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邹平市概述

    水利工程 2001年,完成黛溪河综合治理,在青阳镇建成2000亩高标准大田喷灌精品示范田,列为国家节水灌溉示范区。2002年,投资2303万元建设码头平原水库;投资961万元,完善城区供排水工程。2003年,投资2.8亿元,开工水利工程634项,项目有:韩店水库供水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工程,孝妇河沿岸吃水工程,完成激光平整土地6000亩,完成黛溪湖扩容造井及黛溪河治理规划设计。坚持科技兴水,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共完成高标准节水灌溉16.8万亩,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加大依法治水、依法管理水资源力度,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开创水保生态环境新局面。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表彰命名为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市。04年完成投入1.1亿元,实施水利工程538项。韩店平原水库二期基本建成。2006年,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累计投入7512万元,解决了272个村、16.2万人的吃水问题,邹平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 2013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8.02千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51.77千公顷,增长1.06%。累计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1处,完成投资1.74亿元。完成沟渠清淤疏浚140公里,渠道衬砌18.4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8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平方公里。外事工作 邹平市从1987年共接待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468批1583人次。友好和学术交流的内容扩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十多年来邹平外事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1986--1992年,以开展对美国社会考查学者的接待为主,通过对美开放调查点,实事求是地对外宣传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14年来共接待美国学者74人次、2784天次,考查范围涉及邹平县70多个市直部门、12个乡镇、36个村庄,接触各类调查对象2万多人次。 1992年以后,在开展对美国和其他国家学者接待的同时,主要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洽谈和对外交流活动。已同日本小郡町、澳大利亚贝塞德市、沃瑞克郡等三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邹平一中和实验一中分别同澳大利亚南澳州阿伯芙公园中学、日本小郡町立中学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 2000--2003年,外侨办完成招商引资2540万元,翻译制作多语种邹平对外合作项目库800多份,为企业提供口译服务160人次,翻译资料30余万字,有力地支持了邹平市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 教育体育邹平一中 邹平市有“文化县(市)”之美称。宋代名相范仲淹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近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三十年代在邹平进行过长达7年的“乡村建设实验”。1987年邹平市被确定为首批对美开放调查点;1989年,邹平市接受了国家教委考察并被确定为重点联系市,国家教委先后三次派出挂职调研组来邹平指导工作;邹平一中、实验中学先后与澳大利亚阿伯芙公园中学、日本山口县小郡町立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定期开展交流互访活动;美国“四健会”、福特教育基金会等多次来邹考察访问。 截止2001年,邹平市有省市级规范化学校59所,占中小学总数的70.2%,省市级示范幼儿园71所,占邹平市幼儿园总数的79.8%。截至2008年9月,邹平市有各级各类学校93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职业学校2所,教师培训中心1所,初中19所,小学64所,特教学校1所,民办学校2所,在校学生117116名,幼儿园89所,入园幼儿23286名。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邹平教育坚持“内涵提升、质量提高、整体推进、特色突破”,大力实施科研兴教,以科研求发展,向科研要质量,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连年大幅提高,2008年高考本科录取达到2571人。邹平先后荣获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县市、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县市、全国第一个“普九”巩固提高试点县市、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农村教育先进县市、基础教育先进县市、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教育督导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20余项省级以上表彰。 2013年,实施学校建设项目13个,完成建筑面积32227平方米;启动新校建设六大工程,开工面积31416平方米;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完成新建、加固及拆除项目共116个,完成投资3394.6万元,改造校舍总面积9.37万平方米;实施校舍维修改造工程7个,完成投资1741.5万元,竣工面积10884平方米;实施不安全房屋改造项目25个,改造面积6317平方米;投入125万元完成“211”改厕项目7个;投入1406.5万元实施教育装备更新工程,新增图书91.3万册,改建实验室10个,新建探究室10个,更新微机268台,更新多媒体60套,新增录播教师23个。