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定陶区概述
行政区划 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定陶区辖2个街道、10个镇:天中街道、滨河街道、仿山镇、张湾镇、马集镇、半堤镇、冉堌镇、黄店镇、孟海镇、陈集镇、杜堂镇、南王店镇。区政府驻地天中街道。 人口 截至2015年,定陶区人口总量为692503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有257755人,农村人口有434748人。男性人口360745人,女性331758人。 民族 根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定陶区共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彝族、瑶族、东乡族等16个少数民族成份,14900余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2.2%。少数民族分布呈小聚居、大杂居态势,其中回族14824人,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99%以上,主要聚居在天中街道南城社区、王洪庙社区和陈集镇前沙海村、中沙海村四个民族村居(社区);其他少数民族大多因婚姻、经商等迁徙形成。少数民族人口1000人以上的民族工作重点镇(街)2处,分别是天中街道和陈集镇。
更多>> 定陶区历史
定陶古称陶,上古时期为华夏部落活动的核心区域,因尧又叫陶唐氏,遂得名为陶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尧、舜时期为古陶国。夏商有三翮国。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说文》:“陶丘有尧城,尧尝居之。”陶丘古城遗址在今马集镇费庄村北200米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定陶县。历史上曾12次为国,8次为郡,2次置军,终以县至今。 公元前487年,曹国被宋国所灭,郡治移至定陶故城,即今塔坡刘庄与李线庄之间。 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定陶“扼菏(菏水,上古有菏泽,菏山,菏水皆在定陶)、济(济水,古济水过陶丘北,故定陶又名济阴)之要,据淮、徐、宁、卫、燕、赵之脊”,一直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水陆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和军事战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改济阴郡,后又改为定陶国,东汉时又改为济阴郡。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唐代,定陶为镇,治左城,即今马集镇左山寺附近。该城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被淹。 明洪武四年(1371年)县城迁至今地。成化二年(1466年)修筑土城。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土城修筑为砖城。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中共定陶县第一个党支部在户集成立。 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定陶抗日县政府成立。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2月,中共定陶县委建立。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定陶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 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定陶县随菏泽专区划属山东省。 1958年11月,定陶析入菏泽、成武两县,改属济宁专区。 1961年6月,恢复定陶县,属菏泽专区。 1978年3月,菏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定陶县属菏泽地区。 1995年10月23日,撤销定陶县孟海乡、张湾乡,设立孟海镇、张湾镇。 2000年6月,菏泽地区改菏泽市,定陶县属菏泽市至今。定陶县辖6个镇、13个乡。 2001年2月,定陶县机构改革,合乡并镇,东王店乡并入定陶镇,一千王乡并入张湾镇,力本屯乡并入马集镇,姑庵乡并入黄店镇,王双楼、田集乡并入冉堌镇,保宁乡并入陈集镇,邓集乡与游集乡合并成立仿山乡,南王店乡、孟海镇、半堤乡、杜堂乡继续保留。 2001年9月,撤销定陶县马集乡,设立定陶县马集镇。 2011年4月,撤销定陶县仿山乡、半堤乡,设立定陶县仿山镇、半堤镇。 2011年9月,撤销定陶镇,设立天中、滨河街道两个办事处。 2012年11月,撤销定陶县杜堂乡,设立定陶县杜堂镇。 2013年12月,撤销定陶县南王店乡,设立定陶县南王店镇。 2016年4月29日,定陶撤县设区,辖天中街道办事处、滨河街道办事处,仿山镇、张湾镇、马集镇、南王店镇、冉堌镇、黄店镇、孟海镇、半堤镇、陈集镇、杜堂镇。
更多>> 定陶区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定陶区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中部,介于东经115°20'~115°47',北纬34°57‘’~35°15”之间。北距菏泽市区20公里,西距世界名城七朝古都开封(汴京,东京)100公里,南与曹县毗连,东与成武县相邻,西与东明县交界,东北与巨野县交界。辖地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40公里,总面积846平方公里。 地形地势 定陶区为黄河中下游冲击平原,属华北平原沉降盆地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便于发展陆运水运、水利设施、工业项目的建设和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簸萁形逐渐降低,海拔高度为44—53.6米之间,高差9.6米。微地貌形态分高、平、洼3种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17%、57%和26%。 气候 定陶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秋凉春燥,日照充足,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多偏南风,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空气干燥,受寒潮侵袭时有出现霜冻和倒春寒天气;夏季,炎热多雨,常有潮湿闷热天气,有时因暴雨成灾,有时也可能因降水稀少而出现夏旱,适合大多数作物的生长;秋季天高气爽,日照充足,常发生秋旱现象;冬季气候干冷,多偏北风,降水(雪)稀少,个别年份出现冻害。 定陶近30年的平均气温为13.9℃,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6.8℃,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0.7℃,气温年较差27.5℃,极端最低达-17.9℃,极端最高气温40.7℃ ,近十年来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特别是冬季的气温近十年来较前三十年偏高1.4℃左右。 定陶降水量的分布极不均匀,但一般规律是夏季降水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冬季降水量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秋季多于春季而少于夏季。年平均降水量663.0毫米,最多1188.4毫米,最少357.1毫米,无霜期209天。 定陶年平均日照时数2235.7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4%。一年中春、夏、秋季光照较多,冬季较少,光照最多月份在5月份。最少的在2月份。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根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定陶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矿泉水、地热资源、粘土矿等。张湾镇地区勘查面积126.51平方公里,该区控制含煤面积较大,含煤面积约66平方公里,估算储量7—10亿吨。 定陶区矿泉水厂1处,位于陈集镇保宁村,年生产能力10万桶,矿泉水含有碘、锶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定陶区滨河办事处秦河村为中心,辐射周围52平方公里为地热异常区,钻探地热井一眼,深度1230米,地热水井口温度58℃。 定陶区共有砖瓦窑厂31个,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及街道。 生物资源 根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定陶区可开发利用水产资源1600公顷,主要鱼类有: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鲫团头鲂、三角鲂、鲶鱼、黄鳝、乌鳢、泥鳅、花鳅、、黄颡、红鳍鮊、翘嘴红鮊、细鳞斜颌鲴、麦穗鱼、棒花鱼、餐条、中华鰟鲏、高体鰟鲏、大鳍刺鰟鲏、栉虾虎、克氏虾虎、鳜鱼、马口鱼、赤眼鳟、鱤鱼。 