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三原县概述

    三原是咸阳的一个县城,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辖10镇7乡,总人口39万,其中城市人口7万余人。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全国体育先进县、田径之乡、计划生育先进县、民政工作先进县。1998年全县财政收入达705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8.3亿元。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乡镇企业跃入了省级甲级队。农业自然条件优越,是国家确定的"高效农业发展示范区" 。邮电通讯设施完善,是陕西省邮电通讯十强县。电力资源丰富,由西北大电网供应 。科教卫生遐迩闻名,是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省级素质教育重点实验县,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基地,被卫生部授予"食品卫生示范县"。三原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三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先后拓宽改造了政府街、南北大街、宴友思大街等11条大街,硬化街巷路面96条,美化、绿化城市道路20条;开通了城区公共交通车和万门程控电话,建成了白鹿花园、宏达广场、金桥广场、美乐广场等,天然气工程、广播电话光缆工程已投入使用。三原物华天宝,农业发达。平川坦荡,原坡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资源丰富,为全国和陕西省的粮食、蔬菜、杂果、肉牛、奶山羊、笼养鸡、生猪、烤烟等八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多种经营形成规模,农副产品开发前景广阔,形成北部塬区主攻粮果烟油,南部灌区主攻粮菜花草,全县大上畜牧业的产业新格局。国家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三原)园区位于县城以北裕原路两侧,总面积5000余亩,以“设施”的形式,建成粮油良种、安全蔬菜、秦川牛育肥,苗木花卉草业、林木种苗、红地球葡萄示范园、节水灌溉示范区等7个示范项目,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颇具影响的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园区。三原工业基础坚实。门类较全。有中央、省属企业、三资企业及县、乡村企业、私营企业 8000多户,形成以食品、医药、化工、机械、建材、饲料加工、皮革加工等为支柱的工业企业群体。企业制度创新步伐不断中快,工业立县支柱不断加大,全县把发展乡镇企业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结合起来,同工业名牌产品的“满天星”生产结合起来,以宴友思食品、兵马俑皮革、白鹿制药、宏达奶粉、秦桐家俱、鑫字牌面粉为重点,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促使名牌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创高效。三原交通便利,城市发达。三原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2公里。1998年全县公路总里程 664.8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并于1987年在全咸阳市率先实现乡乡通油路。全县161个村铺修了水泥砼和沥青路面,通车里程55.38公里。如今,以西铜一级路、咸铜铁路为大动脉,已形成五纵六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咸铜铁路横穿东西,西铜一级公路和西韩,咸宋公路纵贯南北,地方道路四通八达,咸阳国际机场专用线和三原直接相联,距离32公里。邮电通讯设施完善,通讯方便、信息灵通,邮电、电力事业发展迅速。安装程控电话23600多户,建成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点14个,磁卡电话遍及城乡,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全县设有化纤、蔬菜批发、农资等各类市场35个。货源充足,交易繁忙,市面繁华。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四纵三横”主干道路网已经形成,天然气工程、广播电视光缆工程已投入使用,以宴友思宾馆、秦原宾馆、天池大酒店、老黄家饭店为代表的餐饮服务业功能齐全,在省内具有一定规模。三原历史悠久,文物荟萃。三原之称始于前秦,迄今一千五百多年。县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处,为旅游之佳地。唐高祖李渊墓、唐武宗李炎墓、唐敬宗李湛墓、唐国公李虎墓等4座帝王陵寝保护完好。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的城隍庙建筑精美,保存完好,闻名遐迩。另外,古龙桥之浑朴,孟店古建之精巧、李靖故居之清幽,文峰木塔之玲珑,都令游人流连忘返,为之倾倒。地处县城北侧清浴河滨的清河公园,林木苍翠,流水潺潺,东边是钢筋砼梁式林履大桥,西边是造形奇特的斜拉式新龙桥,两桥夹峙,桥加耸立,相映生辉。作为爱国诗人、近代书法大师于右任故乡的三原人民,新建了于右任纪念馆,以凝重新颖的馆容和丰富的实物史料向海内外来宾倾诉着大师的生平、爱国激情和高超的书法艺术成就。