强化教师培训,投入资金500万元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各类培训活动,参训教师1.1万人次。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有省特级教师8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390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1177人、教学能手800人。学前教育扎实推进,全市有省十佳幼儿园3处,省市级实验、示范幼儿园62处,幼儿入园率达98.45%。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年拨付6414.9万元,中小学公用经费超过省定标准,达到小学765元/生年、初中1005元/生年。加强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发放资助金2080.84万元,资助中小学(幼儿园)及中职学生11649人。卫生事业 截止2008年底,邹平市共有二级医院3家、镇办卫生院14家、民营医院5家、农村中心卫生室267处、一般卫生室35处、专业站所5个;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269人,其中高级职称129人、中级职称82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1人,本科学历493人、专科学历515人,村级卫生技术人员1369人;2008年开放床位1263张,共完成门诊人次781685人、入院人次33768人、业务收入27760万元;2008年邹平市参合农民570154人,参合率达98.02%。筹集新农合基金4447.20万元。补偿参合农民医疗费用4620万元,享受住院和门诊补偿34.46万人次,有298人补偿达到1万元以上。 截至2008年9月,邹平市累计投入4234.9万元,全部完成14处镇办卫生院、226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22处村卫生室建设改造任务,新建、改建业务用房63368平方米,更新X光机、B超等设备51台件,购置救护车10辆,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整洁、舒适、规范、有序的就医环境;2007年和2008年,我市向社会公开招聘10名研究生、52名本科生、40名护理人员充实到市、镇两级医疗卫生单位,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生机;2008年实施以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为主要内容、以实施家庭医生式保健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卫生普惠工程,通过考试、考核,选聘972名责任医生,为邹平市62.4万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建立起家庭健康档案18.2万份,查体率和建档率均为100%,对5个试点镇(办)的农民上门随访,提供家庭保健医生式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普惠工程工作。城市建设邹平大型现代吕剧《梨花雨》进京演出 2006年,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编制完成《城市空间发展控制性规划》,开工城建项目55个,完成投入14.3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4%。"四环两桥"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东外环北段、北外环西段和两座跨高速路大桥桩基工程。 邹平市实施小城镇"百件实事"108项,完成投入8.9亿元,魏桥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韩店镇跨入全国千强镇。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201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89796.8万元,比上年增长9.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3%。全市高新技术企业6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12294万元,同比下降3.4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93%。组织实施县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0余项,获得市级以上立项项目27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12项,市级7项。通过项目实施,引导项目单位增加科技投入15亿元以上,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00余项。全年申请专利1218件,其中发明专利182件,授权专利722件。组织鉴定重大科技成果32项,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22项。5家企业被认定为全省首批优势企业培育对象,7个专利产品被认定为滨州市专利新产品,8家企业被认定为滨州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得市专利奖22项。申报省专利奖4项,省优秀发明家3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13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238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98人,本科1225人,专科及以下932人。共引进外国专家52人,申报省批常规项目7个、省示范推广项目3个、蓝区行项目1个,申报“滨州友谊奖”专家1人,申请“日本花甲专家”项目1项。推荐优秀人才参加各项评选,组织申报4名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10名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人被评为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8人被评为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质量强市战略成效明显。