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苍梧县概述

    苍梧县位梧州市北部,东毗广东省肇庆市,南接万秀区和长洲区,西连藤县,北通贺州市,县城距梧州市区53公里。苍梧县辖9个镇:石桥镇、沙头镇、旺甫镇、岭脚镇、六堡镇、梨埠镇、木双镇、京南镇、狮寨镇9个镇,134个村民委员会 。总面积2680平方公里,总人口38.62万人,县人民政府驻石桥镇。苍梧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年均气温21.2℃,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年均无霜期达331天,是著名黑茶六堡茶的原产地。全县森林蓄积量9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4.3%。荣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八大产脂县之一"、“全国诗词之乡”和“全国初级电气化县”等称号;县内有石桥龙岩名胜风景区和爽岛民俗风情旅游区等旅游景点。

更多>> 苍梧县历史

    唐朝之前秦始皇南取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3郡。县地属桂林郡(一说南海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此外,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梧州属桂林郡(一说南海郡)。秦末,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当时,广东除今连州及乐昌北境属长沙郡管辖外,都属南越国地盘。西汉高后五年(前183年),赵佗称南越武帝,封赵光为苍梧王。同年,建苍梧王城,这是梧州建城之始。汉武帝平定南越后,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个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在其原属地上分置7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北至湖南江永县,南至越南顺化市的广大地区。苍梧郡郡治广信县苍梧王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置猛陵县(今人和镇、岭脚乡地),县治猛陵(今人和镇孟陵村)。广信、猛陵两县隶苍梧郡。郡太守驻广信县(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6]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刺史部治所由赢[阝娄]移驻广信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地域内置8县,四会县隶属南海郡;广信、谢沐、高要、封阳、端溪5县隶属苍梧郡;高凉县、临允县隶合浦郡;统属交州。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分属于今天的广东。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将交州东部置广州,以番禺为广州治,苍梧郡属于广州,郡治在今广西梧州。三国吴孙皓天纪四年(280),由广信县分置新宁县(今大坡镇、广平镇地),县治大城村(今大坡镇城村)。隶苍梧郡,苍梧郡属于广州。晋太康元年(280),由广信县分置农城县(今龙圩镇、新地镇、林水乡地),县治农城(今龙圩镇),同年新宁县改名宁新县。东晋时农城县改名遂城县,隶苍梧郡,苍梧郡属于广州。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广信、端溪、元溪、高要、新宁、临允6县隶苍梧郡;谢沐、封阳隶临贺郡;统属广州。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广信县、高要县隶苍梧郡,统属广州。南北朝时期(公元420~479年),设置了38县,分隶南海、苍梧、晋康、新宁、绥建、宋隆(原宋熙)、临庆7郡,分属广州、湘州。隋开皇三年(583),撤宁新县并人苍梧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广信县为苍梧县,开皇十九年(599),遂城县改名戎城县。大业三年(607)撤猛陵县并入始安郡豪静县。今县境有苍梧县、戎城县,同隶苍梧郡。苍梧县为苍梧郡治所。属于广州。唐至民国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猛陵县,更名为孟陵县。孟陵县、戎城县隶藤州。属于广州。统属岭南道。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称梧州,统属岭南道。贞观八年(634)孟陵县改隶梧州。永徽(650—655)中戎城县隶梧州。统属岭南道。天宝元年(742)戎城、孟陵两县改隶苍梧郡。光化四年(901)戎城、孟陵两县改隶桂州。苍梧县隶梧州,为州治所。统属岭南道。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苍梧县属岭南西道。宋开宝四年(971),撤孟陵、戎城两县并入苍梧县。开宝六年复设戎城县。熙宁四年(1071)撤戎城县并入苍梧县,同时戎城改名称戎圩镇。苍梧县隶梧州,为州治所。自宋代以后至民国,今苍梧属地均无县以上行政建制。元设行中书省,废州郡,省下设路。苍梧县隶梧州路,为梧州路治所。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梧州安抚司改为梧州路,设总管府,治梧州,辖苍梧县。明改路为府,苍梧县隶梧州府,为梧州府治所。清苍梧县隶梧州府,为梧州府治所。咸丰五年(1855),陈开、李文茂率起义军攻占梧州,改苍梧县为秀平县。义军败退梧州后复为清制。民国元年(1912年),梧州隶属梧州军政分府,为府治。民国元年(1912),苍梧县并入梧州府。民国2年,广西废府为县,复置苍梧县,隶郁江道,为道治,民国3年6月,郁江道更名苍梧道,辖苍梧等15县。16年,广西废道设行政督察区,苍梧县隶梧州区,同年12月1日,梧州市政府正式成立,19年,苍梧县隶苍梧民团区。民国21年7月,撤市复归苍梧县,治梧州。21年4月苍梧、郁林两个民团区合并置梧州民团区,苍梧县隶梧州民团区,同年7月撤销梧州市,其辖区域划归苍梧县管辖。23年3月,以原8个民团区辖域划为8个行政监督区,苍梧县隶梧州行政监督区。29年4月行政监督区改称行政督察区,苍梧县隶梧州行政督察区。民国38年10月隶第三区,区治苍梧县。建国以后 1949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苍梧。1950年1月10日,苍梧县人民政府成立,与梧州市分治,隶梧州专区。1951年7月梧州、玉林两个专区合并称容县专区,苍梧县隶容县专区。1958年7月复归梧州专区。1971年隶梧州地区。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梧州地区的苍梧县划归梧州市管辖。1984年1月改属梧州市管辖。2013年3月1号国务院批准把苍梧县的龙圩镇、大坡镇、新地镇、广平镇划给新成立的梧州市龙圩区管辖。县城原在龙圩镇,2013年3月迁到石桥镇。2013年3月1号国务院批准把梧州市万秀区旺甫镇划回苍梧县管辖。

