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呼伦贝尔市概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城市”。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2001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2003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2007年被国家评为中国魅力城市,获得最具民族特色城市奖。市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本世纪初发现呼伦贝尔地下石油资源。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23公里的边境线,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全市辖1个区、5个县级市、4个旗、3个自治旗,总人口270万。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设在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族和蒙古、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朝鲜等32个少数民族,全国三个“三少”民族自治旗均在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早年住窝棚、土坯房,或土木结构房屋。1949年后,居住条件逐年改善,普遍为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房屋。80年代中期以后,土木结构房减少,大部分为砖瓦结构,有的住进楼房;郊区农民多住红砖瓦房(有的铺铁盖)。岭西各乡、镇、苏木住户,均为定居,住板夹泥、苇 板夹泥房,少数住砖瓦房。房屋都是门朝北开,开门处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风房,称“风楼”或“门斗”。门斗冬季防风寒,又是夏季的厨房。农区大多烧茅柴、秸秆、薪材,少部分烧煤;牧区燃料以牛羊粪为主,少量为煤。一般用柳条编的篱笆障子或用桦木杆圈成院子,独门独院。野外放牧或生产,住蒙古包或铁皮板房。90年代后至今,城镇居民大多以楼房居住为主,但少部分居民仍以平房居住。由于国家的封山育林政策的实行,禁止上山砍伐野生柴草,现大多以煤炭为取暖燃料;而一小部分农村地区仍以野生柴草为取暖燃料。蒙古族居民现都已经搬入了平房和楼房。 呼伦贝尔的岭东地区居民的祖先大都由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迁徙而来,所以大多以东北方言为交流语种。例如利索儿的、麻溜儿的、痛快儿的等幽默、风趣而直爽的方言。 岭西地区大都以蒙古族与汉族聚居,大都以蒙语和汉语为交流语种,所以使蒙语成为岭西一些嘎查和苏木地区的“官方语言”。呼伦贝尔的方言以大兴安岭为界限的双方言语种的现象,在中国的同一个城市中出现还是比较少见的。

更多>> 呼伦贝尔市历史

    呼伦贝尔见诸史籍最早的是东胡。公元前209年匈奴人统一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左贤王庭辖地。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鲜卑与东汉“通驿使”,这是公元49年。此时,鲜卑人已经走出森林,生活在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额尔古纳河流域以及达赉湖畔,并发展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公元4世纪,鲜卑人进入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鲜卑人余部,在此后的数个世纪,和突厥、回纥、黠戛斯、乌古烈诸部落相角逐与融合 北魏时期,大兴安岭东有乌洛侯等室韦诸部,岭西有地豆于等室韦部。 隋时,室韦分五部,生活于呼伦贝尔的是北室韦、钵室韦和深末怛室韦。唐时,室韦分为九部,居嫩江(那河)沿岸的为达末娄部、达姤部,乌罗浑部和黄头部;居大兴安岭以西者为:居俱轮泊(今达赉湖)南的乌素固部、移塞没部塞曷支部和鲜部(黑车子室韦);居额尔古纳河沿岸的西室韦部、大室韦部和蒙兀室韦部。 7-8世纪,突厥人和回纥人先后进入呼伦贝尔岭西地区,这里一度成为突厥和回纥的东部边地。9世纪末和10世纪初,岭西逐渐成为乌古烈和塔塔儿人的驻地,岭东成为契丹人的势力范围。 10世纪初至12世纪,呼伦贝尔属辽国。12世纪初至13世纪初,这块土地属金国。 成吉思汗先祖蒙兀室韦部在额尔古纳河流域日益成长壮大起来后,公元8世纪他们西迁到斡难河、土拉河、乌尔逊河发源地肯特山地区。当成吉思汗登上汗位后,他又重返呼伦贝尔,从塔塔儿人手中夺取了呼伦贝尔。成吉思汗最终统一了北方蒙古高原。统一的、强大的蒙古民族,也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蒙古帝国建立后,1214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先后分封给他大弟拙赤•哈萨尔(故城在今额尔古纳市黑山头),二弟赤温•额勒赤及德薛禅家族,三弟帖木哥•斡赤斤弟(故城在今鄂温克自治旗辉河)。

更多>> 呼伦贝尔市地理环境

    呼市总面积263,953平方公里,人口269.7万人。呼伦贝尔市北与俄罗斯联邦,西与蒙古国,南与兴安盟,东与黑龙江省相邻。 大兴安岭横穿中部,东部为东北平原、西部为内蒙古高原的延伸。境内主要有嫩江、额尔古纳河、克鲁伦河等河流和呼伦湖、贝尔湖等湖泊。 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呼伦贝尔市气候分布特点以大兴安岭为分界线,1、从气候类型为:岭东区为季风气候区,岭西区为大陆气候区。2、从年降水量类型为:岭东区位半湿润性气候,年降水量在500—800mm;岭西区为半干旱性气候,年降水量为300—500mm。(3)年气候总特征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温度差、日期温差大。植被分布特点:植被分布分布由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的分布依年降水量决定。岭东地区为半湿润地区多分布为森林(针叶林混交林)——大兴安岭林区。岭西地区为半干旱地区多分布为半干旱草原——呼伦贝尔草原。

