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名山区概述
高雅的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蒙山茶文化堪称世界茶文化的一枝奇葩。据史料记载,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50年),县人吴理真在蒙顶山上开始种茶,蒙顶山由此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在“蒙”字的词条中专门注有“〖蒙山茶〗四川名山县蒙山出产的茶叶”。蒙山茶由药品、饮品、贡品到商品,历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缘自于本身的优异品质。茶的利用始作药料。《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舆地纪胜》中记述了蒙山一僧人久病不愈,服蒙山仙家雷鸣茶去宿疾的故事。据考证,茶开始作为饮品,最早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川蜀之地,后逐渐向各地传播。西汉末年起,成为寺僧、皇室和贵族的高级饮料,到三国时,宫廷饮茶更为经常。唐天宝元年(742年),蒙顶名茶因其品质优异,工艺精湛,被列为贡品,文宗开成五年(840),蒙顶名茶便作为国家礼品,赠送日本友人。自唐至清,蒙顶名茶年年入贡,1200余年从无间断。蒙顶名茶成为商品后,唐天宝年间价格昂贵。宣宗时,杨烨撰《善夫经手录》记有"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宋时,因连年用兵,所需战马,多用茶换取。蒙山茶作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成为“不得他用,定为永法”的易马专用茶。位于百丈湖之西3公里处、国道318线旁的"茶马司",建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2),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专司茶马互市事宜的官办机构遗址。蒙山茶不仅味高名重,而且为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因此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高度赞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千古流唱;白居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比拟吟咏;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中“若教陆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由衷慨叹;宋朝文同“蜀地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品茶心得,更是赋予了蒙山茶无与伦比的茶文化底蕴。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春,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毛泽东主席在品尝到蒙顶名茶后说:“蒙山茶要发展,要和群众见面”。昔日皇室茶,今入寻常百姓家。 蒙顶山自古与蜀中峨眉山、青城山齐名,其原因是蒙顶山历代高僧辈出,享誉禅林。名山历史上曾有72寺、院,其中蒙顶山占了一半,佛教文化历史渊源深厚。三国时期,天竺僧人空定大师沿南丝路来华,结茅于蒙山,时称"梵人之茅",因访道求法者众,佛法大兴,遂成梵刹,名曰“大梵音院”。时移势易,岁月沧桑,蒙山佛寺从“大梵音院”到“龙泉院”、“蒙龙院”、再到“永兴寺”,虽几经兴衰更迭,蒙山佛法却一脉相传,生生不息,广行禅门宗风,致力于弘扬光大蒙山佛教文化。唐时,恰逢蒙山茶入贡皇室,蒙山僧众研习茶艺,“禅茶并举”,始开蒙山禅茶文化之先河。北宋时,西域僧人甘露法师(或称不动法师)住持蒙山,广集大量显宗经典和密宗瑜伽诸部,辑成《蒙山施食仪》和《大忏悔文》,作为佛门晚课的必诵仪规,相传至今。依据《仪规》举行法事,施食普济众生,免除饥渴之苦的宗教仪式,被称为放蒙山,亦称放焰口、做佛事、施供养。随着《蒙山施食仪》和《大忏悔文》的广泛流传,蒙山佛教文化远播海内外,名扬千界,欧美、日本、东南亚及港台地区,依教奉信者甚笃。而今,蒙山红宇古刹,香火鼎盛,永兴寺、千佛寺、天盖寺等寺院禅门宗风犹存,每年前来参拜的信徒和海外居士众多。
更多>> 名山区历史
秦属严道县,汉归青衣、汉嘉,西魏置蒙山县。隋初改名山县。有鸡栋山,在县西南,一名鸡鸣山。王象之曰:“鸡鸣山即古之名山,有名山戍,隋以名县。”1955年属西康省,同年四川、西康并省后归四川省雅安专区(后改地区)管辖。 2000年,名山县辖9个镇、11个乡:蒙阳镇、新店镇、永兴镇、红星镇、百丈镇、车岭镇、马岭镇、黑竹镇、城西镇、双河乡、联江乡、前进乡、解放乡、万古乡、中峰乡、城东乡、茅河乡、廖场乡、红岩乡、建山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56214人,其中: 蒙阳镇 32198、百丈镇 18131、车岭镇 20665、永兴镇 18161、马岭镇 1167、新店镇 19225、城西镇 12296、黑竹镇 9814、红星镇 11222、城东乡 8244、前进乡 15105、中峰乡 13162、联江乡 9675、廖场乡 9269、万古乡 8997、红岩乡 6131、双河乡 10468、建山乡 6998、解放乡 7886、茅河乡 6904。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名山县辖9个镇(蒙阳、百丈、车岭、永兴、马岭、新店、黑竹、红星、蒙顶山)、11个乡(茅河、双河、解放、红岩、建山、城东、前进、中峰、联江、廖场、万古)。 2005年7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005]126号)批准:名山县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由蒙阳镇县前街3号迁至蒙阳镇茶都大道481号。
更多>> 名山区地理环境
雅安市名山区属盆周丘陵区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蒙顶山、莲花山、总岗山三山环列,地形地貌以台状丘陵和浅丘平坝为主,最高点1456米(蒙顶山上清峰),最低点548米(青龙村骆河扁)。其中海拔650米以下的浅丘平坝占总面积的22.1%,丘陵台地占61.2%,海拔800米以上的低山占16.7%。 雅安市名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5.4℃,最高气温35.2℃;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年均无霜期298天;年均日照1018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
更多>> 名山区金融休闲
1、工业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以来,全县坚持工业主导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推进“一区一园一中心”建设,集中打造雅安工业园区,发展壮大茶叶产业,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努力做好生产要素保障,推动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1-3月,全县4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1746万元,同比增长67.6%;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28715万元,增长71.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676万元,增长74.0%;实现利润总额7992万元,增长184.5%,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4.3%。 2、第三产业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通过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推进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手段,促进了全县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1-3月,实现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610万元,同比增长7.0%。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13.1%和13.7%;邮电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89亿元,增长15.1%。 3、农业生产稳定。2011年1-3月,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6875万元,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为15771万元,增长1.8%;牧业产值为 8936万元,增长4.4%;渔业产值为 608万元,增长1.0%;林业产值为 910万元,增长7.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650万元,增长9.7%。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414万元,增长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