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威信县概述

    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隅,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位于东经104.41至105.8、北纬27.42至28.7之间。交通便利,县城扎西距省会昆明市680公里,距昭通市政府所在地286公里,距重庆直辖市359公里,距四川省会成都市420公里,距四川省泸州、宜宾、自贡市均在 200公里左右,具有“行政区划属云南,经济流向朝巴蜀大地,与长江中下游发达地区经济带紧密相连”的区位优势和特点,是滇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商贸枢纽。主要出境干线公路有4条,其中镇(云南镇雄)威公路由西南方向出境,全长86公里,为至昭通、昆明、毕节主线;叙(四川叙永)威公路全长87公里,向东直达泸州港,为镇叙威三县交通枢纽;北面威珙(四川珙县)公路、威兴(四川兴文)公路均直接入川,与宜宾市直通。全县公路通车里程997公里。全县辖8乡2镇87个村(居)民委员会,国土面积1400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40万人,有汉、苗、彝、白、壮、回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1.6%。县境内海拔在480米-1897米之间,多为海拔1200米以下的矮山地区,其中山区占90%,河谷小坝区占10%,耕地面积32万亩,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10个乡镇均已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现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中学15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小学340所,幼儿园4所。电视覆盖率92%。2006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9元。威信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硫铁矿、石英砂、钾盐、磷矿等。无烟煤储量28.9亿吨,优质石灰石遍布全县,硫铁矿储量为1.8亿吨,石英砂含硅量在95%以上。水资源理论蕴藏量 13.2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4.48万千瓦,已开发利用1.35万千瓦。全县电力装机2.64万千瓦,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电网与四川、贵州及镇雄联网运行,是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达标县。植物资源有580余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植物的有10余种,其中,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桫椤(又名树蕨),有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珙桐、建柏、三尖杉等珍贵树种。全县林业资源丰富,现有森林面积70万亩,是昭通市4个灭荒县之一,森林覆盖率 45.1%,是全国绿化先进县。盛产罗汉笋、木漆、天麻、竹荪、香菌、黑木耳等土特产品。威信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威信并在此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扎西系威信原名)。以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秦邦宪)在党中央负总的责任,保证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指挥,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整编部队、扩大红军,作出了回师东进的战略决策,并建立了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为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奠定了基础。纵队所属的云南支队,在主力红军走后一直坚持斗争10余年,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威信县红色旅游资源极富特色。红军在威信驻留11天,活动期间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较多,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内涵丰富。主要景区景点有:扎西会议纪念馆、石坎庄子上会议会址、水田花房子会议会址、天险两合岩、红军卫生部驻地旧址杨家寨、扎西红军烈士陵园、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大雪山基地、云南游击支队郭家坟基地、红山顶战场遗址、铁炉红军标语、白水庙红军标语等。1985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昭通视察,亲笔题写了“扎西会议会址”匾名;1988年,县城扎西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扎西红军烈士陵园被国家民政部公布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威信被省政府批准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2001年,扎西会议会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扎西会议会址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规划;2005 年,扎西会议纪念馆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更多>> 威信县历史

    今威信县地,相传于夏、商两代为梁州、雍州之地,周属屈流大雄甸。秦代建置,一说归蜀郡,一说属夜郎国。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为进一步开发西南夷地,置犍为郡(治今遵义,后迁宜宾),犍为郡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归益州管辖。今威信县地属犍为郡南广县。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今威信县地属朱提郡(治今昭通)。蜀汉后主延熙十年(247年)隶南广郡南广县,延熙十九年废南广郡后改隶朱提郡南广县。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为朱提郡南秦县地,由益州改隶宁州。怀帝永嘉五年(311年)隶宁州南广郡。东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隶朱提郡,成帝咸和八年(333年)隶南广郡。南朝宋代为朱提郡南秦县地。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属协州,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属南宁州(原宁州)开边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属协州东安县,隶剑南道戎州都督府(治今宜宾市)。宋朝为叙州(治今宜宾市)羁縻之地,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为西南番部大巡检司易溪部地。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属芒部路军民总管府强州,隶云南行中书省乌蒙宣慰司。至元二十四年属云南行中书省乌撒乌蒙宣慰司芒部路军民总管府易溪部。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属芒部卫指挥使司(随后改设芒部府),十六年正月由隶云南布政司改隶四川布政司。十七年改芒部府为芒部军民府,辖阿头、易娘、易溪三部。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四月,朝廷为“改土归流”(废除土官世袭制,实行流官任期制),以土官陇氏正支无嗣为由,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治所由今芒部移至镇雄,设流官,下置怀德、归化、威信(治今三桃乡新街村)、安靖(治今旧城村)四个长官司。威信长安司(简称威信司,清代史籍中也明白记为威信司,后被讹称为卫靖司)首次正式见诸史籍,距今(2003年)已逾477年。“威信”,含“宣威立信”之义。 清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批准巡抚云南兼总管事鄂尔泰将乌蒙、镇雄、东川三府改属云南及武装“改土归流”的奏请。雍正五年(1727年)闰三月,镇雄“改土归流”成功并正式由隶四川改隶云南,设流官,以杜士秀任知府。雍正六年(1728年),降镇雄府为镇雄州,隶乌蒙府(雍正九年改称昭通府)。在原威信长官司、安靖长官司的基础上置镇雄州分防威信分州(简称威信分州),设州判协助知州就近管理督粮、捕盗等事宜。雍正七年,镇雄州清丈土地,划为10里51甲993个村寨,其中威信分州辖下东向化里6个甲,127个村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设扎西汛、长官司汛。宣统元年(1909年)撤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升镇雄州为云南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威信各甲绅民向省请求由镇雄划给上东、中东共10个甲,加上原有下东6个甲成立威信县。民国2年(1913年),设威信行政区,隶镇雄县。原6个甲改为6个区,辖18个保。民国10年(1921年),威信行政公署由长官司移驻扎西。民国21年,设威信设治局。民国23年(1934年)9月,设威信县,以扎西为县城,直隶云南省(1942年隶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即昭通地区)。 1950年7月,威信县解放,设威信县人民政府。10月,全县设4个区,第一区治扎西,第二区治旧城,第三区治麟凤,第四区治双河。全县有26951户,12.89万人。 2005年底,全县有8乡2镇,有村(居)民委员会87个,有村民小组1621个、居民小组12个。全县人口39万人。

更多>> 威信县地理环境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硫铁矿、石英砂、钾盐、磷矿等。无烟煤储量28.9亿吨,优质石灰石遍布全县,硫铁矿储量为1.8亿吨,石英砂含硅量在95%以上。水资源理论蕴藏量13.2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4.48万千瓦,已开发利用1.35万千瓦。全县电力装机2.64万千瓦,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电网与四川、贵州及镇雄联网运行,是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达标县。植物资源有580余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植物的有10余种,其中,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桫椤(又名树蕨),有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珙桐、建柏、三尖杉等珍贵树种。全县林业资源丰富,现有森林面积70万亩,是昭通市4个灭荒县之一,森林覆盖率45.1%,是全国绿化先进县。盛产罗汉笋、木漆、天麻、竹荪、香菌、黑木耳等土特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