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荆门市概述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之滨。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东西最大横距15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31千米。面积11884平方千米/12404平方千米/12045平方千米/12072平方千米(简册)。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人口)300.11万人,人口出生率7.51%。,人口死亡率3.93%。,人口自然增长率3.58%。处荆山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西北和中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200~500米;东部和南部为平原湖区,地面高程多在30~50米。河流东部为汉江及其支流;西北部属漳河水系,均南入漳河水库;南部属长湖水系,均南入长湖。 荆门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6个县、市、区,其中镇50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5个,农业办事处、农(牧)场、水库单位等11个,省级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4个。总人口300万人。 荆门中心城区城市定位为:鄂中区域中心城市,新兴特色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区面积718平方千米,目前建成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8.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0.5万人),基本形成了南北双城、新老城区结合的城市格局。“十五”期间,荆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5.3亿元(不含电力、邮电通讯设施投资)。截至2005年底,城市道路121条312千米,道路面积514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6.53平方米),排水管道421千米;城市供电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城市供水能力38.2万立方米/日,供水管网300千米,供水普及率100%;气化率100%,城市燃气管道59千米;公交运营车辆332台(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2.07标台);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500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5万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1.01%;人均公共绿地10.03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4.54%,绿化覆盖率48.98%。荆门中心城区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地率等多项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近年来,荆门城市建设在规划管理、造林绿化、综合环境整治等方面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更多>> 荆门市历史

    夏商时期(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十一世纪),天下为九州,荆门属荆州之域。约公元前十二世纪,商王武丁后裔于汉江西岸今沙洋县马 良镇西建立权国,为“古代第一县”;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秉成王之命,封姬姓王族于长湖边今沙洋县拾回桥一带建立冉阝国(或谓作“那”)。 春秋战国时期,楚族势力渐大,楚人南移,约楚熊鄂至若敖时期,灭冉阝(即“那”);楚武王(公元前704年自称)时期,灭权,迁权于冉阝(即“那”)处;楚文王(公元前689年)都郢(今江陵纪南城),现荆门成为郢都近郊,钟祥为郊郢,系楚国陪都;秦昭王时,秦将白起拔郢(公元前278年),于楚郢都设南郡,领县十八,在今荆门南郊设当阳县,属南郡。 西汉初期,在荆门北设编县,景帝时期,在今荆门城区南郊置当阳县,仍属南郡;王莽篡汉,升编县为南顺郡。东汉初年复西汉旧制,县址仍在原处;三国时期,当阳属吴。 西晋时期沿吴旧制。东晋时期于编县置武宁郡。后又于编县故城置长宁县,属武宁郡,于长宁县置长宁郡,治长宁县,不久又徙武宁郡至乐乡县,领长宁、乐乡二县;徙当阳县址于沮漳河西,治原境。 南北朝时期,宋齐沿晋制。泰始初改长宁郡为永宁郡。后梁废编县入长宁县,于内方山(又为马良山, 今沙洋县境内)置基州,辖章山、上黄郡, 分长林县置丰乡、绿麻二县,分属章山、上黄郡;北周废当阳置平州。 隋文帝开皇七年,灭后梁,平州改玉州;九年,废玉州复置当阳县,废永宁、武宁、章山、上黄四郡;十一年废长林入长宁县;十八年,复改长宁为长林县,属南郡。

更多>> 荆门市地理环境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之滨。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东西最大横距15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31千米。面积11884平方千米/12404平方千米/12045平方千米/12072平方千米(简册)。 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人口)300.11万人,人口出生率7.51%。,人口死亡率3.93%。,人口自然增长率3.58%。 处荆山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西北和中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200~500米;东部和南部为平原湖区,地面高程多在30~50米。河流东部为汉江及其支流;西北部属漳河水系,均南入漳河水库;南部属长湖水系,均南入长湖。 荆门地貌,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开,形成低山坳谷、丘岗冲沟和平原湖 区兼具地势。东北部的钟祥、京山大部地域地处大洪山南麓,地质特征为褶皱断块山地,由古生界、中生界碳酸盐岩、碎屑岩以及元古界变质岩构成,形成低山或丘陵,最高海拔为钟祥市客店镇的斋公岩,高程1051米;西北部的东宝地域是由大巴山东延保康、南漳的荆山, 海拔降至1000米以下,山文线由东西转为北西至东南,逶蜿迤延形成荆山余脉。主要由二叠、三叠纪石灰岩构成,形成坳谷、冲沟分割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或岗地。最高海拔为东宝区栗溪镇境内的偏观寺山,高程673米;中、南部汉江两岸的钟祥、京山部分和沙洋大部分,主要分布于新生代沉降盆地之中,由于江河冲积和湖泊淤积,形成平原湖区。最低海拔为沙洋县境内的长湖湖底和京山县永隆镇潘家湾河床,高程27米。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堤垸纵横,是全市粮棉集中产区。

更多>> 荆门市金融休闲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10.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8.07亿元、112.47亿元、119.75亿元,分别增长2.3%、16.2%、 11.0%。三次产业结构为25.2:36.2:38.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上升0.4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0.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9%。 年内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数1.76万人,比上年增长3.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4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与上年末持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受生产要素紧缺制约突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还没有根本缓解;社会保障机制尚待健全和完善。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83.6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9.52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5.8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5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4.0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97千公顷;蔬菜面积48.6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92千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总产量210.76万吨,比上年增产9.75万吨,增长4.9%;棉花总产量4.34万吨,增产0.07万吨,增长1.6%;油料总产量36.66万吨,减产2.45万吨,下降6.3%;蔬菜产量165.21万吨,减产7.21万吨,下降4.2%;水果27.68万吨,减产0.9万吨,下降3.2%。

更多>> 荆门市文化教育

    我市历史文化遗产有:屈家岭文化遗址(据说是古猿人居住的部落,与北京的周口店齐名)、岳飞城遗址、三国时期的长坂坡古战场、沙洋马家院原始文化城。有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丰富的先秦楚简--郭店楚简,有最早的湿尸--郭家岗战国女尸,有最早的人物漆画--包山《迎宾.出行图》,有最早的折叠床--包山二号墓出土的折叠床,堪称我市四宝。 此外,在体育文化方面,京山县有全国的网球之乡之称,钟祥市有全国的足球之乡之称,还是全国三大长寿县市之一。发展体育旅游既有许多自然条件,加掇刀飞机场、漳河水库等,又有文化氛围,也是大有可为的。 荆门市是楚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所辖钟祥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被誉为“楚文化地下宝库”的楚汉墓群和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明显陵”;1998年发掘出土的“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稀世国宝”;城区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国名将关羽驻兵之地;城区还建有隋代的东山宝塔、建于清代的龙泉书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龙、顺、惠四大名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