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罗源县概述

    罗源地处福建东部沿海闽江口金三角北翼,与台湾隔海相望。罗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花岗岩可采量达2亿立方米,高岭土储量达1000万立方米,叶蜡石储量近400万吨,1989年列入联合国自然资源勘探循环基金会投资勘探项目。1999年已获批全国首个土地综合开发整理示范区。罗源交通便捷,已构建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格局,成为贯穿南北的沿海交通必经之路。104国道、“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60公里。万吨码头已直抵香港、日本、新加坡,海上航线正逐步开通。即将动工兴建的福温铁路,拉近罗源与全国的距离,到温州仅1个半小时,到上海仅3个小时。罗源龙头产业石材业,现在大上型石材加工企业两千余家,日出产量达130多万平方米,产口远销国内外。罗源县始建于唐、得名于宋,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全县幅员1187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其中畲族占8.1%,为福建省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东部罗源湾口小腹大,海域面积2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9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的深水岸线长达26公里,是福建省建造5万吨级以上码头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海湾顶部的松山、白水两大围垦造地近5万亩,形成海峡西岸不可多得、可供成片开发的临海建设用地。改革开发以来,罗源被列为沿海开放县、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二类通商口岸、台轮停泊点和对台贸易点。世纪之交,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灵活运用立体交通网络、成片土地开发、天然深水良港、沿海近台以及广阔的经济腹地等优势,着力营造配套优惠的投资环境,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成果。先后建立了全国首个国土综合开发整理示范区和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确立了福州港罗源湾深水外港地位。连续8年荣誉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无限商机金海岸,世纪潮涌罗源湾!

更多>> 罗源县金融休闲

    开发区位于福建闽江口北端的罗源湾畔,依山面海。罗源湾口小腹大水深,海域面积240平方公里,避风遏浪,不冻不淤,港口作业时间年平均360天,海岸线长129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的深水岸线长达26公里,是福建省6个可建5万吨级以上码头的天然良港之一。该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开发区;1999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首个土地综合开发整理示范区和“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现已规划海域??发区所拥有的港口、土地、区位、交通优势日益凸显。港口:2004年10月交通部、福建省政府批准的“福州港区总体规划”中明确,罗源湾北岸港区规划岸线13公里,规划可建2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36个,其中将军帽一带航道自然水深达25米以上,是建设20~30万吨级码头泊位的优良岸线,港口开发潜力巨大。土地:拥有松山、白水两大围垦造地近0.33万公顷以及周边可开发利用腹地,土地储量面积总计0.67万公顷。区位:地处东南沿海中部,与台湾隔海相望,距马祖岛38海里、基隆港146海里;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距离中心,北联宁德、浙江,南接福州、厦门,是连南接北的重要节点。交通:104国道、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长乐国际机场58公里,福州市区65公里,距温州仅2小时路程;狮岐港区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将于2005年上半年竣工投产,可湖至狮岐段疏港公路建成通车,温福铁路已动工兴建,并在罗源湾开发区内设站,与港区连接,形成公路、铁路、水运、空运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2004年,罗源湾港口开发建设全面铺开。狮岐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主体工程竣工,动工建设2个5万吨级码头,建成可湖至狮岐段7公里疏港公路和2个3000吨级淡头码头。一类口岸报批工作取得进展,航道疏浚工程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港区铁路专用线工程已完成项目预可,正上报审批;建成白水、寿桥两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联合供水一期工程已竣工,日新增供水3万吨,港区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全年又投入1亿多元,基本完成白水垦区两个钢铁项目和开发区南、北片工业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大大提高了承载项目能力。截止2004年底,已有100多家内外资企业落户罗源湾开发区,项目总投资达6.25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0多个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