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郓城县概述

    郓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辖21个乡镇,1031个行政村,109.47万人,10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7万亩。郓城文化底蕴深厚。郓城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筑城名郓。郓城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义军领袖宋江、晁盖、吴用都是郓城人,与水浒故事有关的遗址遗迹较多,有智取生辰纲的黄泥岗,宋江杀惜的乌龙院,梦得天书的九天玄女庙,宋江故里的宋宅、宋坑、宋井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渊源流长,是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郓城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涌现出著名歌唱家彭丽媛等。宋江武术院列全国十大名武馆(校)榜首,组建的“狗娃艺术团”以其独特的魅力蜚声海内外。郓城自然资源丰富。黄河流经郓城28公里,年均引水量 2.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32亿立方米。优质煤储量28.15亿吨,煤田面积439.6平方公里,境内设计赵楼、郭屯、彭庄、郓城四对矿井和装机总容量4×60万千瓦的大型坑口电厂,正在进行前期建设。农业基础较好,名优稀特品种较多,鲁西黄牛驰名中外,小尾寒羊被誉为“世界明珠”、“中华国宝”,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平原绿化先进县,1994年农业增加值和粮食、棉花、油料、肉类总产量五项指标均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棉纺织、木材加工、畜产品加工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迅速,块状经济已具雏形,成为郓城的主导产业。郓城投资环境优越。郓城靠近中原腹地,是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的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九”铁路纵贯全境,设有3个客货站,乘京九列车北上北京5小时即达,南下深圳18个小时路程。欧亚大陆桥与京九铁路在此交汇,形成海铁联运,成为郓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大通道。

更多>> 郓城县历史

    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一代代历史名人。宋代为宋江、晁盖等举行农民起义的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元朝有“尝见帝师不拜”的兵部侍郎樊执敬,明朝有兵部侍郎樊继祖和为官清正、怜民惜才的户部尚书钟,清代有光绪钦点的武状元张宪周、甲午中日战争指挥登州大捷的云南提督夏辛酉等。近代有与黄兴密函举讨袁起义的著名教育家王鸿一、党的七大代表梁仞仟等。还有丝弦圣手王殿玉、古筝专家赵玉斋、著名歌唱家彭丽媛等一批当代乐坛名人。

更多>> 郓城县地理环境

    郓城地处黄河中下游,全县属黄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157万亩,95%为优质耕地。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3米,过去有“自西向东渐倾斜,东走十里低三尺”之说。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外,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条,地下水量约1.28亿立方米。全年无霜期约200天左右,平均年日照约2497小时,常年平均气温13.5摄食度,具有显著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黄河自鄄城县流入郓城西北边境,经李集、黄集流入梁山县,流经郓城28公里,,奔腾的黄河水哺育了郓城人民,黄河的泛滥又是郓城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建国前黄河多次决口,自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南兰封铜瓦厢决口至清末的57年间,黄河就有38年发生决溢,平均三年二决,民国时期,堤防失修,河决仍频,郓城人民深受其害。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治黄措施,根除了决口之患,并建立苏阁引黄闸,黄河已由害河变为利河。

更多>> 郓城县金融休闲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战略的强力推动下,郓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民营,全力抓招商,关键抓投入,全县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新的成就。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9.1亿元,增长16.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4元,增长12.38%;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2亿元,增长16.1%;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2.8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5家,比上年新增42家,完成销售收入76亿元、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利税4.7亿元,分别增长49.2%、32.5%和77.9%;全县供电量达到10.13亿千瓦时,增长30%,其中工副业用电量达到6.25亿千瓦时,增长38%;完成进出口总额3681万美元,增长27.8%;截止到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2.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达到5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52.9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7亿元、7.2亿元和13.4亿元。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事业兴旺的良好局面。

更多>> 郓城县文化教育

    据有关资料和族谱记载,公元前 508 年(春秋周敬王十二年),濮州陈甫迁郓境内建村陈,其后裔散居四处建村,原陈庄遂名老陈庄,这是有文字记载的郓城境内定居最早的姓氏。汉朝丞相张良生前看中了郓城的风水,死后葬于郓城西北境,其后裔用其字“子房”建村守墓,成为郓城境内较早的张姓。据侯咽集镇孟胡同 《 孟氏族谱 》 载:唐朝末年,其始祖孟达从梁山迁居郓境内的姜庄,后姜姓外徙,孟姓人丁兴旺,改村名为孟胡同。可见,姜、孟亦为郓地较早的姓氏。公元 961 年(宋建隆二年),疏通了五丈河(即今宋金河),水运复兴,郓境从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山东东部等地迁入晁、吴、殷、芦、祝、丁、梁、刘、孙、杨、徐、戴、燕、魏、边、张、施等 20 余姓。明朝为开垦荒地,自 1368 年(明洪武元年)至 1424 年(明永乐二十二年),大批山西、河南、安徽等地人迁入郓城。以及从江苏、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四川、浙江等地陆续迁入邢、陈、史、郑、吕、罗、杨等 50 余姓。清朝顺治和康熙年间,皇帝鼓励开荒,外县、外省人继续向郓境迁移。又有多种姓氏陆续迁入郓城。1990 年人口普查,郓城县姓氏共有266个,姓李、刘、王者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