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将乐县概述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东坡。东经117度05分至117度40分,北纬26度25分至27度04分。东临顺昌,西接泰宁,南连明溪,北通邵武,东南与沙县为邻,呈南北长、东西狭的斜长方形。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64151人(1995年末数)。三国吴(孙休)永安三年(260年)始设将乐县,迄今有1700多年历史,是福建省7个古县之一。将乐得名于汉闽越王无诸在此打猎,以邑之地将溪建乐野宫,史志有“水来自将溪而越王乐野宫在是”,及“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之记载。县治建于古镛镇,五代后晋开运年(945年)升为镛州(镛者,大钟也。城西有山,形如覆钟,故以得名)。昔时县境辽阔,包括今之建宁、泰宁等地。现有的县界确定于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1931年6月及1934年1 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次进驻将乐城,成立将乐县革命委员会和县苏维埃政府。1950年1月31日解放,归福建省第二专区管辖。1970年6月划归三明。 将乐境内南部多高山,北部多丘陵山地。由西南至东北流贯的主流金溪,入顺昌汇富屯溪,为闽江一大支流。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到18摄氏度,无霜期276 天,年降水量1679毫米。工业产品以轴瓦质量优良闻名全国。土特产尤以毛边纸、海棠砚著称。矿藏有钨、煤、铁、铜、石英石、大理石等,而以石灰石含量最为丰富,质地以佳见称。近年来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公路通车里程699公里,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公路网,村村通公路,90%的行政村铺了水泥路。1995年,将乐县国内生产总值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工农业总产值13.51亿元,增长30.1%。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5年,农业虽然频繁受灾,但仍获得较好收成。农业总产值6.32亿元,增长7.5%。粮食总产11.9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被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特色农业迈出新步伐,全县新开果园1.7万亩,种植烤烟2.05万亩,发展食用菌4850万袋,生猪出栏9.9万头,饲养家禽285.5万只,发展草食动物6.5万头,建成特种水产养殖场12个。继续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被国家防总授予抗洪抗旱先进集体。完成迹地更新造林2.42万亩,幼林抚育11.62万亩,新植毛竹1.5万亩,垦复扩鞭毛竹6.9万亩,通过了省“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验收。建立商品材基地 114.95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39.56万亩,实现全年无森林火灾。乡镇企业总产值23亿元,增长41.25%。古镛、万安、高唐等3个亿元工业小区初具规模。二、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产值7.19亿元,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6.01亿元,分别增长36.4%和31.6%。县属工业企业在建技改项目11项,完成投资3647万元,已投产8项,总投资4434.2万元;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技术12项。县属预算内12家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977.31万元,增长2.54%。三、城乡市场强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亿元,增长23.1%;集市贸易成交额1.62亿元,增长2O.9%。全县物价涨幅控制在13.6%。第三产业继续发展,完成增加值1.48亿元,增长2O%。发展个体私营经济614户。四、财政金融运行良好。全县完成财政收入7460.4万元,增长38.52%,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5.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03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加8966.3万元和2751.3万元。社会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各项保费收入2030.58万元,增长21.4%。五、外引内联效果明显。全年新批办“三资”企业9家,合同外资931.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6万美元。新办内联企业69家,引进县外资金2.23亿元,实际到资1.6亿元。全社会出口供货总值1.16亿元,增长36.4%。 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1万人次。六、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深入开展“巩固卫生城,创建文明城”活动,在全省创建文明县城竞赛总评中获“优胜县城”称号,并再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县城”。爱国卫生总体水平提高,各类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下降34.47%。农村3项卫生建设被评为全省先进县。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广播电视覆盖率达80%。围绕争创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的目标,加大计生力度,全县计划生育率为96.3%,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法制等工作都有新发展。七、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收入5O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8元,分别比上年增加901元和31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年末存款余额2.8亿元。建新村40个,建新房12O4户,建筑面积30.14万平方米。八、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改造城区供水网道5036米,实现了第三水厂供水管网和城区供水管网并网;完成县乡油路铺设和路段改造42公里;为4420名机关干部(含公办教师与离退休干部)体检;拓宽土地堂巷;兴建园丁公寓集资楼,农村改水改厕3OOO户;完成余坊、安仁、大源、光明、漠源5个乡镇程控改制,率先在全市实现乡镇电话程控化,传输数字化;修建科技大楼和机关托儿所;建设解放防洪大堤第一期工程;完成县医院搬迁工程等。

更多>> 将乐县历史

    将乐在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县,属建安郡,为闽越地早期置县的七个古县之一。自建县始,县境与隶属屡变。五代十国闽天德三年(公元945年),升县为州,取名镛州,简称“镛”。翌年废州为县。明宪宗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后,县界稳定未变,隶延平府。1950年,将乐解放,先后隶属福建省第二专区、南平专区(地区)、三明地区。1983年至今,将乐为三明市辖县。

更多>> 将乐县地理环境

    将乐资源丰富,全县山地面积28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83万亩,毛竹林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4.5%,林木蓄积量1598万立方米,立竹量4600多万根,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中国毛竹之乡。全县可开发水电资源31.5万千瓦。已发现的地下矿产有石灰石、煤、铁、萤石、石英等36种,其中石灰石远景储量达13亿吨,居福建之首。

更多>> 将乐县金融休闲

    200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2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36万元(含高速公路),比增28.2%。各项存款余额12.82亿元,比增10.1%;各项贷款余额9.96亿元,比增21.9%。

更多>> 将乐县文化教育

    将乐素有“文化之邑”的美称。东晋时干宝《搜神记》中《李寄斩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被誉为“闽儒鼻祖”、“程氏正宗”的著名理学家、北宋龙图阁直学士杨时(号龟山)也诞生于此,“程门立雪”的典故代代相传。擂茶、龙池砚、西山纸堪称“将乐三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