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光山县概述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之南,地处豫、鄂、皖三省交界地带,全境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1831平方公里。耕地80万亩,林业用地90万亩,水面31万亩,辖25个乡镇,344个行政村(居委会),有汉、回、蒙等13个民族,总人口78万。光山县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地貌基本分布为南部浅山区,中北部丘陵岗领区,沿河平畈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兼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特点。四季分别,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平均日照1990小时,无霜期226天,年平均降雨量1027.6毫米。光山县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绿豆、暮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麻类、油菜、花生、芝麻、烟叶、板栗、银杏等,生物资源丰富,除栽培作物外,乔木树种有松、杉、椿、杨、桐、槐等100多种。有丰富的油料植物,淀粉植物及药用植物;还有丰富的山珍果味和多种野生动物。地下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探明金、银、铅、铜、锌、莹石、石灰等30余种。黄金储量4.5吨(纯黄金)、铜、银、铅、锌180万吨,沸石6000万吨,澎润土5000万吨,活性白土200万吨,石英矿、石英砂数亿吨,莹石10万吨,石灰石7000万吨,钾长石1.5亿吨,矿泉水年流量20万吨。改革开放以来,光山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0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3亿元. 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8年农业生产总值达13.6亿元.粮食总产量达37.6万吨,油料总产量 1.6万吨,肉类总量4万吨,禽蛋总产量3.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0万吨,茶叶产量1772吨,板栗总产量3000吨. 工业随改革起步,在改革中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纺织、建材、卷烟、食品、化工,机械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全县共有国有及集体企业100多家,其中,省级中型企业6家。1998年工业总产值23.6亿元实现销售产值18亿元。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为“羽绒制品50万件,水泥60万吨,化学纤维5000吨,卷烟8 万标箱,合成氨10万吨,棉麻纱2500吨,精制茶1000吨,麻袋400万条。市场繁荣,购销两旺。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亿元,对外贸易不断扩大,1998年完成出口供货总值312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更多>> 光山县历史
南朝设光城县,因有浮光山,“每有光耀”故名。浮光山又名光山,隋朝改名为光山县。 2000年,光山县辖8个镇、17个乡:城关镇、孙铁铺镇、泼陂河镇、砖桥镇、白雀镇、马畈镇、十里庙镇、寨河镇、文殊乡、雷堂乡、凉亭乡、北向店乡、卧龙台乡、南王岗乡、晏河乡、斛山乡、场墩乡、南向店乡、蔡桥乡、仙居乡、槐店乡、长兴镇乡、罗陈乡、殷棚乡、河棚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49578人,其中:城关镇 94664人、十里镇 27422人、寨河镇 38756人、孙铁铺镇 28339人、马畈镇 33994人、泼陂河镇 45255人、白雀镇 31225人、砖桥镇 23346人、卧龙台乡 18810人、仙居乡 19473人、长兴镇乡 11683人、北向店乡 25315人、罗陈乡 22961人、杨墩乡 17798人、殷棚乡 12051人、南向店乡 25667人、晏河乡 26121人、河棚乡 12805人、凉亭乡 18987人、雷堂乡 14086人、斛山乡 20324人、槐店乡 29836人、蔡桥乡 17550人、文殊乡 21405人、南王岗乡 11705人。 2005年,光山县乡镇区划调整:共有15个符合撤并条件的乡镇,按省最后批复的方案,撤销河棚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晏河乡管辖,晏河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卧龙台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孙铁铺镇管辖,孙铁铺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雷堂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白雀园镇管辖,白雀园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长兴镇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仙居乡管辖,仙居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蔡桥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斛山乡管辖,斛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南王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文殊乡管辖,文殊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杨墩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城关镇管辖,城关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两个办事处。同时,保留了殷棚、十里、砖桥、凉亭、罗陈等5个人口不足3万、面积不足100平方千米,但经济发展势头好,区域、资源等条件较为特殊的乡镇。撤并后,全县共有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光山县辖2个街道、7个镇、10个乡:弦山街道、紫水街道;孙铁铺镇、泼陂河镇、白雀镇、十里庙镇、马畈镇、砖桥镇、寨河镇;晏河乡、槐店乡、殷棚乡、文殊乡、仙居乡、北向店乡、南向店乡、罗陈乡、斛山乡、凉亭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