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神木市概述

    神木市,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北部、秦晋蒙三省接壤地带。全市国土总面积达7635平方千米,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 截至2016年,神木市下辖15个镇,常住总人口46.34万人。实现生产总值(GDP)904.8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14.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7.1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6:67.90:30.6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6078元(常住人口口径)。 神木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十大工业强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双拥工作模范县,同时也是陕西省文明县城、陕西省教育强县、陕西省环保模范城市、陕西历史文化名城。

更多>> 神木市历史

    神木市四、五千年以前,已有人类定居。经普查,在窟野河、秃尾河两河流域,有数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夏,市境属雍州地,为熏育占据。 商,为龙方地。 西周,林胡族占据。 春秋战国,县境为白狄故地(一说为林胡族地)。 秦,为上郡北境,又改属九原郡,称为新秦。 汉朝,元朔二年(前127),置五原郡。元狩三年(前120)又置朔方,称新秦中。后又在秃尾河下游置圁阳、圁阴、鸿门三县,属西河郡;秃尾河上游置白土县,属上郡。 三国、西晋,为羌胡占据。 东晋十六国,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秦、夏政权属地。 南北朝,先为北魏地,置石城县(今解家堡一带),后改名为银城县,属上郡;后为西魏地;再后为北周地。置归真郡(今解家堡一带)。 隋,置银城县(今解家堡一带),属雕阴郡。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置麟州(治所在今杨家城)、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新秦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麟州,领属新秦(今杨家城)、连谷(今黄羊城)、银城(今解家堡一带)3县。五代时,县境先后属唐、晋、汉地域,仍置麟州。后周、北汉,仍置麟州,与府州、胜州自立,随情势委依于周汉两大政权之间。 宋,仍置麟州,属于河东路,领新秦、连谷、银城3县。乾德五年(967年)升麟州为建宁军,后又复还旧制,端拱二年(989年)又改麟州为镇西军。政和四年(1114年)废银城、连谷两县,并入新秦县。 辽、金、夏为镇西军,后撤销镇西军,改为神木寨(仍在今杨家城,因城外有松树3株故名),先后被金、夏占有。元置云州于神木寨。至元六年(1269年),废州为神木县,以葭州领属的太和县(金建,在今太和寨)并入。 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神木县为神木堡,属榆林卫,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神木县,属葭州。隆庆间,置东路神木道于神木,管辖葭州及神木、府谷、吴堡3县。 清雍于正九年(1731年)神木道改为延绥府道,移驻绥德,神木县属于葭州,后属榆林府。 中华民国,神木县属于榆林道(后改为榆林专署)。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4月15日,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成立,统辖神木县城以南及府谷县、佳县、榆林县的部分地区,与国民党统治的神木县并存。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1月,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改为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属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领导。同年10月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改为神府县政府(属于陕甘宁边区),与国民党统治的神木县并存。民国三十年(1941年)神府县由陕甘宁边区改属晋绥边区代管。 1946年年6月高家堡解放后,神府县政府迁至高家堡。1946年9月神木县城解放,国民党神木县政府瓦解,新的神木县政府成立,与高家堡神府县政府并存。 1950年神府县、神木县合为神木县、治神木城。 1958年神木、府谷两县合并为神木县,县治在神木城,原府谷县城改为府谷镇。 1961年神木县又分为神木、府谷两县,同属榆林专区。 2017年04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以原神木县的行政区域为神木市的行政区域,神木市人民政府驻神木镇府阳路1号。神木市由陕西省直辖,榆林市代管。

更多>> 神木市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神木市位于黄河中游,长城沿线,陕西省北端,约在北纬38°13′至39°27′、东经109°40′至110°54′之间。县城位于县境中心略偏东南的窟野河东岸,约在北纬38°58′、东经110°30′处。神木境内呈不规则菱形,南北最大长度约141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95千米。县城东至马镇乡葛富村65千米,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裴家川乡相望;西至尔林兔镇石板太村54千米,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巴旱采当为邻;南至秃尾河口的界牌村85千米,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大峪口乡相望;北至大柳塔乡后石圪台村77千米,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乌兰木伦庙毗连。总面积7706平方千米,居陕西省内各县之首。地形地貌 神木市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在中鸡乡木独石犁,海拔1448.7米。最低点在万镇乡西豆峪,海拔738.7米。最大相对高差700米。主要河流沿地面倾向流入黄河。

更多>> 神木市金融休闲

    2015年,神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817.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2014年增长6.7%,人均生产总值177949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1.9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55.17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50.25亿元,增长0.3%。三次产业结构为1.47:67.92:30.6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去年提高3.48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279.0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4.14%。 2016年,神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904.8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2015年增长7.6%(反馈数)。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4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614.37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277.19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为1.46:67.90:30.6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6078元(常住人口口径)。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316.1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4.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