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盖州市概述

    盖州市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地处沈大高速公路经济带中部,是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东与岫岩县、庄河市相邻,南与大连市接壤,北临营口市和大石桥市,西濒辽东湾和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独具一市连三港(大连港、营口港、鲅鱼圈港)之利。中长电气化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庄林路纵贯全境,从盖州驱车 2小时,即可到达大连周水子和沈阳桃仙机场,区位十分优越。总面积2915.52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6个办事处,总人口72万。盖州市古称辰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清代中叶,成为东北的“财货通衢”,“名闻八闽,声达三江”。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人民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盖州农产品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各业兴旺发达,素有“北方大农业缩影”之称。初步形成了水果、水产、畜牧、白色农业四大主导产业。盖州绒山羊被誉为“国宝”,海蜇产量居全国之首。现已被国家确定为农业产业化示范县、无公害水果示范县、秸杆养羊示范县,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果品生产和出口基地、海蜇生产和出口基地、绒山羊生产基地。盖州工业基础雄厚。门类比较齐全,已形成机械、轻纺、冶金、化工、建材、造纸、黄金生产等工业体系。乡镇企业逐步壮大,民营经济成为主体。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已有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荷兰和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盖州投资合作。太阳升、西海、沙岗、榜式堡工业园区初具规模。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矿产开发方兴未艾。盖州旅游资源丰富奇彩。境内古迹众多,景观迷人。已初步形成“一城一泉三山三海”观光旅游格局。国家级文物远古石棚、明朝玄真观虽历经沧桑,仍风韵犹存。赤山、青龙山、雪帽山景色秀丽,引人入胜。白沙湾、仙人岛、北海浪缓沙细,风光怡人,是观光、旅游、渡假的佳地。盖州公共设施和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邮电通讯高效便捷,水电充足,广播电视、医疗保健、餐饮娱乐一应俱全,为中外客商提供良好的服务。

更多>> 盖州市历史

    盖州市古称辰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清代中叶,成为东北的“财货通衢”,“名闻八闽,声达三江”。战国时期,燕国开拓辽河流栈,盖县属辽东郡。秦统一六国后仍属辽东郡。西汉、魏晋时期,于盖县北设文县(今大石桥市的汤池),南设平郭县(今熊岳城),统归辽东郡管辖。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前秦、后燕,属平州的平郭县。公元407年北燕建立后,盖县一度被高句丽割据,并筑建安城(今青石岭的高丽城),置建安县。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于建安城设置建安州都督府。辽于建安城置辰州,故盖县有古辰州之称。金代改辰州为盖州。元代置该盖州路,治所仍设在建安城。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把熊岳、汤池二县并入建安县。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建安县并入盖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废元代州为卫,改盖州为盖州卫。翌年改筑新城(今盖县县城)。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盖平县,隶属奉天府。中华民国成立后,盖县继称盖平县,属奉天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期间,仍属奉天省盖平县。1945年“九,三”胜利后,成立盖平县人民政府,属辽南行政公署管辖。1946年6月,辽南行署曾于万福庄增设万福县。1946年冬至1947年春,盖县一度为国民党所占领。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收复盖县。1948年十月撤销万复县并入盖县,属辽东省管辖。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盖县属辽宁省。后为营口市辖县。1992年撤销盖县,设立盖州市。

更多>> 盖州市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盖州地貌特征为“六山三水一分田”,属辽南丘陵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和东南部为高山和丘陵,西部和北部为平原。雪帽山位于盖州市九寨镇,山峻林密,古朴原始,风光秀丽。山上土质肥沃,植被丰富,生长着几十个种类、近千亩的阔叶林,以及上百种中草药和山野菜。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这里还生活着几十种野生动物,随时可见松鼠、山鸡跳跃山间,野鹿、狍子、獾、狐等穿行林中。整个雪帽山如同一个天然的野生动植物园。气候特点气候温和宜人,全境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5℃,降水量636.3㎜,无霜期189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寒暑适中,温和宜人。自然资源盖州自然资源丰富。有黄金、花岗岩、大理石、莹石、硅石、白云石、色晶石、耐火土、铁、磷等20多种矿藏。其中黄金储量达100吨,已投入生产的卧龙泉矿年产黄金近万两。花岗岩储量达12亿立方米,当年北京修建人民大会堂时就曾采用过这里的花岗岩石料。盖州淡水资源丰富,玉石洞、石门水库蓄水达上亿立方,盖州有50多公里海岸线,滩涂5.6万亩,浅海20万亩。人工养殖开发潜力很大。年产鱼、虾、蟹、贝等海产品10万吨。盖州是国家海蜇出口基地,海蜇产量居全国之首,出口量占全省60%。浅海滩涂养殖开发达到18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