2013年,有8家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42项;有47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67项。完成8个国标、3个行标的立项及材料上报工作,3项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已经发布并实施,5项国家标准已报国标委。共为4356家单位办理代码年审、变更、新办等手续,办理条码注册、续展手续33个。全市共13家企业的17个产品申报了2013年山东名牌,其中新评产品9个,复评产品8个。省局网站对山东名牌预选名单进行了公示,有10家企业的10个产品、1家服务名牌榜上有名。文体事业 2013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覆盖率达到45%。全年新建、扩建村文化大院127个,农家书屋150个,体育广场130个。全县90%以上村庄有业余文化队伍,各类演唱团体、农村庄户剧团等业余文艺队伍1000余支。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剧场、影剧院10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文化馆、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办理图书借阅证1200余个。第二届广场舞大赛400余支队伍近万人参加。开展送戏、送文化下乡200余场次,夏秋广场演出100余场次。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100%。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组织的人文中国第二季—“味道中国”全国电视专题片、纪录片推选活动中,我市选送的《家乡的味道—青阳宴》、《糗糕》分别荣获栏目类一等奖和民俗类二等奖。全年放映电影10296场次,票房收入96万元,电影观众540万人次。 2013年,成功举办了职工运动会、中小学生象棋智力赛等全民体育赛事150余场次;第十二届全运会邹平籍运动员4人参加,获得金牌1枚、铜牌1枚;向城区群众推广“一天一元”健身计划。完成了全民体育健身工程GPS信息采集工作。加大体育协会管理力度,全市有篮球、乒乓球等各类协会6个,注册2600余人。电脑体育彩票站点78个,有效终端91台,体育彩票销售额6298万元。社会保障 2013年,全市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3.9万人次,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5.9亿元,支出社会保险待遇10.4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2005—2013年连续9次上调,其中2013年人均月提高200.4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33万名群众,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60元上调至80元,其中被征地农民由70元上调至90元,缴费档次全省统一设置为每年100元-5000元12个档次,满足不同层次缴费群众的需求。新农合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60元,其中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在一、二级医院的最高报销比例调整为90%和75%,住院封顶线每人每年提高到10万元。参合人数59.46万人,参合率继续稳定在100%。全年累计为286.91万人次参合群众补偿2.05亿元。环境保护 2013年,大力加强对17家热电企业、4家焦化企业、3家钢铁企业的监督管理,积极引导热电企业改造升级脱硫、除尘、脱硝设施;全市24家重点废气排放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控,明达热电脱硫除尘改造及脱硝工程加快建设进度,加快铁雄焦化、福明焦化、广富焦化、金光焦化脱硫改造工程,67家煤炭、商砼企业建设69套喷淋设施、54处挡风墙(防风抑尘网)、14台高效布袋除尘器,有效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治理效果明显。2013年,对全市52家重点排水企业实施废水污染源治理稳定达标工程,建成污水处理设施68台套。城镇化 2013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8%,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44.11万人,较上年增加1.35万人。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新开工农村社区19个,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完成投入2.65亿元。完成农民建房2450户,其中整村迁建开工建设2139户,完工1675户。改造危房182户,完成投资1092万元。

更多>> 邹平市历史

    商、西周时为邹侯国地。 春秋时齐景公筑邹之长涂,邹关(今隘阜口)之东始就平地,故名邹平。 秦属临淄郡。西汉置邹平县(治所在今孙镇)、梁邹县(治所在今旧口),属济南郡东邹县(治所在今花沟),属千乘郡。 西汉置邹平县,治所在今孙家镇。置梁邹县,治所在今韩店镇旧口村。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刘邦封武虎为梁邹侯,于梁邹立侯国。置於陵县,治所在今临池镇古城村。置朝阳县,治所在今码头镇旧延安村东南15里,史称魏王城。以上四县统属青州部济南郡。置东邹县,治所在今高青县花沟乡花沟村,属青州部千乘郡(治所即今高青县高城镇北)。 东汉东邹县并入临济,邹平、梁邹2县自东汉迄三国魏均属济南国。 西晋济南国改为济南郡,邹平县属之,梁邹县属乐安国。 南北朝宋武帝刘裕于梁邹故城侨立平原郡,又侨立平原县以属之。元嘉九年(432年),分青州之地侨立冀州(治所在今历城县),平原郡县隶属之。孝武时,于故於陵县地置武强县(治所在今周村区固玄庄),又于县内置广川郡(治所在今长山镇),属冀州。南朝刘宋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济南郡;又为临济县(治所在今章丘县临济镇),属乐安郡。北魏皇兴三年(469年)改平原郡为东平原郡,属齐州(治所在今历城);又置平原县(治所在今好生镇平原庄),隶东平原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平原县治入东平原郡城(旧口),东平原郡、清河郡(治所在今淄川)与广川郡合并,称东平原郡(治所长山),平原县、武强县隶之。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移北齐平原县治于汉邹平故城孙家镇,仍为平原县。