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陵川县概述

    陵川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北靠壶关、长治,西连高平、泽州,东南与河南辉县、修武接壤,为山西省东南之门户。全县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200—1600米之间,最高海拔达1791.9米,最低海拔628米,石质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3.9%。全县共辖7镇5乡378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6万人。 陵川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古域为尧、舜部落,是世界围棋起源地。自隋开皇(公元596年)建县以来,历史上曾出现过7名状元、93名进士,陵川籍人士郝经是我国宋元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史学家,著有《续后汉书》、《春秋外传》等著作。境内现存有金元古建筑13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被誉为我国长江以北金元古建地上博物馆。 陵川物产丰富,区域特色明显。全县耕地面积45万余亩,林地面积117万亩,宜牧林地、坡地109万亩。全年无霜期163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26毫米,年平均气温7—9,昼夜温差大,区域小气候明显,各种农产品特别是草食畜产品、道地中药材、干(鲜)果及小杂粮具有品质好、营养高、养分比例合理等特点,目前,全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到48个,被列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志推广与监管项目示范县。全县已发现的地下矿产达12种,石灰岩探明储量36亿吨,白云石14亿吨,铁矿石9000万吨,铝土矿1800万吨,电石灰岩9040万吨,煤炭可开采量1.8亿吨。 陵川风峦叠嶂,生态环境良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6%,居山西省第二位。万壑松峰的棋子山被列入省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有云山幻影王莽岭、围棋源地棋子山、百里云霞红叶区、茫茫林海第一山;有马圪当大峡谷、佛子山大峡谷;有创造人间奇迹、名震华夏的锡崖沟“挂壁公路”等。古代诗人曾用“青山无恙画屏开”的诗句赞美陵川迷人的景色,现代著名诗人李锐也留下了“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的赞美诗句。目前,全县已初步建成王莽岭、棋子山、凤凰欢乐谷、黄围山四大景区,其中王莽岭景区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陵川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世人关注,被誉为 “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文化旅游强县”、“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 陵川县属太行山革命老区,是全省”两区“开发县(区)之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 “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三大战略,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全县生态环境更加秀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22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63元。目前,全县上下政通人和,蓄势待发,25万陵川人民正以博大的胸怀、饱满的热情、昂扬的锐气,朝着生态秀美、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更多>> 陵川县历史

    历史据境内发掘的塔水河等处人类遗址考证,陵川县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就有人类居住。夏商两代为冀州之城,春秋属晋国,战国时期,先属韩、后属赵,秦代属高都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陵川县,元至元三年(1266)并入晋城,至元三十一年(1294)复置。抗日战争时期曾分置陵川、陵高等县,1945年恢复陵川县。1958年,11月并入晋城县,1959年7月恢复陵川县建制。

更多>> 陵川县地理环境

    陵川县为典型石山区。境内万峰环列,崖悬壁峭,沟壑纵横。全县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东北部最高峰板山,海拨1797.9米,南部最低点甘河破屋海拨 691米。平均海拔1058米。无霜期16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00—700毫米。年平均气温7.9℃左右,冬暖夏凉。森林覆盖率达到60.3%。县东部为石山区,中部为土石丘陵区,西南部为平川区。地下有煤、铁、硫、铝及大理石、花岗岩、矿泉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