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钟祥市概述

    钟祥,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江汉平原北端,处北纬30°42’-31°36’、东经112°07’-113°00’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00.60 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3.50公里,版土总面积4488平方公里,居湖北省全省县(市)级第三位。市人民政府驻地郢中镇,距省会武汉市218公里,东北邻随州市,东接京山县,南连天门,西邻荆门,西北与宜城市接壤。位于武汉—宜昌—襄樊“金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钟祥东部为大洪山余脉,西部为荆山余脉,汉江在两个山脉的夹谷中穿过,两山一河呈“川”字形平行过境,形成了汉江沿岸从北到南平缓降低,汉江东西两侧由内而外逐渐升高的有序排列的地势。地貌具有多样性:钟祥处在鄂中丘陵与汉江平原的过渡带上,中部和南部为汉江冲积平原,汉江两侧依次为丘陵和低山,丘陵、平原、山区的面积为5:3:2。气候条件:钟祥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能充裕,热量丰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均辐射总量112.1千卡/cm2,年日照时数2112小时左右;年均气温15.9℃,年均无霜期262天;年均降雨量960毫米,年均相对温度77%。钟祥是楚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有文字记载历史长达2700多年,春秋战国时称郊郢,系楚国陪都,战国后期为楚国都城。三国时吴置牙门戍筑城,名为石城,现在还存有部分石城遗址。西晋至明朝为郡、州、府治,明朝是全国三大直辖府之一承天府所在地。因嘉靖皇帝生养发迹于此,御赐县名为“钟祥”,取“祥瑞钟聚”之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明嘉靖皇帝曾发迹于此;境内文物众多,明显陵已被联合国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内还有文风塔、元佑宫、阳春台和白雪楼等古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积淀了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全市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自然景点达200多处,人文、自然景观布局集中,相映并萃,形成了著名的四大景区。即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主体的郢中人文景观区;以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的客店自然风景名胜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大口自然风景区;以山水风光为主体的温峡水库游览区。钟祥是人口大市、长寿之乡。全市总户数27.8万户,总人口 103.5万人,劳动力资源也很丰富。多数为汉族,另有回、满、蒙古、壮、土家等17个少数民族。钟祥还是全国驰名的长寿之乡,是国家公布的全国几大长寿地区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钟祥市人均寿命为75.8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8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9.88岁,比发展中国家高11.88岁,已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全市有90岁以上老人766人,长寿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0.749‰,其中百岁老人26人,另据新华社2002年12月发布的中国人口监测中心的最新结论,钟祥为全国六大长寿地区之一,居全国第三位。

更多>> 钟祥市历史

    钟祥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7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钟祥为楚别邑,称郊郢,系楚国陪都。西汉初置县,三国是属吴,称石城。自西晋至清末明初1600多年间,钟祥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因嘉靖皇帝生养发迹于此,御赐县名为“钟祥”,取“祥瑞钟聚”之意。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置承天府,是当时全国三大直辖府(顺天府——今北京、应天府——今南京、承天府——今钟祥)之一,盛极一时,曾是江汉、湖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名仍为钟祥,治郢中,1992年5月撤县设市。

更多>> 钟祥市地理环境

    农业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673万亩,其中耕地123.4万亩,可恳荒地50多万亩,林地近200万亩,水域74万亩,草场190多万亩。淡水资源;全市淡水资源总量510.42亿立方米。汉水自北而南纵贯市境144公里,在汉水流域有蛮河、竹皮河、丰乐河、敖河、南北湖河、长滩河等8条水系,已建温峡、石门、黄坡三座大型水库,全市水能蕴藏量大于15.7万千瓦。农产品资源;99年,全市粮食产量86万吨,棉花产量0.7万吨,油料产量10.8万吨,水果产量14万吨,水产品产量7万吨,蔬菜产量74.7万吨,生猪出栏64.5万头,家禽出笼613万只。

更多>> 钟祥市金融休闲

    预计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4.8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6%。“九五”计划圆满完成,“十五”计划顺利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98年的35.3:32.6:32.1调整为2003年的25.6:37.8:36.6,二、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03年完成财政收入2.78亿元,年均增长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亿元,年均增长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