开皇六年(586年)置朝阳县于菅城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为临济县(治所在今章丘临济镇)。开皇初废东平原郡,开皇十六年(596年)于北魏平原县治(今平原庄)置济南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平原县为邹平县,复汉旧名,属齐郡;改武强县为长山县(治所在今长山镇)。大业初,并济南县入长山县,隶淄州(治所在今淄川县)。大业二年(606年),又省朝阳县入济县,属齐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以临济县治置邹州。邹平县、长山县、临济县均隶之。619年(武德二年),移邹平县治于赵台城(在今九户镇古王台)。武德八年(625年),邹州废,又移邹平县治复入邹平故城孙家镇。邹平县、临济县改属谭州(治所在今章丘县西平陵城),长山县改属淄州。贞观元年(627年)谭州废,邹平县改隶淄州,临济县改属齐州。景龙元年(707年),析高苑县地于汉梁邹废城(旧口)置济阳县,隶淄州。元和十五年(820年),济阳县省入高苑。 北宋邹平、长山二县仍属淄州。景德二年(1005年)邹平县治徙至现今邹平县城。属山东东路淄州。 元朝元宪宗三年(1253年)析邹平、章丘各一部置齐东县,与邹平县、长山县同属济南路,中统五年(1264年)长山改属般阳路,至元二年(1265年)齐东县改属河间路。 明朝初期邹平县、齐东县属济南府,洪武二年(1369年)长山县改属济南府。 清代光绪十八年(1892年),黄河河道南移,齐东县城陷于河中。1894年(光绪二十年)迁县治于九户镇。 中华民国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府州,沿用道制。邹平县、长山县、齐东县隶岱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3日,袁世凯公布各省道区域名称,邹平县、长山县、齐东县均隶济南道(驻历城)。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存省、县两级,三县同直属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省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邹平县、长山县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因芦沟桥事变爆发,仅设7个专员公署,余未及设立,齐东县直隶于省。民国二十七年至民国三十一年(1938年至1942年)间,沈鸿烈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划全省为17个行政督察区,先后成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邹平县、长山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齐东县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抗日根据地日益扩展,各地民主政权相继建立,民国三十年(1941年),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将山东省划为六个行政区。根据抗日斗争形势需要,将邹平县、长山县划为北邹长、南邹长临时政区,与齐东县同属清河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9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领五个行政主任公署和一个直属专员公署、18个专署区、北邹长改为邹平县,南邹长改为耀南县,同属清河行政区清西专署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初,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成立渤海区行政公署。邹平县、耀南县、齐东县属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何思源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全省设6个政府办事处,17个行政督察区。邹平县、长山县隶第一办事处(鲁北办事处)第十行政督察区,齐东县隶第五办事处(鲁中办事处)第十二行政督察区。民 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省政府成立,黎玉为主席。在全省设5个行政公署,21个专员公署。邹平县、耀南县隶渤海行署第六专署,齐东县隶渤海行署第二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上半年,渤海行署所辖6个专署调整为4个专署。邹平县、耀南县、齐东县隶渤海行署第三专署(又称清河专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8月间,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撤销6个政府办事处及第九、第十二两个行政督察区,邹平县、长山县、齐东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共和国时期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行政建制遂废。1949年3月,山东省政府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邹平县、耀南县、齐东县属渤海行署清河专区(行署驻今惠民县城)。1950年5月清河专区撤销,齐东县改属惠民专区,耀南县复名长山县,与邹平县同属淄博专区。同年11月析长山县周村镇与张店合置张周市,属淄博专区。1953年7月邹平、长山2县划归惠民专区。1956年3月撤销长山县,并入邹平县;撤销高青县,并入齐东县;隶属均不变。1958年12月撤销齐东县,所辖之九户、青城、黑里寨、花沟、魏桥、码头等6处人民公社并入邹平县,其余并入博兴县。与此同时邹平县转属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设置的淄博专区。1961年6月淄博专区撤销转属、复置的惠民专区。同年10月青城、花沟、黑里寨3个区划归复置的高青县。1967年惠民专区改称惠民地区,1992年3月更名滨州地区,2000年6月滨州地区撤销,改置地级滨州市,邹平县均属之。 2018年8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宣布,根据国务院决定,撤销邹平县,以原邹平县行政区域设立邹平市,市政府驻黄山街道鹤伴二路567号,邹平市由山东省直辖,滨州市代管 。10月26日,邹平市正式挂牌成立 。

