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朔城区概述
朔城区历史悠久,28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人”就在此栖居生息。夏、商为楼烦地,春秋、战国时为狄人所居。秦代建马邑县,北齐置招远县,北周为朔州总管府,隋改为鄯阳县。明清称朔州。民国元年改称朔县,1989年1月朔州成立),同年3月朔县更名为朔州市朔城区。朔城区辖4个街道、2个镇、9个乡:北城街道、南城街道、神头街道、北旺庄街道、神头镇、利民镇、下团堡乡、小平易乡、滋润乡、福善庄乡、南榆林乡、贾庄乡、沙塄河乡、窑子头乡、张蔡庄乡。朔州市朔城区位于山西北部雁门关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ordm;-112ordm;44'25"。北纬39ordm;7'16"-39ordm;28'27"。境域北起黑驼山与平鲁区交界,南至紫金山与宁武、代县、原平县相邻,东到东榆林与山阴县接壤,西至兰家窑与神池县毗邻。东西长67公里,南北宽36公里,距首都北京502公里。总面积1793平方公里,是朔州市府所在地。南到省会太原市226公里,北到北为重镇大同市129公里。境内交通便利,北同蒲铁路、神朔铁路、朔黄铁路、同太公路、大运公路纵横境内,平朔生活区小型飞机场,通航北京。以市区为中心,公路辐射全区所肩乡镇和农村,乡乡通了油路,一半的农村通了油路。境内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北、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为盆地。山区、丘陵、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 24%、10.7%、65.3%。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6.4ordm;C,年均降水量423.2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862.6 小时,平均无霜期120大。全区辖2个镇,9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301个行政村,348个自然村,26个居民委员会。 2002年6月底全区总人口为3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7万人。分区土地总面积269万亩,可利用土地197万亩。其中耕地100万亩,按现有人口计,人均占有耕地近2.6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铝矾土、石灰石、大理石、粘土等。其中煤炭储量195亿吨,铝矾土储量7000万吨,石灰石储量1600亿吨,粘土储量1500万吨。境内水利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9亿立方米,地下水动态储最 2.02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l.27亿立方米。特别是境内最大的涌水点——神头泉组,涌水量6.4—8.5立方/秒,年涌水量2亿多立方米,水质优良,水温14ordm;C-14.5ordm;C。朔城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莜麦、高粱、谷子、黍、玉米、绿豆、山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葵花、甜菜、小茴香和各种蔬菜。境内已发现的陆栖动物达200多种,占全省总数的50%。大型动物有约、豺、狼等,珍稀动物有虹鳟鱼等。朔城区现有种子植物900多种,植被类型主要有森林、山地、草甸、草灌草原、草原和盐生草甸。树种以油松、云杉、白桦、杨、柳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梨、桃、杏等,野生牧草种类较多,近100种。药用植物分布较广,主要有黄芪、党参、柴胡、甘草、麻黄、远志等。全区共有115家工商企业,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水泥、化肥、电力、箱板纸、瓷、亚麻纱、碳素、精淀粉、酒等。工业总产值达31838.6万元。农业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建成了玉米、土豆、小杂粮、油料、瓜菜等五大种植基地和牛、羊、猪等三大养殖基地,发展了亚麻、土豆、玉米、小杂粮、畜产品加工业建设了大运蔬菜批发市场,基本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退耕还林还草7万亩,其中退耕还草3.5万亩,荒山造林3.5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5万亩,生态环境治理已取得明显成效。
更多>> 朔城区地理环境
朔城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崇福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峙峪遗址、大型汉墓群。比较出名的风景名胜有“塞上西湖”之称的神头海和紫金山自然保护区等
更多>> 朔城区金融休闲
农业 农业是朔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重头戏,是农村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我区农业生产已经步入了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阶段。在发展生产上,立足于本区优势,面向市场,对农业结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在不放松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扩大了经济作物的比重,增加了肉、蛋、奶、蔬菜。城郊经济成份,围绕发展商品农业,增加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比重,农业生产已逐步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过渡,一个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种植业。从全市乃至全省来看,城区农业基础是比较好的,面积1793平方公里,平川区占70%,耕地面积100.9万亩,农民人均耕地4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82万亩,平川水浇地面积就达40多万亩,农民人均水浇地1.7亩,粮食产量基本稳定3亿斤左右,最高达到4亿斤,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1250斤。全区蔬菜总面积基本稳定在15万亩左右,其中智能温室大棚6个,日光节能温室大棚1000多个,蔬菜总产6亿多斤,人均蔬菜占有量1600多斤。?,其中牛7万头,奶牛2.03万头,同比增长41.2%;羊55.3万只,猪18.13万头,鸡189万只,其中肉鸡108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6070吨、8100吨、58500吨。