更多>> 苍梧县地理环境

    苍梧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地处浔、桂两江汇合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111°40′,北纬22°58′~24°10′。东邻广东省封开县、南与万秀区和长洲区交界,西与藤县,西北与昭平相接,北接贺县。县城石桥镇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陆路420公里、水路611公里,距广东省省会广州市陆路350公里,水路355公里。县城距梧州市65公里。地形 苍梧县位于湘桂褶皱带内,桂林隆起的南西,或称广西山字形构造东南翼的东西褶皱带内;即处于大瑶山褶断束与天堂山褶断束的交汇处。县境北部及中部与大瑶山褶断束一脉相连。地质构造特征主要为高角度的、紧密的、对称的(局部有倾斜)线状褶皱。幅度较大,见到水口群下亚群;方向性明显,伴生有少量的走向逆断层和正断层。多随褶皱构造的消失而消失。此外,岩浆活动欠剧烈,多为花岗岩岩墙。苍梧县以丘陵、低山、中山地形为主,平原较少,地势大至西北、东南高,中部低。由南、北两面山地向中部低丘、平坡、河谷倾斜。一般海拔400—600米,平原河谷地段标高20—80米,高耸地段800—1000米,最高峰亚燕顶海拔1046米,座落在县西北部的狮寨镇与贺县交界处。从地域分类来说,县境桂东北中山与喀斯特低山丘陵省的东安河流域剥蚀丘陵谷地小区及漓江下游变质岩低山丘陵小区,境内山丘宽广,几乎全为土山,其中石山3240亩,分布在石桥镇附近。山系西北部为大瑶山及大桂山余脉的延伸。气候 苍梧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于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域。夏半年盛行暖湿海洋气团,吹偏南风,冬季盛行干冷的大陆气团,吹偏北风。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强,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年均331天。年均气温21.2℃;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大于或等于0℃总积温为7738℃,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6925.3℃。按四季划分标准,以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22℃为春季、秋季。苍梧县的四季起止时间为:春季自1月26日始至4月20日止,共85天。夏季自4月21日始至10月20日止,共183天;秋季自10月21日始至1月10日止,共82天,冬季自1月11日始至1月25日止,共15天。总的来说,县境内,夏热冬暖,雨热同季,适宜作物生长的季节长,农作物可一年三熟,四季均可耕种,并宜于亚热带及部分热带的生物生长繁衍。但水、旱、风、低温、霜冻、冰雹等灾害仍时有发生。交通 苍梧县交通发达,县内有重要一条铁路线洛湛铁路,公路有G207国道、G355国道(在建)和一条高速公路G65包茂高速公路。

