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阳东区概述

    阳东区,阳江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西部。西与阳江市江城区,北与阳春市,东与珠三角地区的江门市恩平市接壤。阳江市东部能源基地,工业基地。阳东区是珠江三角洲与粤西地区的结合部,漠阳江流贯阳东县南北,汇入境内北津港出海。 阳东区是阳江市连接珠三角经济走廊,区内工业产业链丰富。是阳江市东部工厂比较密集的市辖区之一。2010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3.07亿元,是2005年的3.45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4.1%。阳东区辖11个镇(东城镇、北惯镇、合山镇、大沟镇、东平镇、雅韶镇、塘坪镇、大八镇、红丰镇、那龙镇、新洲镇)。 阳东区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缘,地处东经111゜42ˊ-112゜21ˊ,北纬21゜42ˊ-22゜15ˊ。东连广东省台山市、恩平市,西邻江城区,北接阳春市,背山面海,南临南海,海岸线长达130多公里。辖区面积1830平方公里。经济概况 阳东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翼,素以农业为主。1988年,阳东区生产总值3.0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83元;至“七五”期末的1990年,生产总值达4.6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96元,分别比1988年增长31%和39.9%,年均递增14.4%和18.3%。

更多>> 阳东区历史

    建制沿革 阳东区古为高凉县属地,历史悠久。据1959年和1983年等多次文物考察表明,在4000多年前便有人类在阳东这块土地上修养生息。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0年)冬平定南越,置9郡。当时阳东属合浦郡高凉县所辖,县治在今阳东区大八镇古城村。魏黄初元年(220年),吴析高凉县置高凉郡,领安宁、高凉、酉平3县。南朝刘宋初年(420--423年),高凉郡徙治西平县(在今县境内白沙镇旧洲城)。梁武帝大通中(527--538年)以高凉郡为中心置高州,改安宁县为高凉县,为高州府治,高凉郡治在今阳东县大八镇古城。隋末置阳江县。唐德5年(622年)冯盎归唐,废高凉县为西平县。唐贞观23年(649年)废高州都督府,以原属高州府之阳江、西平、杜陵、齐安为域置恩平,洲治阳江。西平并入阳江,今阳东区为恩州区域。宋庆历8年改恩州为南恩州。洪武元年废南恩州,阳江为县,阳东区为阳江县区域。清同治6年,阳江县为阳江直属州。辛亥革命后,1912年废直录州为阳江县。此后,阳东属阳江县区域。 1949年10月,阳江解放,属粤中专区所辖。1953年改属粤西行政公署,后改属湛江专员公署。1983年9月改为江门市辖。1988年2月,成立阳江市,原阳江县划分为阳西县、阳东区、江城区,阳东为市辖县级区。1991年6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阳东区设立阳东县。县城所在地为东城镇,阳东县隶属阳江市管辖。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阳江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41号):同意撤销阳东县,设立阳江市阳东区,以原阳东县的行政区域为阳东区的行政区域,阳东区人民政府驻东城镇德政路1号。

更多>> 阳东区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阳东区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缘,地处东经111゜42ˊ-112゜21ˊ,北纬21゜42ˊ-22゜15ˊ。东连广东省台山市、恩平市,西邻江城区,北接阳春市,背山面海,南临南海,海岸线长达130多公里。辖区面积1830平方公里。地貌 阳东区属滨海丘陵地区,整个地貌由山区、丘陵区、河谷平原和海脊平原区等多种地貌单元组成。其中山区面积占26%,丘陵区占42%,河谷平原和海脊平原占13%。三面环山、南面临海,中部为漠阳江流域。地势从北向南倾斜,河谷交错。 东部山地属紫罗山,主要在新洲、东平等镇,最高峰在新洲镇的紫罗山,海拔793米;北部山地为珠环山,位于大八镇,绵延至阳东、阳春及恩平三地,是阳东县北部的天然屏障,最高峰烂头岭,海拔1014.6米,为县内最高峰;在中部的塘坪、合山至北惯镇一带,分布有东岸山,最高峰海拔574米。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及南部各镇。河流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漠阳江及那龙河中下游两岸的各镇,包括北惯、雅韶等镇。滨海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目前仍继续向南扩展,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气候 阳东地处热带北缘,是亚热带向热带过渡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侯。常年温暧湿润、雨水充沛、日光充足、无霜期长。春冬偶有寒潮,夏秋偶遇台风。年平均气温23.3℃,1月均温14.6℃,7月均温28℃,极端高温37.5℃,(1990年7月12日前),极端低温-1.4℃(1953年1月12日),年总积温为7700-8400℃,无霜期350天,年平均日照2011.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2136毫米,年平均最大降雨量2136毫米,年最大降雨量3604毫米(1973),年最小降雨量1276毫米(1977年)。暴雨每年5.1次,是广东省暴雨区之一。常年主要风向为东北东及东北,次为南南东。每年6~11月是台风季节,8级以上台风平均每年有1.3次,1974年一次达12级水平。

