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丹巴县概述

    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的东大门,东与阿坝州小金县接壤,南和东南与康定县交界,西与道孚县毗邻,北和东北与阿坝州金川县相连。幅员面积 5649平方公里,境内高山对峙,峰峦重叠,峡谷深邃,景色独特。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0-5521米,县城位于大渡河畔的章谷镇,海拔1800米。全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56829人,是一个以藏、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解放后五十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建设,丹巴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交通、通讯、能源、水利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全县15个乡(镇)基本实现乡乡通公路。全县通车里程339公里,特别是在朱总理2001年来甘孜州视察后,交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八(美)丹(巴)公路、小(金)丹(巴)公路、丹(巴)刷(金寺)路、瓦(斯沟)丹(巴)路四条出境公路的通县油路工程的顺利完成,彻底解决该县交通瓶颈的制约。光纤通讯、移动通讯、无线寻呼、因特网业务和ADSL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缩短了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信息通讯已深入到各个领域。能源建设步伐加快,在建的招商引资项目1.5万千瓦的陡水岩电站工程,2003年4月第一期工程峻工投产,使乡通电率达80%,村通电率达74%。大大改善该县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十年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丹巴属川西峡谷的一部份,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由于青藏高原季风型气候影响,气候呈典型的立体气候,特殊的地质构造,发达水系,使丹巴的自然资源丰富,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金、银、铅、锌、铜、铂族、镍、白云母、花岗石、石灰石、等20余种,在已探明的矿床中,特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16处。杨柳坪铂镍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二,半扇门乡关洲硅矿会储量就高达15亿吨。

更多>> 丹巴县历史

    置县时,根据丹巴的藏名翻译而来,故名丹巴。 秦、汉为西羌领地。 隋为嘉良夷地。唐置东、西喜良州,隶雅州,后被吐蕃所据。 宋仍置东西嘉良州。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置革什扎安抚司和巴底安抚司。 康熙四十一年(1702)置巴旺安抚司。 乾隆三十九年(1774),巴旺、巴底安抚司升为宣慰使司。 乾隆四十四年(1779),置章谷屯,隶懋功(今小金县)屯美诺直隶厅。 民国2年(1913)康定辖属的鲁密章谷24寨连同丹东、巴旺、巴底置丹巴县。 1935年红军长征过境,建立了丹巴县苏维埃(又名格勒得沙)政府和大桑区、巴旺、巴底、丹东、城内、连耳、聂呷、半扇门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库28年(1939),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1990年,全县辖4区、15乡、1镇。县治章谷镇,距州府康定137公里,距省府成都368公里。

更多>> 丹巴县金融休闲

    全县有耕地面积80394亩,主要分布在河谷和半高山地带,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81亩,1990年农业总产值为1683万元,粮食总产量为19463吨,人平有粮600余公斤,以玉米、小麦为主。有天然草场228.34万亩,牛、马、羊、猪等14.58万头(只)。 工业有电力、云母开采与加工、采伐、建材、砖瓦、农机修理等,总产值1229万元。已建成电站28座、装机容量5270千瓦。 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53万元,城乡集市货物成交额623万元,商品收购总值201万元,商品销1322万元,有各类商业网点39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