更多>> 苍梧县金融休闲

    2008年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3亿元,同比增长14.1%;财政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2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24亿元,同比增长23.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6亿元,同比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1亿元,同比增长23.88%;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350万美元, 同比增长51.5%;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9.96亿元, 同比增长38%;外贸出口总额3626万美元,完成年任务的100.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4元,同比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3573元,同比增长16.53%。2008年,该县通过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加大工业技改力度,积极扶持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认真做好新投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和指导工作,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全县工业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6.8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52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工业增加值29.23亿元,同比增长13.6%。“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1%,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7.2%。2010年县内生产总值达到98.23亿元,财政收入12.35亿元。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5亿元,同比增长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6.8亿元,同比增长42.2%;财政收入达到8.94亿元,同比增长40.67%;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76.39亿元,同比增长2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31元,同比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14元,同比增长25.3%。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梧州市各县(市)首位。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2012年2012年,苍梧县共组织财政收入11.8亿多元,同比增长32.01%,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为夯实财政收入的基础,该县加大对各园区建设力度,及时审核和拨付资金。同时,该县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服务和激励机制,吸引外商投资,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列入重点纳税企业和商贸企业实行跟踪服务,重点扶持,及时解决其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企业包括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等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扩大生产经营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上级财政部门共下达财政企业专项资金1200万元。2013年201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68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排全市第1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06亿元,同比增长28.3%;财政收入14.32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排全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9.83亿元,同比增长25.60%,增速排全市第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49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582元,同比增长13.7%。第一产业 1956年,一些农业合作社办有山庄。1958年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人民公社靠平调大队、生产队的劳动力、财物办起了农场、林场、果场。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纠正农村“一平二调”的错误,这些企业基本解体。1970年以后,中央、自治区、县各级对社队企业逐渐重视,社队企业又得以重新恢复发展。林场1970年后,社队办林场重新恢复发展,1972年,有梨埠、倒水、长发、旺甫公社办林场7个,面积6900亩;队办林场73个,面积4621亩。1975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县革命委员会提出“公社、大队办林场,生产队办山庄,全县实现杉木基地100万亩”的口号,大搞开山造田造林,社队林场发展很快。至1977年,全县有社办林场8个,专职管理人员246人,面积16.94万亩,其中杉木面积7万亩;大队办林场176个,管理人员1827人,面积18.4万亩;生产队办山庄1777个,面积13.12万亩。林场以林木为主,兼种水稻、水果等作物。由于发展过于迅速,林场的管理、技术跟不上,种下的幼林成活率低。