更多>> 阳东区金融休闲

    概况阳东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翼,素以农业为主。1988年,阳东区生产总值3.0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83元;至“七五”期末的1990年,生产总值达4.6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96元,分别比1988年增长31%和39.9%,年均递增14.4%和18.3%。 1995年,全县生产总值18.48亿元,年平均增长20.7%,人均生产总值3814元,分别比“七五”期末的1990年增长300%和283%。 200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6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486元,比建区初的1988年分别增长514.2%和758.6%,年均递增16.3%和9.6%。 2010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3.07亿元,是2005年的3.45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4.1%。建立五金制品产业升级基地,基地计划三年内完成建设,拟投资7亿元,预计引进五金刀剪企业80家,投资总额60亿元,年产值150亿元,年创税收6亿元。该县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实力15强,全县生产总值达258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57800元 。农业 阳东是广东农业县,山海兼优,海陆资源丰富。2000年,全县耕地面积43.99万亩,其中水田33.30万亩,旱地10.6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一亩;山地面积151.83万亩,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人均约三亩。新中国成立前,土地属私有制,农民大多租地主、富农土地耕种,或给人当雇工。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其次是番薯、花生、大豆、甘蔗;东平镇等沿海地区,部分人从事渔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农业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的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8年底,农村开始进行以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至1982年末,阳东境内已基本落实土地承包责任制,一定为十五年(1984年后调整为三十年),打破了分配“吃大锅饭”的局面。此后,农业体制生产模式不断完善,80年代就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有的农户已进入“小康”;尤其是东平镇的渔民,生活水平提高得更快。 2000年,全县农业人口36.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0%;全县农业产值22.4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968元。农作物一年“三熟”,粮油并重,林果并举,禽畜俱旺,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俱兴。从90年代中期起,县委县政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个中心,深化农村改革,把全县农业划分为山地农业、田园农业和水域农业三大板块,实行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以水果、粮食、水产、蔬菜、畜牧业为支柱,西瓜、花生、大豆、花卉等全面发展的格局。著名的特色农业产品有东平鱼翅、尖山蟹、大八益智和双肩玉荷包荔枝、黄鬃鹅等。工业新中国成立前,阳东境内的工业以手工业为主,都是小作坊式的,规模较小,分散于各圩镇、农村。较大的行业大多是为农渔业生产服务和群众生活服务的制造业,或利用本地资源加工的复制业,如造船、结网、铁器、木器、竹器、石器、制陶、烧砖瓦、制糖、酿米酒、榨油、粮食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田畔“历屯米机”是阳东境内最早利用水力为动力带动机械碾米的一家粮食加工厂。 新中国成立后,私营手工业、机械生产工业迅速发展,但上规模的不多,除东平造船厂外,较大的厂都集中在原阳江县城。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各乡镇的个体手工业组织生产合作社。建立的手工业组织主要有:铁木生产合作社、五金生产合作社、缝纫生产合作社、水产品加工生产合作社、竹器生产合作社等。1958年“大跃进”时期,各公社搞过建造小高炉“土法”上马大炼钢铁,出现不良后果,失败而告终。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1988年阳东建区以来,建设了新县城,开发大令工业区,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92年,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精神,成立了县委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制订《关于加快阳东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县工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此后,一些私营、股份企业以挂靠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方式,到阳东投资办厂,引进一批“三来一补”、“三资”企业。90年代中期,学习浙江温州经验,实施“兴工富县”战略,大办民营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得到较快发展,门类增多,结构趋于合理。1998年后,深圳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回家乡办生产基地,十八子厨业、纳谷五金、龙氏彩印、宝马针织机械等企业相继在阳东购地建厂,全县的工业规模逐渐扩大。 1999年后,县委、县政府启动“三体招商工程”,规划建设“一园七小区”,成立“县城工业园领导协调小组”,对县城工业园的地价、管理、服务等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外商、台商等前来投资办厂。至2000年,在325国道阳东段,自东城镇至那龙镇的20多公里路段两旁,建有数百家工业企业,成为“十里工业城”。“喜之郎”、“丰源”、“十八子”、“金恒”等是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民营科技企业。全县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轻工业企业数量、总产值,都占整个工业系统的70%以上;工业生产形成了以五金刀具、塑料、食品、化工、针织机械、服装、建材等行业为主,带动其它行业发展的模式。自90年代中期以后,阳东的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多项经济指标及增幅一直居阳江市各县区的前列。1988年,全区工业企业只有293家,总产值1.12亿元,占三大产业的15.2%,以后平均每年以30.2%的速度增长。2000年,全县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015家,产值已达27.43亿元,占三大产业的28.7%。