更多>> 呼伦贝尔市金融休闲

    在祖国北疆广袤的大地上,有一座挟一万年前原始文化,载两千多年游牧文明的中国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呼伦贝尔。在这块美丽富饶的蒙古高原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依托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和水、生态、口岸等可持续发展资源,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正在逐步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也被国家确定为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生态安全保障区。呼伦贝尔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有9类65种,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1000多亿吨,远景储量在2000亿吨以上;石油已探明储量1亿吨,预测总资源量在10亿吨以上;有色金属探明储量347万吨,黑色金属探明储量7367万吨。特别是水资源总量达3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内蒙古区的5倍、全国的5.4倍。得天独厚的煤水组合为发展集中的、点状的、保护生态的大型、高端能源重化工业提供了优势条件。此外这一片绿、这一湾水、这一方空气和俄罗斯、蒙古这两个邻居为发展旅游、外贸等可持续发展产业提供了保障。 呼伦贝尔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发展思路日趋完善,概括起来讲就是“一二三四五六十”:实现“一个目标”,即美丽与发展双赢;走好“两条路”,即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和又好又快发展之路;抓住“三个重点”,即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坚持“四种发展方式”,即“有退有进、科学发展,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突出主体、共谋发展”;推进“四个新型”,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农牧林区建设、新型边境区域合作、新型服务业;实施“五大战略”,即“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贸活市、科教兴市、文化名市”;确立“六个定位”,即能源战略高地、绿色食品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北疆开放龙头、自然生态屏障、平安和谐家园;构筑“十大产业集群”,即煤炭产业、电力产业、化工产业、有色黑色金属产业、石油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进出口产品加工业、非资源产业、建材产业、特色种养加工业。

更多>> 呼伦贝尔市文化教育

    在人类创造的诸多文明中,游牧文明是重要的一部分。游牧人民以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了人类的文明史,扩大了人类视野。游牧文明的文化形态就是草原文化。 在世界的北方,欧亚大陆的腹地,东起白令海,西抵匈牙利多瑙河流域,南至长城、天山、兴都库什山脉、高加索山脉,北达西伯利亚森林边缘,是著名的欧亚草原地带。这片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酷暑,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严酷。欧亚草原带自古就是游牧人民的故乡,自匈奴人、斯基泰人、哥特人、阿兰人开始,东西方的游牧民族相继走上历史舞台,他们以草原为家,放牧牛马羊驼,逐水草而居,创造经营畜牧业,游牧经济孕育了游牧文明,诞生了极大地影响人类进程的草原文化。 中国的游牧文明覆盖区是欧亚草原地带的一部分,大致位于欧亚草原带的东南部,包括松嫩平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北部、准噶尔盆地与阿尔泰、天山的高山草原,这片草原地带是东方诸多游牧民族的故乡。新石器时代末至青铜时代初,被中国史籍记载为狄、胡、戎的游牧部族便活动于此。随后,公元前三世纪,匈奴人日渐强大,至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建立起东方游牧民族的第一个国家——匈奴帝国,疆域不仅包括几乎全部的中国游牧文明覆盖区,而且还包括今天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孜别克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部分地区,开创了游牧文明与草原文化的新纪元。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鲜卑、柔然、突厥、薛延陀、回鹘、契丹和女真,先后建立规模不等、强弱有别的游牧帝国,直到十三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地跨欧亚大陆的人类史上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形成了蒙古高原上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民族,游牧文明与草原文化也发展到它的成熟期。蒙古民族的历史进程表明,东方诸多游牧部族的文化,如百川归海一般地积淀在蒙古民族的文明中,蒙古民族历史地成为古代东方各游牧文明与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传承者。 草原文化首先表现为游牧人民的生产生活。逐水草而居,是因为草原的永续利用必须要求草场的轮牧,人与牲畜定期转场,是受制于草场的有限性,依照季节的变化,游牧人民在春营地、夏营地、秋营地、冬营地之间往来迁徙,正是通过转场迁徙,草原得到生息和繁衍。当天灾人祸降临时,游牧人民会向更温暖、更适宜的地区远徙,这也是匈奴人、柔然人、蒙古人屡屡南下、西进更遥远天地的一大动因。同时,在广袤的草原上,在经年累月的转场迁徙中,游牧人民仍保持着万千年的传统,每一家庭、每一部族都以习惯和利益划定各自的草场,某种意义上讲,辽阔的欧亚草原带就是一个由无数各有主人的草场构成的。在特定的时间与地域中,草场归属的变化是与一个家族、部落和国家的兴衰胜败相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