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近年来我们抓住国家三大生态项目在我区实施的机遇,建起了金沙园、红旗园、世纪园三大养殖园区和峙庄、利民、红壕头等十个肉羊养殖小区。 林业。全区现有林业用地6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3.5%,其中有林地26万亩,疏林地5万亩,天然草地10.2万亩,加上近年来京津风沙源治理的26万亩,退耕还林的14万亩,首都水资源治理的12万亩,全区生态治理总面积将近100万亩,已经占到国土总面积的37%。 加工业。全区已形成了以马铃薯加工、玉米加工、肉业加工、乳制品加工、蔬菜加工和饲草加工为主的六条龙型经济。①以嘉利科技股份公司为龙头,全区15万亩马铃薯种植为基地的马铃薯产业一条龙。引进中国农机研究院成立的嘉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在马铃薯的综合加工利用等领域不断打造自己的优势产品,“薯乐”牌淀粉在天津、北京、广东等地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很大。同时,在嘉利公司的带动下,全区形成了以利民镇、窑子头乡、张蔡庄乡、南榆林乡等边坡山区为主的四大马铃薯种植基地,面积近10万亩,产量可达2亿多斤;②以渝源公司、六旺公司、雁峰公司为龙头,全区40万亩玉米种植为基地的玉米产业一条龙。渝源公司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生产淀粉、高麦芽糖浆等产品,年可处理玉米1亿斤,再加上六旺饲料公司和雁峰饲料加工厂,消化玉米将占到全区玉米产量的一半。在这一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稳定了玉米种植基地,延伸了玉米产业链,提高了玉米附加值,形成了玉米生产一条龙;③以三佳公司、雁峰公司为龙头,兴隆养殖公司、弘源公司和千家万户养殖为基地的肉业产业一条龙。三佳肉业有限公司年可处理1万头牛和20 万只羊,主要产品有冷冻肥牛,冷却、冷冻肥羊肉和以牛、羊为主要原料的熟肉制品。兴隆养殖公司和弘源公司是我区较大的两个繁育基地,在这三家企业的带动下,全区畜牧业养殖、加工转化势头越来越强劲,到2003年底全区的肉羊、肉牛大户已发展到1351户,肉牛、奶牛发展到近9万头,初步形成了基地、畜养、加工一条龙完整的产业链;④以玉容乳业公司为龙头,金沙畜牧园和世纪畜牧园为基地的乳业产业一条龙。玉溶公司占地209亩, 总投资1.1亿元,建成后日处理液态奶300吨。金沙、世纪畜牧园分别占地1300亩、1100亩,是两大奶牛养殖基地;⑤以大运路蔬菜批发市场、新世纪批发市场为龙头,全区15万亩蔬菜种植为基地的蔬菜产业一条龙。大运路批发市场总投资1250万元,年交易量20万吨,年交易额3亿多元,基本上辐射到全国各大城市。新世纪批发市场年交易量5万吨,年交易额3000万元,其产品远销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广州等地。这两大市场的建立,有效地带动了全区的蔬菜种植。⑥以旺发加工厂为龙头,全区10万亩紫花苜蓿为基地的草业产业一条龙。饲草加工业成为发展生态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区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旺发和润泽起两个草加工企业。这两个企业全部完工后,将使20多万吨饲草得以消化,直接可增加农民收入近2000万元,人均靠饲草增收100元 工业 二00四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4亿元,同比增长15.9%,财政收入完成3.32亿元,同比增长34.5%,工业总产值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了55.6%,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3亿元,同比增长了1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28.3亿元,同比增长了5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亿元,同比增长了23.8%。 地面工业:地面工业原下属14家企业,骨干企业主要有亚麻厂、炭素厂、啤酒厂、狮头水泥厂等,主要产品有亚麻纱、石墨电极、水泥、啤酒等。 煤炭:朔城区煤炭资源总赋存面积620平方公里,累计探明总地质储量195亿吨。煤炭是我区的支柱产业。二○○四年煤炭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税收的28.1%和30.9%。 全区现有各类煤矿29座,其中,按隶属关系分区营8座,乡镇13座,村办8座,按生产能力分45万吨以上矿井1座,21万吨以上矿井6座,15万吨以上矿井12座,9万吨以上矿井5座,6万吨以上矿井5座,随着煤炭市场的逐步回升,我区煤炭主导产业的地位又进一步显化,产量由2000年的166.42万吨,2001年的209.18万吨,到2004年达到366.7万吨,同比增长12.6%,煤炭生产企业实现利税7135万元,同比增长131%。 全区共有朔西煤站、刘家口集运站、前寨煤站和刘家口洗煤厂四家煤运企业。驻朔煤站有马邑煤站、矿业大新、平鲁大新、鸿运煤站和元子河煤站。 电力 2004年完成发电量9.2亿度,同比增长了8%,而且开始向下游产品延伸,使电石和石墨电极产量均有可喜的增长势头。其中电石2004年产量完成5.9万吨,同比增长10.5%,石墨电极产量完成1万吨,同比增长82.5%。 建材 我区建材工业产要是水泥、砖瓦、石料等。其中水泥产量2004年完成27万吨,较上年增长了6%,由于近年来国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我市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区的建材工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也愈来愈突出。 食品 全区食品行业主要有三禾酿酒公司、嘉利淀粉公司、三佳肉业等企业,其中啤酒产量2004年完成5129吨,白酒完成300吨第三产业全区有各类商业网点6000多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民营商业企业有综合商厦、金城百大、永佳商厦、美联商厦等,餐饮业较大的企业有三源大酒店、北方美食城等。各类各级市场30多个,其中大运路蔬菜批发市场已成为晋北重要的蔬菜批发基地 ,在2005年全区第三产业累计完成16亿元.比04年同期增长11.4%.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在2002年彻底扭转了1996年以来连续6年在1.6亿元左右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2003年近2.5亿元,2004年突破3亿元,达到3.32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22.4%。到2005年底财政总收入达到4.8亿,同比增长46.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为1.63亿,同比增长3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