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斗门区概述

    珠海市斗门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端(约东经113°,北纬22.5°交汇处),东临中山市,南与本市金湾区相连,西面和北面与江门市接壤。珠江出口八大门,有磨刀、坭湾、虎跳、鸡啼、涯门五道注斗门,形成了斗门这片海湾河口,广袤肥沃的平原绿洲。斗门处于北回归线以南、滨临南海,夏半年受海洋委风影响强烈,而冬半年受大陆委风影响较弱。全县属亚热带季风区,夏长冬短,夏少酷热,冬少严寒,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在1898至2293毫米之间,雨季从4月至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年平均气温为21.8°C,最热月份在 7月,最高温度约33°C;最冷月份在一月,最低温度约5°C;本县偶受台风影响,每年2次,每次2天,最大风力10级左右。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斗门县,1983年7月归属珠海市管辖,2001年4月撤县设区。全区面积67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其中户籍人口31.6万。全区辖5个镇,100个行政村。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15.6万。斗门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境内有海拔581米,被誉为“珠江门户第一峰” 的黄杨山;享誉海内外的御温泉度假村和万盛乡村俱乐部;颇具旅游和历史研究价值的赵氏录猗祠、张世杰墓和斗门古街。金台寺云雾缭绕,白藤湖一碧万顷,灯笼沙渔歌互答,一派水乡风情。斗门区毗邻港澳,紧靠珠海机场、珠海港、广珠轻轨,粤西沿海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江珠高速公路通车在即,广珠铁路和港珠澳大桥即将兴建,斗门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斗门港航线直达香港、澳门和沿海各地,交通便利,投资环境优越。农业以种植水稻、甘蔗和水产养殖为主,盛产荔枝、芒果、香蕉、龙眼、火龙果等南方佳果,拥有“ 鹤洲莲藕、香蕉”、“雷蛛青蟹”、“白藤湖西芹”“天天新玉米”、“乡意浓有机米”和“白蕉海鲈”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工业有电子、电器、轻纺、食品、建材、制糖等支柱产业。现世界500强企业伟创力集团、住友化工和国内知名企业青岛啤酒、格力集团、方正科技等已先后落户斗门区;商贸、房地产兴旺,是珠海西区商贸和居住中心。

更多>> 斗门区历史

    2001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斗门县,设立珠海市斗门区和金湾区。斗门区辖原斗门县的井岸、白蕉、乾务、五山、斗门、上横、六乡、莲溪8个镇。 斗门县辖10个镇(井岸、白蕉、乾务、五山、斗门、上横、蓬溪、六乡、红旗、平沙),121个村委会、47个居委会。 2000年,斗门县辖10个镇。总人口401529人,各镇人口: 上横镇 23583 莲溪镇 13562 六乡镇 19849 斗门镇 41294 五山镇 26068 乾务镇 19023 白蕉镇 61534 井岸镇 108074 红旗镇 21999 平沙镇 49689 自藤湖虚拟镇 9755 城南虚拟镇 709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3年,白蕉镇、六乡镇合并为白蕉镇,五山镇、乾务镇合并为乾务镇,莲溪镇、上横镇合并为莲洲镇。

更多>> 斗门区地理环境

    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角,即磨刀门到崖门之间。即东经113°0.5′至113°25′,北纬21°59′至22°25′之间。从赤鼻岛至白蕉七围交界线,东西之间最宽33.4公里。总面积674.8平方公里。 水资源 (一)当地水资源 斗门区降雨在1100至3339毫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1998.8毫米,年平均径流深为1201毫米,年径流总量为9.3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50。斗门区陆地面积为1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2.1毫米,浅层地下水总量约为0.50亿立方米。 客水资源 过境客水为769亿立方米。其中磨刀门水道523亿立方米,鸡啼门水道140亿立方米,虎跳门水道106亿立方米。综览主客水量:全区平均每年拥有淡水资源约为778.8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26.65万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