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五华县概述
五华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它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地处北纬23°23'——24°12',东经115°18'——116°02',东起郭田照月岭,西止长布鸡心石,南起登畲龙狮殿,北至新桥洋塘尾。东南与丰顺﹑揭西﹑陆丰﹑交界,西南与河源﹑紫金接壤,西北与龙川相连,东北与兴宁毗邻。东西相距71.59公里,南北长为87.99公里。全县地形成为菱形,总面积达3226.06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面积的1.47%;另外,还有陆地水面 15.93万亩﹑荒山光岭212.15万亩和居民点﹑道路﹑工矿用地等22.8万亩及难用地约30万亩。五华,虽没有波澜壮阔的名山大川,也没有一望无际的千里沃野,更没有举世瞩目的江河湖泊。然而,她那广漠的丘陵,巍峨的群山,同样是卧虎藏龙之地;她那奔涌出来的涓涓细流,就象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千千万万的五华人民!五华山河秀,大地恩情深。这块三千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大地,象那母亲博大的怀抱,把世代五华人民拥在胸怀,为五华人民安居乐业﹑生息繁衍注入了深情。五华,山河毓秀,地杰人灵。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五华人民在这块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艰苦创业,以聪明的智慧描绘着家乡的山川大地,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的美好家园。建国之初,国家有关部门便组织了对五华宝山锡矿﹑洋塘钨矿﹑汶水钨矿﹑白石嶂钼矿的开采和大力推广科技耕种,兴修水利。人尽其才,物尽其富,广漠的大地把宝贵的财富和饱含母爱的乳汁捧向人间,为五华的繁荣﹑祖国的昌盛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七十年代初,五华大地上破土兴建了烟窗矗立﹑机声轰鸣的国营工厂,填补了五华历史上的工业空白,为振兴五华经济跃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五华人民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喷发出一鼓火红的斗志,吹响了向山要钱,向水要电,造林种果,深度开发的战斗号角。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绿树掩映,花果飘香;往常的贫山瘠地,如今变成了米粮川;过去交通闭塞的山旯旮,如今国道横贯,火车奔驰,交通发达,车水龙马;昨天泛滥成灾的黄山恶水,如今山水随人意,碧水映青山。勤劳勇敢的五华人民,结束了千百年来地瘦人穷难求温饱的苦难岁月,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不少农户已开始迈进“小康之家”。“山渐绿,水渐情,人渐富。”这就是改革开放后五华巨变的真实写照! “最美莫过家乡水,最亲要数家乡人。”家乡的山水人意,故土的鸟语花香,母亲的博大胸怀,深深吸引着五华50多万的游子之心。他们或在县外工作,或在海外寄居,都时刻记挂着自己或先祖的故土家园,关心着五华的建设事业。他们出谋献策,捐资献智,建校办学,兴建医院,造福乡邦,为振兴五华,繁荣五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今日县内外﹑海内外150多万五华儿女,用共振的心律颤动出了时代的回响:建设五华,造福家乡,振兴五华,为国争光!用实际行动,报答大地母亲的厚爱,谱写五华腾飞的新篇章!五华人杰地灵、以“华侨之乡”、“足球之乡”、“文化之乡”、“工匠之乡”而著称。全县有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0多万人,有石匠、铁匠木匠、雕刻匠、泥水匠10多万人。五华石业工艺饮誉海内外,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有五华石工的杰作。五华是已故“亚洲球王”李惠堂的故乡,1964年被省定为足球训练基地,1979年被国家体委誉为“足球之乡”,2000年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五华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木偶戏、采茶戏曾先后到泰国、台湾等地演出,200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县,新桥镇被省文化厅授予“竹马之乡”称号。
更多>> 五华县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