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偃师区历史

    历史沿革夏朝,属豫州地。商朝,商汤建都西亳。周,周武王筑城息偃戎师,遂名“偃师”。周末,设偃师县、缑氏县(缑氏镇)。秦,偃师、缑氏县屡有分合,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偃师、缑氏属之。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宋熙宁八年(1075年),废县为镇,属偃师县。明代,设偃师县,属河南府。清代,仍为河南府辖。民国二年(1913年),属豫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河洛道,后改属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长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隶豫西一专区、洛阳行政区。1955年12月,改属洛阳地区。1983年,划归洛阳市。1993年,撤销偃师县,设立县级偃师市。2021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偃师市,设立洛阳市偃师区。

更多>> 偃师区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偃师区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的洛阳盆地东隅,介于东经112°26′15″—113°00′00″,北纬34°27′30″—34°50′00″之间。东邻巩义市,西接洛阳市洛龙区和孟津区,南倚嵩山接登封市、伊川县,北与孟州市隔黄河相望。总面积668.58平方千米。地形地貌偃师区南北高中间低,分为山地、丘陵、坡地、平原四种类型。南部万安山,山势由东向西降低,海拔300—900米,最高峰1302米,面积占全区的16.72%;万安山北侧为丘陵和洪积冲积坡地,海拔150—400米,面积占全区的35.71%;中部伊洛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115—135米,面积占全区的31.37%;北部邙山丘陵,东西走向,岭脊突起,海拔140—300米,最高峰403.9米,面积占全区的16.2%。气候偃师区地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气候带,地处暖温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雨量适宜,无霜期长。水文偃师区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黄河沿邙岭北麓流过,境内长1千米多,伊、洛河在境内流程最长(伊河37千米,洛河42千米),还有马涧河、刘涧河、沙河等季节性河流。自然资源水资源偃师区共有水库13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桃花店水库、九龙角水库。小型一类水库6座,小型二类水库5座。年平均总量1.511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7386亿立方米,地下水1.4169亿立方米,地表客水11.00亿立方米,外引水0.12亿立方米。土地资源偃师区土地总面积142.03万亩,已利用120.53万亩,利用率84.72%。其中,耕地7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0.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9%),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9亩/人)。园地1.83万亩,林地7.31万亩,水域7.54万亩,交通用地3.48万亩,城镇和农村居民点13.5万亩,工矿用地2.45万亩,未利用地21.73万亩,未利用率为15.28%。矿产资源截至2019年底,偃师区已发现各类矿产20多种,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4.38亿吨,煤层气资源量1.46亿立方米,铝土矿资源储量10039万吨,硫铁矿2065万吨,铁钒土1166万吨,耐火粘土624万吨。伴生镓3180吨。建筑石料用灰岩约7.6亿吨。现有火力发电企业2家,总装机容量186万千瓦。生物资源偃师区共有林木1200多种,各种动物220余种。

更多>> 偃师区金融休闲

    经济综述2019年,偃师区地区生产总值443.6亿元、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193.8亿元、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6亿元、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6亿元、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2019年,偃师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261户、增长36.2%。进出口总额6.25亿元,增长17.2%。商品房供应84.7万平方米、增长32.9%,供应套数6689套、增长37.2%。第一产业2016年,偃师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栽培避雨葡萄1000亩、蔬菜1000亩、花卉苗木2150亩。新发展农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6家、休闲农业观光园2个。第二产业截至2018年4月,偃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首阳山电厂)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8%;完成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5.0%;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第三产业2019年,偃师区服务业增加值176.4亿元、增长6%。偃师区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减税3.24亿元。资本市场融资14.32亿元,帮助小微企业办理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登记72起、融资2.3亿元。建成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138个。日接待游客3.8万人、累计接待游客42万人,建成镇村电商服务站点40家。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36个、投资40.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