,以上的全年有6089小时,开发风力发电的潜力很大。

更多>> 瑞安市金融休闲

    瑞安是温州大都市南翼中心。198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14个沿海经济开发区之一,为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之一,浙江省小康县(市)。 瑞安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瑞安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率先发展市场经济,尝试股份经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8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兴办农村家庭工厂,千方百计把产品推向市场,费孝通同志把以上经济特色概括为“小商品、大市场”。从此,瑞安以全国独有的“温州经济格局”和灵活的运行机制蜚声海内外。90年代初,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瑞安加快发展步伐,积极引导家庭工业走向联合,乡镇企业和股份合作经济异军突起,区域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一乡一品”的经济特色逐步向块状区域优势转化。 2004年,瑞安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要素资源制约,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年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活力有所增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经济总量持续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幅达到了1998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 130.3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87.2亿元,增长14.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0179元,比上年增长13.5%。 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8:56.8:38.4调整为4.5:57.2:38.3,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10.1%提高到10.3%,外贸依存度由上年的11.7%提高到13.9%,出口依存度由16.6%提高到21.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突破50%,达到53.3%。农业生产恢复增长。我市全面落实中央、省委两个l号文件精神,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7.8亿元,增长7.4%;林业产值0.2亿元,增长3.3%;牧业产值1.7亿元,下降6.0%;渔业产值7.8亿元,增长3.5%。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恢复增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1万亩,比上年增加4.3万亩,增长12.0%,扭转了我市连续6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的趋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8万亩,比上年下降1.9%。粮经比例为60.9:39.1。全年粮食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14.4%。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产品推广成效显??梅的知名度;在省农博会、温州农博会等展示展销会上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9350万元,农产品获奖25个。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速较快。全市50家农业加工企业,全年实现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15%。品牌战略实施成效显著。鹿木乡马蹄笋基地被评为"浙江省效益林业十大精品基地",杨梅产业项目被列入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阶。"清明早"牌茶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成为我市首个拥有"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厨工"牌陈醋、"大三元"牌香脆鳗片和虾皮等8个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至年末"绿色食品"累计达9只;无公害农产品新增11个,累计达3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新增13个(其中畜禽2个)、面积4.8万亩,累计个数达27个、面积13.2万亩。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造林面积0.4万亩,发展经济林0.4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累计达32万亩;平原植树20万株。森林覆盖率为41.5%。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总体稳定。畜牧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市肉类总产量10793吨,比上年下降8.0%。全年水产品总量115781吨,比上年增长2.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我市不断完善工业发展政策,加大对主导行业的引导、扶持力度,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增幅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增长16.1%。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5%,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增长9.1%;餐饮业零售额7.3亿元,增长26.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全年实现商品零售总额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等增长较快。汽车类商品零售额9.54亿元,增长11.7%。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年末有各类市场77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0个,生产资料市场26个,生产要素市场1个。商品交易市场全年实现成交额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56.1%。各类市场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9个,年成交额93.9亿元,其中超十亿元市场2个,年成交额71.1亿元。 利用外资进展顺利。在行业结构上,外资开始涉足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行业等项目;在利用外资方式上,瑞立集团在美国"买壳上市",开辟了我市间接利用外资的新渠道;在投资规模上,合同外资平均投资规模达454万美元,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3家,新签合同外资金额1045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1.8%,实际使用外资3694万美元,增长113.5%。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我市已与1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3%,其中出口5.87亿美元,增长51.8%,进口2.05亿美元,增长54.5%。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快速,出口额比上年增长79.4%,占总出口额的27.8%。市场开拓有新进展,对出口总额占全市90%以上的欧、亚、美三大主体市场出口分别增长38.7%、67.7%和46.3%,对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也成绩斐然,增长率为76.4%。全年新增出口企业97家,完成出口额951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2%,成为带动我市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外经合作稳步推进。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4个,同比增长118.2%,完成年度计划266.7%。境外机构带动国内商品出口9990.9万美元,同比增长11.5%。 旅游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3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5%;实现旅游收入15.3亿元,增长46.7%。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6%;旅游外汇收入209.6万美元,增长41.7%。2004年,我市在社会经济各方面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了国家验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趋缓。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4.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增幅比上年下降14.3个百分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比上年下降5.6%;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增长12.8%。国有单位投资10.1亿元,比上年下降1.9%;非国有单位投资44.7亿元,增长7.6%。城乡私人投资8.4亿元,下降2.4%。财政形势稳定。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3.4亿元(按上年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26.5%。考虑2004年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机制及其他财政体制改革因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19.1亿元(新口径),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1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增长21.8%。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2.8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3.7%,完成预算的112.6%,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3.77亿元,增长24.3%。科技、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明显增加。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2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3亿元,增长10.1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2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0亿元,增长9.4%;企业存款61.3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亿元,增长12.0%。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70.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5亿元,增长16.0%。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比达76.7%,比上年末提高3.9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基础建设、工业、个人消费等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与上年末相比增幅分别为22.9%、25.7%、和30.5%。金融机构全年现金累计收入2347.4亿元,累计支出2311.2亿元,现金净回笼36.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 保险业继续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12家,全年保费收入45831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151万元,增长18.6%;人身险保费收入28680万元,下降6.4%。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2771万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财产险10749万元,增长58.6%;人身险2022万元,下降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