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湟中区历史

    秦汉以前,湟中属“羌戎之地”。西汉武帝时,汉军进据湟水流域,在今西宁设西平亭,湟中从此列入中央政权版图。此后,汉在今湟源县设临羌县,归金城君辖,湟中属临羌县。东汉末年,在青海省东北部设置西平郡,改西平亭为西都县以为郡治,今湟中大部分地区归属西都县辖。魏晋时期,临羌县移治今湟中多巴镇,此后很长时期湟中地区为西都、临羌两县辖地。东晋和南北朝时期,湟中和青海东北部地区一样,先后在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和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的统治下。隋时,湟中属今乐都县地的湟水县辖。唐代在今西宁设置鄯城县,湟中归鄯城县辖。唐朝末年,湟水流域被吐蕃占领。宋初,湟水流域属吐蕃角厮罗政权管辖,后湟中为宋西宁州地,在今鲁沙尔镇徐家寨村一带设置倚郭县。不久,西宁州先后被金、夏占领,湟中地区归金和西夏西宁州辖。南宋末西宁州归元,湟中地属元朝。明时,湟中地属西宁卫,明以后,汉族、回族大量移居境内,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汉、回、藏等多民族共居的地区。清时地属西宁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西宁县县城迁至鲁沙尔,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始称湟中县。新中国建立后,湟中为省直属县。 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属西宁市。1961年8月,复为省直属县。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1979年,划属海东地区。2000年1月,属西宁管辖。 201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撤销湟中县,设立西宁市湟中区。

更多>> 湟中区地理环境

    位于中国青海省东部,湟水流域中上游。面积2700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42.75万。有汉、回、藏、土、撒拉、蒙古等10个民族。1946年设县。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海拔4489米,湟水横贯。属高原凉温半干旱气候。年均温2.8℃。年降水量527毫米。主要河流15条,径流量7亿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1.37%。有白云岩、石英岩、石灰岩、大理岩、砂金等矿产,其中石英岩地质储量1.4亿吨,石灰岩9.5亿吨。经济以农业为主,为青海重要粮食产地。主产青稞、小麦、豌豆、蚕豆、油菜籽、马铃薯。畜牧业以绵羊、山羊和黄牛、马、驴等为主。有包银木碗、藏靴、马褥子、藏毯、地毯、金塔牌青稞酒等名产。青藏铁路过境。有塔尔寺、卡约文化遗址、大源乡南朔山、大南川水库公园等名胜古迹。是西藏喇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故里。 矿产:截至2011年,湟中区境内主要有丹麻彩玉、石灰岩、白云岩、硅石、矿泉水、砂石、粘土、地热、花岗岩、三岔(金、铜、镍)等10多种矿产资源。探明石灰石储量1.22亿吨,其中门旦峡矿区9888.32万吨,上峡门矿区2281.73万吨;白云岩储量1982.3万吨,其中,门旦峡矿区储量1482.3万吨,小石门矿区储量500万吨;硅石储量841.22万吨;升平镁质粘土矿2893.75万吨;甘河滩矿区红粘土岩储量837.37万吨。 农牧林业农业:2011年,湟中区全年完成农业项目投资4.7亿元,比2010年增长15.9%。在拦隆口、共和等乡镇新建蔬菜温棚3000栋,建成蔬菜生产基地6个;新建妙乐、荣盛等养殖基地15个,改造提升圣亚、春源、文元等养殖基地17个,完成畜棚建设75000平方米;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各类渠道307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7万亩,人饮工程解决了25个村、2.97万人、2.2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 2011年,湟中区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比例达到76%,粮食总产量达到13.47万吨,油料产量分别达到4.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12.55万亩,总产量达到28.14万吨,肉、蛋、奶、毛产量分别达到2.58万吨、2440吨、6.59万吨、487吨。新培育龙头企业7家、专业合作社50家,建成蔬菜保鲜库3座、蔬菜配送中心2处,城市直销点6个。实现农业总产值22亿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94元,增长23.3%,净增1113元。 截至2011年,湟中区林区内分布有云杉、桦树、落叶松、青杨、沙棘、柠条、金露梅、银露梅等140多种植物资源(其中有党参、大黄、冬虫夏草、柴胡、红景天等20多种药用植物)和白唇鹿、马鹿、马麝、猞猁、赤狐、兰马鸡、雪鸡、荒漠猫等2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 工业:2011年,湟中区属工业完成投资7.2亿元,比2010年增长17.3%;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行业重点工业产品生产、销售进一步扩大,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66.26亿元,增长38.8%,工业对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74.4%,其中,区属工业产值22.84亿元,增长15.1%。 2011年,湟中区全年实施各类项目131项,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26.4亿元,增长31.2%,拉动经济增长2.35个百分点,超省下达目标任务16.2个百分点、市分解任务1.2个百分点;落实各类项目专项资金8.51亿元,贷款1.05亿元,引进及自筹资金16.8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