更多>> 三原县历史

    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置县,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 年,三原县辖:城关镇、鲁桥镇、西阳镇、大程镇、陵前乡、徐木乡、张家坳乡、新庄乡、嵯峨乡、洪水乡、独李乡、新兴乡、陂西乡、高渠乡、安乐乡、渠岸乡、马额乡。 2000年,三原县辖10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8884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60418 安乐镇 17766 陂西镇 27206 独立镇 24200 大程镇 26848 西阳镇 23466 鲁桥镇 25715 陵前镇 29827 马额镇 17532 新兴镇 19420 高渠乡 19692 渠岸乡 24356 新庄乡 19864 徐木乡 15299 张家坳乡 10464 嵯峨乡 17995 洪水乡 8770。

更多>> 三原县文化教育

    三原区位优势明显,是省会西安的北大门、西南距咸阳、北距铜川均约30余公里。交通比较发达,西铜一级三原县文化积淀深厚、名人辈出,唐卫国公李靖,明吏部尚书王恕、工部尚书温纯,清代“天下第一长联”的作者孙髯,近代的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以及当代书法名家刘自椟、谢德萍等古今名人都出生于三原。 三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荟萃,境内有文物景点114处,其中城隍庙、唐高祖李渊陵、唐武宗李炎陵、唐敬宗李湛陵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群之一。目前,一个以城隍庙为龙头,以于右任纪念馆、于右任故居、孟店民宅、李靖故居、文峰木塔为支撑的旅游景点体系初步形成。公路、西韩公路纵贯南北,咸宋公路、咸铜铁路横穿东西。县干公路18条总长220公里。 三原县历史悠久,自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置县至今,已有1556年历史,古时称池阳,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陵寝所在地,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 社会发展三原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地势北高南低,以四十里原坡为界,北部为黄土台原区,南部为泾渭冲积平原区,全县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人口39.6万。该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三原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古有“衣食京师”之说,现有关中“白菜心”之称,先后被国家和省市确定为粮食、蔬菜、杂果、肉牛、生猪、奶山羊、笼养鸡、烤烟8大商品生产基地。该县正在建设苹果、鲜桃及黄桃、柿子、大枣、酥梨、葡萄六个特色水果基地,曾荣获“陕西省经济明星县”称号。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县有各类工业企业8000多家,形成了以医药、建材、皮革、食品及机械加工业为支柱的产业群体。 三原县曾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等称号。 农业工业三原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先后被国家和省上确定为粮食、蔬菜、杂果、肉牛、生猪、奶山羊、笼养鸡、烤烟8大商品生产基地县,并被确定为国家级高效农业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秸杆养牛、节水灌溉示范县,建有全省唯一的国家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农业总产值列全省第9位、全市第3位。 工业在三原县域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大,工农业产值比为74:26,规模内工业总产值居全市首位,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现有各类企业8000多户,涉及30多个产业门类,形成了食品、机械、医药、建材、皮革5大主导产业。涌现出宴友思集团、白鹿制药、秦威水泥、三秦麦芽、宏达、兵马俑公司等一批年纳税过百万元的骨干企业,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立县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上,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到46%。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商贸业十分繁荣。近年来,先后拓宽改造了政府街、宴友思大街等14条大街,建成白鹿花园和宏达、金桥、城隍庙等4座广场。硬化街巷路面96条,新建各类商住用房60多万平方米。“引清入城”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天然气进入居民家庭。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32%。各种信息传输网络覆盖全县。98年以来新建输变电站5座,总输变电量达61.5万千伏安。开通了5条城市公交线路,200多台出租车投入运营。城市管理日趋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是省级卫生县城,宴友思大街为省级文明大街。三原自古就是渭北商品集散地。近年来,超市经营、连锁经营、专卖经营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迅速发展。全县现有各类市场33个,年交易额达5亿元,形成了对周边县区的中枢辐射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