阳东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翼,素以农业为主。1988年,阳东区生产总值3.0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83元;至“七五”期末的1990年,生产总值达4.6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96元,分别比1988年增长31%和39.9%,年均递增14.4%和18.3%。 1995年,全县生产总值18.48亿元,年平均增长20.7%,人均生产总值3814元,分别比“七五”期末的1990年增长300%和283%。200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6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486元,比建区初的1988年分别增长514.2%和758.6%,年均递增16.3%和9.6%。 2010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3.07亿元,是2005年的3.45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4.1%。建立五金制品产业升级基地,基地计划三年内完成建设,拟投资7亿元,预计引进五金刀剪企业80家,投资总额60亿元,年产值150亿元,年创税收6亿元。该县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实力15强,全县生产总值达258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57800元 。农业 阳东是广东农业县,山海兼优,海陆资源丰富。2000年,全县耕地面积43.99万亩,其中水田33.30万亩,旱地10.6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一亩;山地面积151.83万亩,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人均约三亩。 新中国成立前,土地属私有制,农民大多租地主、富农土地耕种,或给人当雇工。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其次是番薯、花生、大豆、甘蔗;东平镇等沿海地区,部分人从事渔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农业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的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8年底,农村开始进行以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至1982年末,阳东境内已基本落实土地承包责任制,一定为十五年(1984年后调整为三十年),打破了分配“吃大锅饭”的局面。此后,农业体制生产模式不断完善,80年代就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有的农户已进入“小康”;尤其是东平镇的渔民,生活水平提高得更快。 2000年,全县农业人口36.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0%;全县农业产值22.4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968元。农作物一年“三熟”,粮油并重,林果并举,禽畜俱旺,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俱兴。从90年代中期起,县委县政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个中心,深化农村改革,把全县农业划分为山地农业、田园农业和水域农业三大板块,实行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以水果、粮食、水产、蔬菜、畜牧业为支柱,西瓜、花生、大豆、花卉等全面发展的格局。著名的特色农业产品有东平鱼翅、尖山蟹、大八益智和双肩玉荷包荔枝、黄鬃鹅等。工业 新中国成立前,阳东境内的工业以手工业为主,都是小作坊式的,规模较小,分散于各圩镇、农村。较大的行业大多是为农渔业生产服务和群众生活服务的制造业,或利用本地资源加工的复制业,如造船、结网、铁器、木器、竹器、石器、制陶、烧砖瓦、制糖、酿米酒、榨油、粮食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田畔“历屯米机”是阳东境内最早利用水力为动力带动机械碾米的一家粮食加工厂。 新中国成立后,私营手工业、机械生产工业迅速发展,但上规模的不多,除东平造船厂外,较大的厂都集中在原阳江县城。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各乡镇的个体手工业组织生产合作社。建立的手工业组织主要有:铁木生产合作社、五金生产合作社、缝纫生产合作社、水产品加工生产合作社、竹器生产合作社等。1958年“大跃进”时期,各公社搞过建造小高炉“土法”上马大炼钢铁,出现不良后果,失败而告终。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1988年阳东建区以来,建设了新县城,开发大令工业区,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92年,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精神,成立了县委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制订《关于加快阳东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县工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此后,一些私营、股份企业以挂靠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方式,到阳东投资办厂,引进一批“三来一补”、“三资”企业。90年代中期,学习浙江温州经验,实施“兴工富县”战略,大办民营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得到较快发展,门类增多,结构趋于合理。1998年后,深圳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回家乡办生产基地,十八子厨业、纳谷五金、龙氏彩印、宝马针织机械等企业相继在阳东购地建厂,全县的工业规模逐渐扩大。 1999年后,县委、县政府启动“三体招商工程”,规划建设“一园七小区”,成立“县城工业园领导协调小组”,对县城工业园的地价、管理、服务等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外商、台商等前来投资办厂。 至2000年,在325国道阳东段,自东城镇至那龙镇的20多公里路段两旁,建有数百家工业企业,成为“十里工业城”。“喜之郎”、“丰源”、“十八子”、“金恒”等是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民营科技企业。全县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轻工业企业数量、总产值,都占整个工业系统的70%以上;工业生产形成了以五金刀具、塑料、食品、化工、针织机械、服装、建材等行业为主,带动其它行业发展的模式。自90年代中期以后,阳东的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多项经济指标及增幅一直居阳江市各县区的前列。1988年,全区工业企业只有293家,总产值1.12亿元,占三大产业的15.2%,以后平均每年以30.2%的速度增长。2000年,全县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015家,产值已达27.43亿元,占三大产业的28.7%。

