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东乌珠穆沁旗概述

    东乌珠穆沁旗区号:0479东乌珠穆沁旗邮编:026300东乌珠穆沁旗是色彩斑斓的天然大花园,绿地载六畜,碧液孕宝藏。这个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东邻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南与西乌珠穆沁旗,西与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接壤。与蒙古国有527公里的边境线。面积47306平方公里,旗政府在乌里雅斯太镇。全旗辖15个苏木、62个嘎查,1个镇,12个居民区和1个国营林场。境内驻有乌拉盖开发区和霍林郭勒市副食品基地。全旗人口为48861人,其中蒙古族有2万5千余人。东乌珠穆沁旗属草甸类草原,牧草茂密,风吹草低现牛羊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全旗共有种子植物878种,分属345个属79科。种数最多是菊科,其次是禾本科、豆科、蔷薇科等。草场总面积6534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达5110万亩。芦苇面积为14万亩,蕴藏量为18万吨。名贵药材有黄芪、黄芩、甘草、防风、智因、远志、赤芍、秦艽等几十种,食用植物有百合、黄花等,年产量达20万公斤。天然次生林集中分布于宝格达山地区,面积25万亩,优势树种有白桦,其次有黑桦、山杨,还有较为丰富的山杏林资源。东乌珠穆沁旗地表水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最大的内流河是乌拉盖河,发源于宝格达山西南麓,横穿乌拉盖开发区和本旗五个苏木,全长320公里,流域面积11077平方公里。还有舍野河、那林河等大小河流 14条,大小湖泊106个,泉眼64个。地表水总量为12000万立方米,人均2270立方米。地下水源量为75987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14577 立方米/年。在矿产资源品种上,该旗的资源是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初步探明的主要金属、非金属矿产种类有煤、石油、铜、钨、铝、岩盐、水晶、玛瑙、芒硝、珍珠岩、石灰石等十几种,其中褐煤和长烟煤储量达100亿吨以上,固体碱2328万吨,晶体齿盐102万吨。广阔的天然草场上有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动物,沙狙、狐狸、野兔、黄羊、旱獭、狼、大雁、大鸡、沙班鸡等十几种,其中旱獭、黄羊和狼为最多。在宝格达山林区还有野猪、驼鹿、雪兔、松鸡等飞禽走兽。畜牧业是东乌珠穆沁旗的基础产业。三十多年来,尤其是实行“草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后,牲畜头数居全国牧业旗县之首。全旗牲畜优良品种最为驰名的是乌珠穆沁肥尾羊和乌珠穆沁白绒山羊。乌珠穆沁马肉,也是在全国和省区有关部门鉴定中达到了出口肉类标准。畜群中还有从国内外引进的内蒙古细毛羊、北京黑白花牛、三河马等优良品种。

更多>> 东乌珠穆沁旗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貌 1、地貌类型: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海拔在800—1500米之间;北部是低山丘陵,南部是盆地;全旗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非常明显,由东向西依次有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非地带性土壤有沼泽土、草甸土、风沙土。 2、境内最高山峰宝格达山海拔1461米。 (二)气候 1、气候类型:东乌旗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高海拔和中、高纬度带的内陆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气候特征为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寒冷风大,夏季水热同期。 2、气温:年平均气温1.6℃,一月平均气温-18.9℃,七月平均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40.7℃,年日平均气温0.7℃。 3、年生长期(日均5℃以上)95天,无霜期平均为120天。 4、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0%;年蒸发量在3000毫米以上,是降水量的7.5倍;日照时间年均2975小时,太阳辐射强烈,湿润度0.1—0.4;大风日数多,平均风速3.6米/秒,极端最大风速34.0米/秒,年均7—8级大风日数73天;地下水资源总量为75987万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14577万立方米/年,水位深0—70米,单井采水量10—100吨/小时。 (三)水文 1、境内河流均属内陆水系,主要河流是乌拉盖河,其次有那仁河、阿尔苏巴拉河、巴音罕盖河、铁门高勒;有大小湖泊107个,其中淡水湖泊48个,湖水量为1917.5万立方米,咸水湖泊59个,湖水量为2087.7万立方米;有泉水64眼,估算水资源量为360万立方米。 2、境内河流全长320公里,流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 3、河流年均径流总量10430万立方米。

更多>> 东乌珠穆沁旗文化教育

    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东接通辽市的霍林河市、扎鲁特旗和兴安盟的科右中旗、科右前旗,南邻西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西连阿巴嘎旗,北邻蒙古国,国境线长527.6公里。全旗土地面积为4732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07万,其中:常住人口5.44万,占77%,总人口中蒙古族人口为4.56万,占总人口的64.5%。全旗下辖2个镇,12个牧业苏木和一个国有林场,境内驻有乌拉盖农牧业综合开发区。乌里雅斯太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3.3万人;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位于乌里雅斯太镇以北68公里处,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与蒙古国毕其格口岸相对应,是我旗乃至周边地区向北开放的门户。 东乌旗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东胡、澹褴游牧部落便在此活动。秦始皇时期,乌恒、鲜卑族在此居住,隋唐时代东突厥曾活动于此,辽代为上京道乌古迪烈统军司所辖,额吉淖尔盐池辽代时已被人类开发利用,称大盐泺(广济湖),金代设置临潢府路庆州大盐泺群牧司,元代属岭北行省济南王所部管辖。清初设乌珠穆沁右旗,1949年归东部联合旗,1956年设东乌珠穆沁旗建制。长期的历史演变,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物产,为东乌旗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我旗各族人民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工作全局,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特色经济为主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生态立旗,牧业强旗,工业富旗,科教兴旗,依法治旗”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着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畜牧业产业化战略,特别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畜牧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开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新的局面,使我旗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2003年,我旗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增速达17.2%,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财政收入达4345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000元和5610元。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畜牧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389万头(只),当年出栏牲畜182万头(只),创历史最高记录。工业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实现工业增加值29581万元,占全旗GDP的29.1%。以上成就的取得,为我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