更多>> 邹平市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邹平市,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济青高铁,北靠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公里。西距济南90公里,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62公里,东距海滨城市青岛240公里,距淄博市37公里,北至首都北京550公里。邹平市占地总面积1251.75平方公里。地形地貌 邹平南部长白山区为山地丘陵。地势南高北低,呈倾斜式下降。邹平市分为8种地貌类型:低山岭坡,分布于山丘中上部,面积9033.46公顷;水平梯田,分布于山丘中下部,面积4647.47公顷;近山阶地,分布于山丘下部,面积4679.67公顷;沿河阶地,分布于山谷排洪河沟两侧,面积1241.73公顷;河滩高地,呈带状分布,面积3034.8公顷;缓平坡地,分布于黄泛平原区的所有乡镇,面积3.89万公顷;洼地,多分布于黄河南岸大堤以外,面积2.31万公顷;山前倾斜平原,分布在南部低山丘陵以下,中东部的大片地带,面积3.25万公顷。境内土层深厚,质地适中,表面质地85%以上为轻壤和中壤。

更多>> 邹平市金融休闲

    综述 2015年,邹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8.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06.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2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800元、14800元(新口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59.5亿元、利润121亿元。 2017年,邹平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亿元,增长3.5%。完成财政总收入110.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8亿元,分别增长8.3%和6.7%。第一产业 邹平市耕地面积110万亩,2015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81.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76.9万亩、棉花播种面积2.1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1.7万亩。粮食生产喜获“十三连丰”,总产达到78.1万吨。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并连续多年获得全国产粮大县补贴资金,是国家优质粮食生产区。 林业发展情况。2015年,完成农田林网2.5万亩、成片造林2.4万亩、道路水系绿化258.6公里,发展林下经济2.6万亩。全市林地面积达到49万亩,林木蓄积量203.5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 农业生产条件。2015年,累计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3项,完成投资2.1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4.7万亩,全市70%以上的农田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39万千瓦,农机总值8.3亿元,拖拉机总数5628台,是全省农机装备最先进的地区之一。 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共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基地450个,优质蔬菜大棚4800个、标准化畜禽示范场1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4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土地流转面积达9.8万亩。标准化基地面积达61.2万亩。“三品”认证总数达到123个,其中无公害产品40个、绿色食品59个、有机食品24个,长山山药、邹平香椿、青阳小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命名为中国山药之乡、中国甜椒之乡、中国香椿之乡和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市。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第二产业 邹平市,培植起了涉铝产业、纺织服装、食品医药、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等主导产业。在这里,魏桥创业集团跃居世界500强第163位(2016年),比2015年提升71位,是山东省唯一一家跨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在这里,有着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园——西王集团。 2010年11月,邹平经济开发区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山东省首家设在县(县级市)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山东省经济总量最大、发展效益最好、产业特色最为突出的开发区。 2013年8月,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外汇管理局等四部委批准,成为山东省首家设在县(县级市)级的保税物流中心。2015年2月,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开关运营,正日益成长为面向黄三角、联接国内外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和国际物流枢纽。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87家,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23个,完成投资196.86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17.9亿元。