更多>> 阳东区文化教育

    阳东民间文化历史悠久,主要有民歌、讲故事(古仔)、猜谜语(打令)、舞龙、舞狮子、曲艺等。改革开放后,阳东民间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新的表现形式,如创作山歌剧、阳江白榄等。90年代,在街边出现摆音响演出民歌、曲艺,称“马路卡拉OK”是新兴起的民间文化。民 歌 阳东民歌活动很早流行,种类有山歌、牛歌、花笺调、儿歌、禾楼歌、堂梅歌、渔歌等。表现形式有独唱、对唱、山歌剧,内容多以男女爱情、名人轶事、反封建礼教、反对侵略、劝训守法等为主。其中禾楼歌侧重盼风调雨顺、祈丰收;堂梅歌是结婚仪式上新郎坐堂(打堂梅)时,设置“堂梅十友”(主宰人物“水淀鸠”),与外围观众进行斗歌;渔歌是沿海一带渔民流行的山歌,有渔民生活和语言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前,东平渔民有斗歌抢亲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但渔歌曲调仍保留。民歌有口头和文字创作两种,前者随口唱出,称“急才”,后者是经文人加工过的,或者是文人直接写出来的。 阳东很早有人创作民歌。据《阳江县志》(2000年版)记载,民国12年(1923年),阳江雅韶廿六乡发生一次贼劫,枪杀村民100多人,掳去男女200多人。欧村谭听之写了11首民歌,反映军阀统治时期兵匪一家、民不聊生的惨状。如:“这场被劫人何众,唯有平岚数最多”,“掳去鸥村半百人,就中惨杀不堪闻”等。新中国成立后,流行歌颂共产党、歌颂新生活的有《解放歌》、《人民幸福赖党恩》;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珍珍姐》、《周嫂返嫁》等传统民歌。 改革开放后,东城、北惯、合山、东平、大沟、雅韶、大八等镇新开辟和保持了原有的民歌专栏。山歌擂台活动较为活跃的有北惯、东平、东城、雅韶等镇,并成立了民歌组、山歌协会,定期进行活动或比赛。县文化馆、镇文化站配合县各时期的工作,举办民歌榜。北惯镇农民林宗均,集山歌创作、演唱、刻印于一身,他唱山歌50年,创作山歌200多首,50年代创作的《歌唱台村何秀琼》,唱了催人泪下。林宗均被群众誉为“山歌王”。讲故事 阳东群众喜欢讲故事、听故事和创作故事,称讲故事为“讲古仔”。70年代前,讲故事的内容多为古典名著,或武侠小说。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岳飞》、《方世玉打擂台》等,也有讲革命英雄人物故事的。农村的树头、地堂(晒场)、记工分室,是讲、听故事的场所。田畔镇的邓公修讲古仔生动、风趣,远近闻名。80年代后,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娱乐业兴起,在公众场所讲故事的人渐少。猜谜语阳东民间把猜谜语称作“打令”,农民在干农活小憩时,互问互猜,也有群众在家庭中,长者问幼者,开发小孩的智力。机关单位、村镇、学校在“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把猜谜语作为游园活动的一个项目。如儿童谜语:“一粒谷,装满屋”,谜底是“火”;“一兜树仔婆婆娑 ,一合合回无几多”,谜底是“伞”。还有字谜,如:“十八子”,谜底是“李”;“禁止通行”,谜底是“赵”;“牛角上边来一刀”,谜底是 “解”。舞狮舞龙 舞狮、舞龙,历史悠久,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春节期间,舞龙狮队穿村挨户拜年(拜门),还在村边空地作专场表演,耍拳术及舞棍、刀、枪、剑、戟、盾牌等。90年代后,舞狮大多挨家挨户拜年,不作专场表演,舞龙队也不多见。还有舞鲤鱼拜年的,在各家门口边舞边念:“鲤鱼来,鲤鱼来,新年大发财”等吉利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