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行政
猇亭区行政地图 西陵区行政地图 伍家岗区行政地图 点军区行政地图 夷陵区行政地图 宜都市行政地图 当阳市行政地图 枝江市行政地图 秭归县行政地图 远安县行政地图 兴山县行政地图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行政地图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行政地图
更多>> 兴山县概述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西汉明妃王昭君故里——兴山县位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库区,长江西陵峡北侧,东接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市,南临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故里秭归,北倚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兴山县始建于公元 260年,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群山之中”而得名, 距今已有 1744年历史。县辖 2乡6镇108个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18.52万人。 国土总面积 2327平方公里。兴山山川秀美。境内山峦叠障、岗翠恋青、万木峥嵘, 156条溪流青山夹岸,蜿蜒流淌,晶莹剔透,泉流瀑布一泻千里,碧绿多姿;兴山蕴金藏银。水能、矿产、林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兴山人杰地灵,公元前33年,天生丽质、光明汉宫的昭君毅然挺身而出,以“永留青冢在塞外”的气节谱写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赞歌。今天,昭君故里人才辈出,海外学子遍布五洲四海,人才荟萃,在兴山现代化建设中续写着精彩华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兴山人民把水电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起步产业,相继完成了香溪河流域四大支流的水电梯级开发,建成大小电站 47座,装机总容量达18万多千瓦,人均装机和发电量居全国县级第一,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依托电力和矿产资源,实施电矿结合,精深开发10多种矿产资源,形成了磷化工、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近几年,兴山县抢抓三峡工程建设机遇,一手抓搬迁,一手抓发展,举全县之力培植龙头企业,使兴发集团由15年前的一个小作坊一跃成为拥有资产25亿多元、一个上市公司10个子公司,员工近5000人的企业集团, 磷化工 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 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10亿元,出口创汇 6000万美元,跻身全国磷化工企业500强、无机盐加工企业50强。目前又开发了猇亭、刘草坡等5个工业园区,与中化集团 首期投资 10.8亿元、年产120万吨高效磷复肥项目已开工建设,与浙江金帆达集团共同投资建设2万吨草甘膦项目,兴发集团的发展态势正如日中天。 同时,兴山大胆提出“跳出地域局限上项目、跳出资源局限搞开发、跳出传统产业局限求发展”的思路,在宜昌开发区兴建了兴山工业园,引进河南“双汇”、海南椰风等全国知名企业落户,为山区县市发展外向型经济树立了典范。兴山立足资源优势,依托大企业,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畜牧、柑桔、蔬菜、烤烟、果茶、药材等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昭君村牌脐橙、锦橙、胭脂柚、薄壳核桃、银杏、杜仲、中华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俏销海内外。 锦橙 101荣获中国第二届农博会银奖、湖北省优质果品称号,昭君村牌脐橙被授予湖北十大名果,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等地,“仙侣”牌马铃薯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国家把该县列为长江三峡甜橙生产基地县和国际型优质烤烟生产基地。按三峡工程 175米的正常蓄水位方案,兴山受淹面积达9.4平方公里,动迁一座县城四个集镇,涉及人口3万多人。兴山新县城于1992年动工, 2002年9月28日, 一座“融现代精神与传统文化,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环境城”正式落成。 新县城市政功能完善,办公、文化、宾馆、商贸等服务设施一流,绿化率达到 38%,天上无明线,地面无裸土,灯光无死角,环境无污染,一条道路一种景观,一个小区一种特色,一个广场一种风格,一座公园更是一种美景, 被誉为“三峡库区迁建县城的一流代表”, 是湖北省乃至三峡库区最漂亮的县城, 2003年度荣获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4年10月通过全国卫生城镇验收。2004 年 12月31日,兴山县城被全国爱卫会考核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2005年4月25,新县城荣获 “省级文明县城”称号。2005年10月26日,兴山县城关镇(新县城)被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05年12月29日,新县城喜获“楚天杯”殊荣。全县二期移民工作通过国家终验,正抓紧开展三期移民工作。兴山县地处 湖北“两山一江”国际旅游热线的中心腹地,既是“神农门户”又扼“双神”咽喉,是联接三峡旅游和神农架旅游线的纽带。丰厚的人文景观和奇特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魅力无穷,自然资源山奇、石怪、水秀、洞幽、景美。