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高县概述
高县,位于四川南部,座落在万里长江第一支流南广河河畔,幅员面积1321平方公里,辖12个乡、12个镇,285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高县县境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32公里,面积1321平方公里。山地、丘陵、槽坝相间地形,分别占43.88%。43.72%、12.4%。有大小溪河31条,分属金沙江和长江水系,其中南广河为县内最大河流。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8.1℃,降水量1021毫米,无霜期360天。高县是川、滇、黔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北接戎州,南控滇黔,通讯畅达,交通便捷,自然资源富集配套,是全国茶叶基地县,全省蚕桑和畜牧基地县,全省绿化达标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高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是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必经地,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 130年)设立南广县。孕育了著名革命家李硕勋、文坛巨匠阳翰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总理、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等大批杰出人物。随着国家实施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高县确立了风正心齐,团结奋进,抢抓机遇,实干争先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业兴县,产业富民,活商聚财,科教支撑,三篇文章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三年内实现在全市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高县水资源得天独厚,煤、石灰石、石英砂、紫砂陶泥等矿产资源富集配套,蚕、茶、竹、畜等再生资源特色明显,城镇、商贸、旅游资源禀赋独特,以绿色种养业、生态三产业和以能源、化工、建材、食品、轻纺为主的蓄能工业已具基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初露端倪。以能源为依托,以生态为取向,打造蓄能生态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体现了高县充满绿色的资源特色,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掀起产业升级新浪潮的战略选择。
更多>> 高县历史
唐初,置羁糜高州。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置高州。 明洪武五年(1372),降高州为高县。 区德十三年4月,复为高州。 顺治初,降高州为高县。 康熙二十五年(1686),纂修第一部《庆符县志》、《高县志》。 1949年12月11日,张洪湖在高县嘉乐场召开武装起义大会,通告高县和平解放。 1950年,1月8日,高县人政府宣告成立。 1960年1月7日,庆符县并入高县。 1963年冬,宜宾市大益公社划入高县。 1992年,撤区并乡建设,全县设置12个镇,12个乡。 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以民发[2001]349号文批复,同意高县政府驻地由文江镇迁至庆符镇。
更多>> 高县地理环境
高县县境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32公里,面积1321平方公里。地形山地、丘陵、槽坝相间,分别占43.88%。43.72%、12.4%。 土地资源 高县土地总面积198.0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0.60万亩,园地面积9. 14万亩。林地面积49.64万亩,水域面积5. 10万亩,未利用地29.72万亩,其它13. 82万亩。 矿产资源 高县有煤、紫砂泥、石灰石、石英砂、耐火粘土、油页岩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煤可开采量4.8亿吨以上,石灰石可开采量5亿吨以上,石英砂可开采量1亿吨以上,紫砂泥可开采量1亿吨以上。
更多>> 高县金融休闲
200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农业完成增加值5.07亿元,增长4.0%。粮食产量23.06万吨,增长1.01%;全年工业总产值12.65亿元,完成增加值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6%;完成工业销售收入4.8亿元,增长18.7%;实现利税6023万元。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4亿元,比上年下降14.1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08亿元,下降38.64%;更新改造投资780万元,下降71.7%;房地产开发320万元,下降65.3%;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9所,在校生25413人,增长1.13%;文化馆(站)25个、体育场144个;医院、卫生院50个、卫生技术人员1074人,病床位732张。 全年协议利用外资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实际引进外资9785万元,增长27%。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万人,增长25%;旅游收入3750万元,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