根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定淘区野生动物资源全区分布有兽类18种,分属于5个目,两栖类8种,爬行类10种;鸟类157种,分属于16个目41个科,其中优势种为麻雀、花喜鹊、灰椋鸟、大山雀、珠颈斑鸠、家燕等,普通种有斑啄木鸟、四声杜鹃、金翅雀、金腰燕、黑枕黄鹂、普通翠鸟等,稀有种有金黄鹂、栗苇鸺、大鸨、金眶鸺等。 土壤资源 根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定陶土壤属于潮土土类,下分两个亚类,两个土属,111个土种。一是潮土亚类,潮土土属,包括69个土种,总面积84.9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86.4%。二是盐化潮土亚类,盐化潮土属,包括42个土种,面积13.4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3.6%。以土壤表层质地可分为松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5种,面积和分布如下: 松沙土(飞沙地):面积1.9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主要分布在张湾镇和半堤镇。 沙壤土(沙地):面积26.7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7%,多位于缓坡高地和岛形高地上。多数镇街均有分布。 轻壤土(两合土):面积37.3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38%,多位于缓坡平地上。主要分布在仿山镇和冉堌镇。 中壤土(红花面淤):面积28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8.5%,多位于缓坡平地和缓坡洼地上。多数乡镇均有分布。 重壤土(淤土):面积4.3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4.5%,多位于缓坡洼地、碟形洼地上。主要分布在张湾、杜堂、陈集、孟海等镇。
更多>> 定陶区金融休闲
综述 2014年,定陶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2亿元,比2013年增长10.5%;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8:51.8:30.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亿元,比2013年增长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9亿元,比2013年增长9.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7亿元,比2013年增长15.6%;贷款余额69.8亿元,比2013年增长18.2%。完成进出口总额6986万美元,比2013年增长5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8亿元,比2013年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9元,比2013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0380元,比2013年增长12.1%。 2015年,定陶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2014年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2014年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比2014年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14年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4年增长11.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2014年增长16.1%,贷款余额比2014年增长19.2%,完成进出口总额6889万美元,比2014年增长7.9%。 2015年,定陶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一五”末的70.6亿元增加到145亿元,比2010年增加74.4亿元,年均增长1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3.63亿元增加到7.7亿元,比2010年增长1.12倍,年均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2.9亿元增加到85.8亿元,比2010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13.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58.1亿元增加到147.3亿元,比2010年增长1.53倍,年均增长20.4%;贷款余额由32.7亿元增加到83.2亿元,比2010年增长1.54倍,年均增长20.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3亿元,是“十一五”的1.6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850元增加到9830元,比2010年增加3980元,年均增长10.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9193元增加到15550元,比2010年增加6357元,年均增长11%。 第一产业 2014年,定陶区投资7800万元,实施现代小麦产业县、粮食高产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6个项目,改造提升农田11.2万亩,新打机井490眼,建设桥涵274座,疏浚沟渠135公里。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比2013年提高2个百分点。粮食总产58.8万吨。新增设施蔬菜面积3100亩、无公害蔬菜1万亩,认证绿色农产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发展规范化林下养殖场15处,创建国家和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各1处,8家养殖场通过农业部畜产品无公害认证。新建经济林6000亩、千亩油用牡丹示范方1处,完成水产开发1000亩。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6家,发展家庭农场21家,土地流转10万亩、土地托管1.3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298个村,发证6.5万户。 2015年,定陶区新增设施蔬菜4600亩,创建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4处,新建食用菌大棚216个,造林1.86万亩。新增绿色食品55个、无公害农产品12个,居全市第一位。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4.23万亩、托管面积3.5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8家。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改造高标准农田6万亩,机械化深松耕地10万亩。 第二产业 2014年,定陶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达到1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3.2亿元,比2013年增长31.4%。工业用电量3.8亿千瓦时,比2013年增长7.3%。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9.8%,比2013年提高1.2%。 2015年,定陶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0家,主营业务收入由142.8亿元增加到362亿元,比2014年增长1.54倍,年均增长20.5%。 第三产业 2014年,定陶区全年新落地服务业项目10个,总投资64.6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9亿元,比2013年增长11.4%。 2015年,定陶区服务业增加值46亿元,比2010年增长1.46倍,年均增长19.7%。[2] 新增电子商务企业99家,增长5.3倍;新增网店1400个,比2010年增长93%,带动从业人员2万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1亿元。新增市场主体4250户,比2010年增长56%,其中新增注册企业1781户,比2010年增长114%;新增个体工商户2469户,比2010年增长31%;新增“四上”企业98家,达到4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