1979年后,县林业局在技术方面加以指导,提高抚育质量,但因林场面积大,人员少,仍有部分无法抚育。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队林场尚未搞承包,效益较差,一些人员回家务农。因此,很多社队林场无人管理。至1986年,全县乡办林场7个,人员89人,面积42450亩;村办林场31个,人员219人,面积64510亩;队办山庄全部解体。1988年以后,木材价格上升,一些林场恢复经营。至1990年,全县乡(镇)村林场54个(其中乡镇办5个),人员427人,面积120150亩,年产各种木材约5000立方米,松脂约500吨,总收入279.68万元,利润52.38万元,税金37.44万元。农场1975年,60年代初停办的社队农场逐步恢复发展。社办农场有旺甫公社农场,水稻种植面积20亩,年产稻谷1.6万公斤,还种植有其他作物和养猪、鸡、兔等。队办农场发展很快,1978年有队办农场150个,农作物种植面积574亩,年产粮10.25万公斤,总收人20万元。农场以种稻为主,品种单一,效益不佳,有的因亏损而停办。也有的改种其他作物,如1984年旺甫乡办农场改以培育果苗为主,改名苗圃场。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场与农民土地纠纷经常出现,农场土地被占,人员回家务农,农场逐年减少。1986年,有乡村办农场13个,从业人员61人,种植面积3170亩,主要种植水果、八角等经济作物和养鱼,年总收入6.11万元。1990年,全县只有乡(镇)村农场2个,人员39人,种植面积800亩,年产水果40吨,鱼1.5吨,总收入6.45万元,税利0.61万元。果场1958年狮寨公社办“花果山”,1962年解体。1976年,长发、夏郢、沙头、石桥、梨埠等公社办起园艺场,种植水果和其他农作物。1980年,全县有社队办果场23个,总面积2552亩,年产水果119.15吨,年总收入3.69万元。1981年后,果场自负盈亏,效益好的不断发展,扩大种植面积,效益差的承包给农户,有的逐渐解体。至1986年,有乡村办果场6个,人员88人,总面积3265亩,年产水果248.501吨,年总收入12.52万元。效益较好的旺甫乡办果场,建于1977年。1982年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后,管理人员精心护理果树,引进品种,自培苗木,并间种薯、豆类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1986年,该果场有人员42人,面积374亩,有蓄水池、抽水、喷灌设备,年产柑、橙、三华李等水果144吨,年总收入5.45万元,利润2.18万元。夏郢乡农户办的香蕉种植园,起畦种蕉,蕉株空地间种荔浦芋,畦中蓄水养鱼,经济效益较好。1988年以后,水果销势较旺,价格不断上升,果场又重新发展。1990年,全县有乡(镇)村办果场13个,人员98人,种植面积3450亩,年产水果252吨,年收入27.67万元,税利6.11万元。茶场1973年,六堡公社调集劳力在荒山上开辟茶场,投资90多万元,开辟茶场882亩。此后,狮寨等公社的社队茶场相继办起。至1980年,全县有社办茶场4个,队办茶场17个,总面积3932亩,年产茶叶(干)3442吨(包括林、农、果场茶叶产量)。1981年以后,茶叶价格偏低(70元/50公斤),产量下降(50公斤/亩),成本高(投资占收入50%),茶场连年亏本,于是逐渐转由农户经营。六堡茶场虽然不断改善经营管理,产量也有所上升,但由于价格低,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效益仍然不佳,每年需要六堡茶厂或其他工厂补贴生存,1984年与茶厂合并。合并后效益有所好转,1985年产茶叶94.25吨,产值39.6万元,税利6.1万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40%、26%。1986年后,茶叶销路差,外贸收购量减少,生产又开始滑坡,至1990年,产茶叶28.9吨,产值15万元。第二产业 据解放后梧州和苍梧广平、倒水等地出土的文物以及有关资料记载,战国时期苍梧已有青铜铸造、烧陶等手工业。汉、南北朝、宋、元、明、清等朝代主要有青铜器、铁器、釉陶、铸钱、金银玉器等手工业。梧州富民出土的一种西汉初期烧制的纺轮,说明当时这里的纺织工业比较先进。唐宋以后,人和、大坡、石桥、沙头、旺甫、夏郢、新地等地群众自行开采各种矿物,其中以金、银、铜、铅、铁最多。民国初期,县内工业主要有缫丝、织布、染布、皮革、火柴、酿酒、锯板、粮食加工等。民国14年(1925)后,印刷、缝纫、制鞋业迅速发展。民国21年,苍梧手工业有缆绳、竹篙、棚厂、玻璃器、藤竹、木器、铁器、首饰、皮箱、笔、礼联、纸扎、香烛、冥镪、冷衫(毛线衣)、毛巾、线袜、酱料、盐豉等。民国25年4月,全县民营工业有织造、制帽、面粉、烟叶、制冰、建筑、锯木、印刷、机器、翻砂、船坞、火油、火柴等行业,省营工业有硫酸厂、桐油厂、制药厂、电力厂、自来水厂等。县城梧州有十几间砖瓦窑,冠盖(今大坡)、戎城(今龙圩)、安平(今人和)、贤德(今长发)、夏郢等地办有砖瓦窑。抗日战争爆发后,工厂的原料、产品的销路受到影响,工业开始走下坡路。民国33年梧州沦陷,一些工厂或搬迁,或停业。至1949年解放前夕,县城梧州工业主要有官僚资本办的广西火柴厂、电力厂、自来水厂、植物油料厂、骨粉厂,私营的兴华电池厂、永光火柴厂、志诚锯板厂、天然锯板厂、裕生碾米厂、利成枧厂、利民印刷厂、西华毛巾厂、篱竹厂、志诚船坞及天和祥、夏生记、艺华、端记、五行、大兴、徐六记、联华8家机器修造厂店,私营工业规模较小,百人以上的工厂只有几家,其余多是百人以下的作坊式小厂。解放后,苍梧县与梧州市分治,工厂大都在梧州市辖境内,苍梧县只有一些铁器、竹木器、缝纫、食品、酿酒、皮革、修理、香烛等手工业和较大的联安陶瓷厂,机械动力的裕生碾米厂、广同兴碾米厂。 文化六堡茶文化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知识产权永久属于梧州市人民政府所有,并对六堡茶的地理唯一属性及行业标准作了科学解释和规定。对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苍梧六堡茶与云南普洱茶同为千年中国名茶,六堡茶的文化寓意关键在于“中国红”的特色!中国红,既是中华民族的主题色彩,更是中国人的图腾崇拜、文化崇拜和精神皈依。中国红,寄寓着平安喜庆、和谐团圆、兴旺发达!中国红,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可谓是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繁荣兴旺历史的高度概括,既是民族的主题色彩,更是民族的哲学观。六堡茶演绎“中国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性,以及折中、自然、和谐之美!文化定位使得六堡茶获得了海内外文化界、茶叶界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诗词之乡苍梧县于2011年5月23日被确认为诗词之乡,其中以东安诗社为代表的名誉广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