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平湖市概述
平湖,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金平湖”之美誉;她枕江滨海,美丽富饶,是杭嘉湖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平湖,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她东临上海市,南濒杭州湾,境内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乍浦港,距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均不足100公里,水陆海交通极为便利。平湖,现代化建设与时俱进。她1988年被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起跨入全国百强县(市),199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2001年被列为全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百强县(市)第44位。服装业———全国第一服装业是平湖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平湖服装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初,经过20年来的发展,现有服装企业近1000家。2001年生产各类服装2.55亿件(套),占全国服装产量的2%,占浙江省的比重超过10%,实现产值112亿元,利税11.6亿元,分别占全市的49.0%和41.1%。服装业以出口为主、加工贸易为主,95%以上产品出口,其中85%出口日本。目前,出口市场已经扩展到日本、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出口服装生产基地。全行业60%以上的设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拥有茉织华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骨干企业。光机电———浙江光谷光机电是平湖工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近年来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2001年实现产值22亿元,占全市的10%。平湖市已经拥有一批光机电骨干企业,主要有总投资2亿美元、首期投资6000万美元的日本电产(浙江)有限公司,总投资5482万美元的日本电产芝浦有限公司,以及关东辰美、电产科宝、 NTN、大平洋蓝登、晨光电缆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主要生产数码相机快门及微型精密电机、光导纤维套管、手机用摄像头、液体动压轴承、电缆等高新技术产品。全省最大的光机电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已具雏形。乍浦港———东方大港1917年,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东方大港”,目前拥有外海万吨级泊位6个,千吨级泊位4个。乍浦港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设有海关、商检、边检、货运代理等进出口货物服务机构。2001年货物吞吐量超1000万吨,跨入全国中型港口行列,是浙江省第三大港口。
更多>> 平湖市历史

弘一法师李叔同(1880-1942),祖籍浙江省平湖县,1880年10月23日(清光绪六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今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一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学名文涛,字叔同。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李叔同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号弘一,法名演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他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更多>> 平湖市金融休闲

外向型经济发达。平湖先后与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已有英荷壳牌、日本川铁商事、三井物产、丸红、夏普、日本制纸、日本纸浆纸张商事和日本电产等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落户我市。外贸出口继续保持领先。口18.9亿美元,分别增长19.5%和26%。 经济外向度高是平湖经济的鲜明特点,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已连续六年双双进入全省"十强"。2006年,平湖市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连续八年双双进入全省县(市)“十强”。平湖工业素以服装业闻名海外,服装行业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年产服装2.2亿件(套),是国内服装出口第一大县(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2006年被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服装跨国采购产业基地”称号。目前,平湖工业已形成服装、光机电、造纸、箱包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和纺织、童车、化工、洁具、五金机械等新兴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2002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全省唯一的省级光机电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平湖光机电产业基地,成为浙江光谷。平湖还是中国包装纸生产基地和中国软箱包出口生产基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