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会宁县概述

    会宁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自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置祖厉县,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会宁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地处甘肃中部,县域地形地貌呈“七川八塬九道梁”。国道312线、309线,省道207线穿境而过。会宁是甘肃省地域大县、人口大县。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现辖29乡4镇,总人口58万。会宁是雨养农业为主的农业县。耕地228万亩,其中旱地204万亩(梯田138万亩),水地24万亩。年均降雨量34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1800毫米。会宁是甘肃中部绿色产品生产基地。荞麦米和良谷米被农业部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杏仁露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铁木山矿泉水被国家命名为优质纯天然矿泉水,仿古地毯是外贸出口的免检商品。会宁是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革命圣地。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红色旅游优势,红军会师旧址是中宣部确定的全国首批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宁是西北教育名县。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举人115人、贡生396人。 自恢复高考以来, 已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万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1000多人,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区就有240多名会宁学子。会宁教育的“三苦两乐”(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精神享誉省内外。会宁是国务院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1999年全县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历史性跨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与时俱进,艰苦奋斗,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87311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65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2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1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352万元,在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正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

更多>> 会宁县历史

    会宁县:据《史记》记载,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即有祖厉县建治,属安定郡。王莽篡汉,改祖厉县为乡礼县,东汉复祖厉旧名。三国时属魏地,隶武威郡。西晋初废祖厉县。惠帝永宁元年(301年)凉州刺史张轨在凉州(今武威)近侧另设祖厉县,后迁县于郭城驿故地。东晋十六国时,祖厉县前后隶属于前凉、前秦、后凉、后秦、西秦5个政权。南北朝时,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改祖厉县为祖居,迁址平凉境内,后在今靖远县境内置会宁县,为有“会宁”县名之始。西魏恭帝元年(554年),置会州,州治会宁。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设会宁镇,开皇十六年(596年)又复为会宁县,属平凉郡。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改会州为粟州,同年又复名会州,属关内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会州为会宁郡。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陷于吐蕃,更名“汝遮”。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党项人克会州,地属西夏。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收复会州,属熙河兰会路。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筑起会州新城(即今敦虾蟆古城)。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在州治置敷州县。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陷于金,金即在甘泉堡置西宁县(今张城堡西宁古城)的建置。至此,今会宁县境内同时有两县(敷州、西宁)、一州(会州)的建置。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年),升西宁县为西宁州,后又降州为县。宣宗兴定四年(1220年),西夏占会州。宣宗元光二年(1223年)金人收复会州。蒙古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八年(1236年),蒙古军占领会州。元初,迁会州治所于西宁县。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并西宁县入会州。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诏令改会州为会宁州。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隶巩昌路,属陕西布政司。清初会宁隶巩昌府。1913年,改属兰山道,1927年废道后直属甘肃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会师于会宁,在会宁曾组建苏维埃政权。1944年会宁改属甘肃省第九行政检察专员公署(治所临洮)。1949年8月22日成立会宁县人民政府,属定西专员公署。1985年8月,会宁县改隶白银市至今。

更多>> 会宁县地理环境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地处北纬35°24′至36°26′、东经104°29′至105°31′之间。东依静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海原县,南与通渭县毗邻,西靠安定区和榆中县,北与靖远县、平川区相邻。总面积为6439平方公里,2004年底总人口为58.33万人,其中:汉族占97%;回族、东乡族、藏族、满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占3%。全县共辖4个镇24个乡6个社区居委会284个村民委员会29个居民小组2039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地会师镇,西北距兰州市155公里、白银市180公里。 会宁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土地构造复杂,多以变质岩和花岗岩为基底,其上广泛沉积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系黄土,局部地段出露石灰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全县以祖厉河为基干,分布树枝状沟壑,遍布“V”形深谷。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便有1.07公里的沟壑。总体南高北低,东北角、中西部有海拔2200米的山塬和峰峦。南部、中部为山地,多属黄土堆积侵蚀长梁、梁峁地貌;北部多为川、塬地,为梁峁顶面残塬和河流切割成的沟谷地阶地貌。其地貌大体可分: (一)黄土堆积侵蚀长梁、梁峁地貌。此地貌在县内广泛分布。梁呈长条形,顶不宽,坡梁长,坡面大,坡度15—25度,多数被现代槽状冲沟切割 ,沟头为“掌地”,在中部有少数呈山间盆地地貌。侵蚀严重地区,梁峁并存,峁顶面积不大,四周斜坡在10度左右。峁梁相接者梁身不长,为沟谷深切,黄土堆积较厚。 (二)黄土堆积侵蚀梁峁顶面残塬地貌。此地貌分布在县境北部祖厉河、关川河两侧,海拔1700—2200米。有白草塬、扎子塬、李家塬等八塬典型峁顶残塬,塬面坡度平缓,一般在5—10度之间。塬缘到谷底切割较深,坡面高且陡,塬面为塬地,沟谷为沟坝地。 (三)河谷平塬地貌。此地貌分布于祖厉河及其支流祖河、厉河、关川河、土门岘河两侧,为宽窄、长短、高低各异的三级河谷阶地,呈树枝状嵌入梁峁丘陵之间。海拔1400—1800米。郭城川、城川、甘沟川等七川为典型河谷平原,高出河床1—3米的一级阶地为河滩,宽数米至数百米,为排洪区;高出河滩10—30米的二级阶地为川地,地势平坦,宽数百米至3公里;高出川地10—30米的三级阶地为坪台地,断续分布于川道两边。阶地多由第四级冲积、洪积物组成,黄土层厚,土质较好。村镇居民多住二级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