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木里藏族自治县概述

    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境内山峦重叠,河流环绕。县境东面和东北面与冕宁县及甘孜州九龙、康定二县隔雅砻江遥望,北面与甘孜州雅江、理塘二县接壤。西南和西北面与甘孜州稻城县连界,南面和东南面与本州盐源毗邻,西南面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犬牙交错,并同云南省丽江地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一江相隔。县内最高海拔5958米,最低海拔1470米,相对高差大,气候、土壤、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全县辖3个工委、1个镇、28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9个牧场、112个村、603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乔瓦镇,距西昌约254公里,距西昌机场 260公里,距省府成都为800公里。境内居住着18种民族,世居的有9种,以藏族为主体,是全国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四川省唯一的一个藏族自治县。1999年末全县总人口122112人,少数民族人口94053人,占总人口的77.02%,其中藏族人口 39025人,占31.96%,彝族人口33026人,占27.05%。木里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到处是神奇群峰,绿色海洋,珍禽异兽,遍地是奇花吐艳。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留下了美、英等国考察组、探险家的足迹,是前来投资、旅游、观光、考察、合作的好地方。木里的水能、矿产、野生菌类、中药材、动植物、土特产品(主要有核桃、花椒、沙棘、贝母、虫草、麝香、鹿茸、松茸、柠檬等)也十分丰富。由于地形地貌、交通、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等制约,木里依然是一个国定贫困县,人民的生活条件依然还很艰苦。但是,如果你到木里来,你会发现这里的民俗民风非常古朴,有一种 “古色古香”的感觉,更让你有一种回到“远古时代”、“返朴归真”的感觉,这里的藏族同胞们的热情,大方、殷情好。

更多>> 木里藏族自治县历史

    木里原属盐源一个辖区,秦统一中国后,置越焦郡定管县(即今盐源)。 唐朝改定管县为昆明县,属越焦郡,后一度为吐蕃、南治所占。 宋时归南治政权所辖。 元代属德平路,改昆明县为润盐县。 明置建昌卫,设千、百户土司。 清置宁远府,改润盐县为盐源县,为四川省所辖。 民国时期,盐源县为宁属屯垦委员会所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务院批准,1953年2月19日正式成立木里藏族自治县。县治原驻瓦厂,1961年迁至博凹,今乔瓦镇。位于东经101°16′,北纬27°55′,平均海拔2300米。县域面积13252平方公里,原辖3个区,19个乡,几经分级建镇,2006年末,辖3个区一个镇,28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112个行政村,603个村民组,9个牧场。

更多>> 木里藏族自治县地理环境

    地貌水文 木里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是横断山脉在四川境内表现最典型的地带;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北接甘孜州,南临金沙江,地形以高山为主,太阳山脉,宁朗山脉、贡嘎山脉的峡谷之中,分布着雅砻江、木里河(又称理塘河),水洛河(又称冲天河,无量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最高处为西北贡嘎岭的恰朗多吉峰,海拔5958米;最低处为冲天河与金沙江汇流的三江口,海拔1470米,其间相对海拔高度为4488米,平坝和台地仅占总面积的0.14%,主要分布于沿河两岸的项脚、屋脚、东朗、卡拉等地。 气候特点 木里属亚热带气候区受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全境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冬暖干燥,夏凉润湿,四季无明显区别。随地势高低不同,形成气候的主体分布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境内平均气温为11.5,7月份最高值17°C,1月最低值为4.2°C,无霜期219.7天,年均降水量818.2毫米,最高年降水最1050.2毫米;最低年降水量为541.0毫米,雨季集中在6——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6%,光照可达2291.9小时,日照率在60%以上,但利用率差。自然灾害频繁,有雹灾、泥石流、山体垮塌,地震、雷暴、风暴、春旱、秋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