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邹平市把发展“大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富民之策,致力于实现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明确将推进涉铝产业高端集聚列为全市重点工作,作为实现逆势突破的重要抓手和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 邹平市铝产业起步于2001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市主要涉铝企业达到21家,形成了“热电—氧化铝—原铝—铝液初加工—铝材深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全市已经拥有年产800万吨氧化铝、366万吨原铝的生产能力,原铝产能超过全国的1/10。轻质高强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被列为山东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是山东省唯一一个以铝精深加工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魏桥创业集团成为全球原铝产能最大、装备水平最高、海外获取氧化铝资源最早、利润水平最高、600kA系列投产最快的铝企业,形成了令全世界同行业惊叹的“魏桥模式”。在魏桥创业集团的带动下,邹平市培植了一批大型涉铝企业。创新集团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铝合金材料生产基地。齐星集团成为国内现代化铝板带生产基地。伟瑞制冷是国内最早生产铝扁管的企业。创辉金属的铝镁硅合金、高导电率铝导线成为全国首家批量生产的企业。银山铝业的铝合金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热传输系统。德利集团的双零箔质量国内领先,且全部出口。 为最大限度提高效益,形成铝业“集聚”优势,邹平县按照“产业聚集、交通便利、资源共享”的原则,规划建设了45平方公里的铝加工产业园。以中国宏桥的优质铝水为纽带,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基地内的企业直接利用电解铝液进行生产,实现了“铝水不落地”,大大缩短了生产流程,节约了铸造、仓储及再熔化成本,减少了原材料资金占用。该基地集聚着邹平市7大涉铝产业企业集团和90%的铝合金产能。2015年,全市涉铝企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38%,成为引领邹平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第三产业 邹平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休闲购物、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圣豪商业、银座集团、大商集团先后扎根邹平。一个功能完善、产业高端、带动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正在崛起。 2015年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8.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8亿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全市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达到300余家,年交易额超过300亿元。 2013年8月,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外汇管理局等四部委批准,成为山东省首家设在县级(县级市)的保税物流中心。2015年2月,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开关运营。截至2015年末,保税物流中心开关运营,累计转入转出货物2500票、货值2.6亿美元。 2015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9.1亿美元,引进市外资金3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 在实体经济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战略资源配置、并购境外知名公司的同时,邹平企业家们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把“总部”留在邹平,把管理、研发、营销、物流、结算等高端产业链留在邹平,形成了“根植邹平、花开全球”的良好局面。邹平市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中国宏桥、西王特钢等9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活跃于境内境外资本市场,其上市企业个数和融资总额均居山东省第一位。开泰集团成功登陆新三板。西王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开业运营,成为滨州市首家企业财务公司。 邹平是“中国金融生态县(市)”和“山东省金融创新试点县(市)”,拥有14家银行分支机构、34家保险机构、2家证券机构、6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015年全市存款余额达到609亿元、贷款余额达到709亿元。

更多>> 邹平市文化教育

    邹平西汉置县,是历史上有名的齐鲁上九县之一。境内有多处古文化遗址,1991年,境内发现属龙山文化的丁公遗址,把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800年。战国时,思想家陈仲子创立“於陵学派”,为战国时期六大学派之一;秦汉之际,伏生传《尚书》,被历史学者称之为尚书再造;魏晋之际,古代数学泰斗刘徽作《九章算术注》,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领先世界的地位;隋末王薄首举义旗,拉开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晚唐段成式作《酉阳杂俎》,内容广博,闻名中外;北宋名相范仲淹的青少年时代在这里度过,为其“先忧后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末张万钟因著《鸽经》而被誉为世界研究鸽子的真正开创者;近代硕儒梁漱溟19世纪30年代在邹平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现代诗人李广田、版画家刘建庵、语言学家郭在贻、《周易》研究专家刘大钧,都是知识界颇有影响的邹平籍人。邹平是全国第一个对美国学者开放的农村调查点,1986年以来,外国学者先后访问邹平达1000多人次。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专程来邹平进行考察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