目前已有国家 3A景区昭君村、风景如画的高岚风光、龙门河国家级森林公园、千姿百态的盘龙溶洞、湖光山色的古洞口库区等旅游景点,与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和原始神秘的神农架连成一片,被誉为旅游 “黄金走廊”。 境内水陆交通便利,顺宜兴二级公路 3个小时内可直达三峡国际机场和宜昌火车站,从峡口港半小时可进入长江黄金水道,贯通全境的209国道直通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中的杭兰高速公路贯穿兴山境内70多公里,将打通兴山横贯东西和走向国际市场的通道,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县、工业富县、项目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五大战略,今后五年将 集中力量办好八件大事:一是壮大骨干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新农村步伐;三是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升服务业水平;四是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五是深化各项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六是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切实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七是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八是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和谐兴山建设。 到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3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增加150元,力争达到3000元。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兴山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走在全省山区县和三峡库区县的前列。
更多>> 兴山县历史
湖北兴山县始建于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因县治兴起于群山,故名兴山。兴山县是西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全县共辖两乡6镇,总人口18.27万,国土总面积为2327平方公里。
更多>> 兴山县地理环境
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以北,地处秦巴大山区,经纬度在东经110°25′至111°06′,北纬31 °04′至31°34′之间。东临宜昌、保康,西与巴东毗邻,南接秭归,北抵神农架林区,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54公里,总面积2327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2.57‰,占全国的0.24‰。兴山的地貌区划属秦岭大巴山体系,山脉走向从东向西伸展,总地势为东西北三面高,南面低,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东北部群山重叠,多山间台地,向南逐渐降低,西北部山高坡陡,沟深谷幽,水流湍急。县境内有大小山头3580座,最高点位于与巴东交界处的仙女主峰,海拔2426.9米;最低点位于与秭归接壤处的游家河,海拔109.5米,垂直高差达2317.4米。全县地貌可划为三种类型:一是海拔800米以下的山沟河谷低山区。该区面积355.0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由香溪河、凉台河两大水系控制最低部位。地表由紫砂页岩、泥质岩及灰岩组成,两岸山陡坡急,但在沿河两岸相继出现夫子岩、建阳平、南阳河、平邑口、高阳镇等大小不等的河谷小盆地。二是海拔800至1200米之间岩溶剥蚀中山区。该区面积575.8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分布于东南部、中部和西南部。地表由白云岩、硅质岩、灰岩、砂岩等组成,地势北高南低,山顶浑圆,河谷纵横,溪沟由北向南深切。三是海拔1200米以上的缓坡、平淌高山区。该区面积1397.0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分布于东北部和西南部。地表由元古界灰岩、泥质岩以及变质混合岩组成,区内山峰复峦,山脊众多,形成溶蚀洼地、溶洞、落水坑、伏流、石林等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 兴山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冷暖多变,雨水较多;夏季雨量集中,炎热多伏旱;秋季多阴雨;冬季多雨雪、早霜。由于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大,这种特殊的气候特征为多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故有“山上皑皑霜雪,山下桃红李白”之说。兴山年平均气温在15.3℃左右,年际间气温变化不明显。极端最高气温为43.1℃,极端最低气温为-9.3 ℃。年平均无霜期,低山272天,半高山215天,高山163天。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为99千卡/平方厘米,季节分配为夏多冬少,4至9月总辐射量为64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64.7%。平均日照时数为1682.8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8%。年平均降水量为900至1200毫米,绝对降水量充沛,但时空分布差异大,北部多于南部,高山多于低山,夏季多于秋冬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