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开远市概述

    开远为滇东南的交通枢纽,是云南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建材基地。小龙潭古猿化石遗址,国内外知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九位,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开远正朝着“生态建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业兴市、金融活市”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迈进。开远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中东部,地处北纬23°30’~23°59’、东经103°04’~103°43’之间。东接文山州丘北、砚山两县,南靠蒙自县、个旧市,西邻建水县,北接弥勒县。市境东西横距64公里,南北纵距52公里,总面积1950平方公里。市区灵泉办事处海拔1070米,经昆河铁路北上248公里(公路220公里)抵云南省会昆明,经公路南行51公里达红河州府个旧市,南行217公里(铁路或公路)至河口边境贸易区。开远市现辖有3个办事处(灵泉办事处、乐白道办事处、小龙潭办事处),5个乡(大庄回族乡、羊街乡、马者哨乡、中和营乡、碑格乡),12个城镇居民委员会和52个村民委员会。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26.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7万人,农村人口15.24万人。分别为总人口的41.63%和58.37%。目前居住的民族共有33种,少数民族人口13.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3.07%。 全市有耕地面积22.65万亩,其中有水田6.1万亩,旱地16.54万亩。土壤可分红壤、赤红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冲积土、水稻土7类,适宜发展水稻、玉米、豆类等多种农作物,甘蔗、烤烟等多种热区经济作物和花卉、蔬菜等新兴产业。适宜多种农作物的高产栽培,粮食作物一年两熟。 “九五”期间,新建和改建乡村公路268公里,全市通车里程916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委会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人民中路、灵泉西路、河滨路、南北过境公路、建设东路、兴远街等重要路段的新建和改造工程相继完工。昆河公路、昆河铁路贯穿全境,是滇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更多>> 开远市地理环境

    开远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连砚山、邱北、南接蒙自、个旧,西靠建 水、北邻弥勒,是滇东南地区的交通要塞和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1946.9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1.5%,坝区占8.5%,人口29万。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3.8%。 开远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离城区20公里的小龙潭,褐煤储量达12亿吨,是云南目前最大的露天煤矿,年开采量630万吨,现建有60万千瓦的坑口电厂。由于煤电充足,为数百个工矿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丰富的粮食、甘蔗等又为食品工业提供了原料保障,现已有水泥、化肥、制糖、造纸、酿 酒、食品等行业的工业初具规模。 开远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9.9℃。新兴的开远市到处是绿树成荫,四季鲜花盛开,是一个新兴的生态工商业城市。 地 质 据地质资料考证分析,在距今约2.85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开远地区即开始接收沉积,至1.95亿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纪,境内已沉积了大面积的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以及砂岩、砂页岩,局部夹有煤层。距今6700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燕山运动二幕使全区发生褶皱,并伴有断裂活动及中酸性岩浆侵入,孕育于三迭纪前的开远山字型构造及鲁都克弧形构造逐步形成,此时最后定型。在历经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以及新生代第三纪早期相对稳定阶段后,到2300万年前的第三纪渐新世,地壳开始活动,喜山运动形成大庄、小龙潭断陷盆地。第四纪形成开远断陷盆地, 100万年前的第四纪中更新世,湖泊、河流形成并与南盘江相接成其支流,距今1万年开始的全新世,形成峡谷地貌, 至此,开远境域近世轮廓形成。境内露出的地层,自老到新有:上古生界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境内岩石大部为沉积岩系石灰岩占70%。开远位于青藏滇缅歹字型构造体系、川滇径向构造体系及南岭构造体系交接地带,应力集中,区域构造现象极为复杂,可分为扭动、南北向、北西向3类构造体系,其中以扭动构造体系占主导地位,3类体系之间形成复杂的复合和联合关系。 地 貌 开远地处云南高原南部,西临滇康地轴,东居黔桂台地边缘,在红河、南盘江两大断层之间。受地质构造运动影响,形成褶皱、断层、断陷盆地,溶岩山地相间和南盘江及其支流纵横深切而成的中山峡谷等复杂地形,呈中等浅切割中山山地高原地貌。 山脉呈南北走向,东南高,西北低,地势起伏。最高点海拔2775.6米最低海拔为950米。相对高差1825.6米,立体地形特点突出。全境展示的地貌有:断陷盆地、冲击扇群、低山丘陵、中山峡谷、溶岩山区等五种。 山 脉 境内山脉统属横断山云岭支系,以开远坝分野,东西并列,东部为滇东高原六昭山支脉,西部为哀牢山余脉,主要山峰有裴呢冲大坡顶峰、大黑山主峰、下米者大山、舒城山、六子箐大坡、竹箐大坡、老万田梁子、六峰山、马头坡、白打尖山、灯笼山、狮子山、卧龙山。 水 系 开远有丰富的水资源,属南盘江流域,境内大小河流12条,天然湖泊及泉潭60余处。境内有泸江河、南洞河、大庄河、中和营河4条主要河流和泉水、山泉散浸水60余处,总流量最大每秒858.3立方米,最小每秒7.7立方米,年过境客水的总量为15.3亿立方米。 气 候 开远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低纬度、高海拔地理位置和季风活动的影响气候特点表现为:夏长无冬,秋春相连,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常年多干旱;立体气候典型。 境内在海拔900~2500米地区,年平均气温20.4℃~10.9℃,温差达9.5℃。极端最高气温38.2~24.9℃,极端最低气温-2.4~-6.4℃。全市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年际变化甚微,气温年际较差为1.5℃,平均距平值仅±3℃。 年降雨量700多毫米,雨季集中于5—10月,雨热同期而无酷暑,年均气温19.8℃,年日照2200小时,全年无霜期340天。东高西低的地形变化而形成的立体气候,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为冬季农业开发和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优属沉积岩带,岩石的70%为石灰岩。境内土壤分为七类,即: 红壤:是境内种植粮油作物的主要土壤。 赤红壤:适于发展双季稻和甘蔗生产,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也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 水稻土:为水稻营养创造有利条件,促成水稻高产。 紫色土:其矿物质养分丰富,自然肥力较高,适于种植多种作物,是境内种植旱地作物的主要土壤。 石灰岩土:石灰岩土的粘粒细,成不均质的石灰反映,酸碱值近于中性或碱性,表层粒状结构发达,且肥力较高,适于种植禾谷类、豆类及薯类作物。 棕壤:其分布地区为气候寒冷,雨多雾大,作物生长期长,多轮歇耕作,复种指数低,适于发展放牧及发展药材和花椒等经济林木。 冲击土:主要分布于坝区,所出环境气候优越,土壤肥沃,是种植水稻、甘蔗、蔬菜的重要土壤。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其他行业地图

金融 旅游 地产 购物 运动 交通 汽车 医疗 生活 餐饮 娱乐 企业 酒店 政府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