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玉屏侗族自治县概述

    玉屏--箫笛之乡,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总面积517平方公里,辖四镇两乡,人口14.2万,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89%。录属西部,素有“黔东门户” 之称,为贵州省的东大门,是贵州“东联”发展战略的“桥头堡”,是中南与西南的交通结合部。境内株六复线铁路、320国道(高速公路)、201省道(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与纵横交错的县、乡、村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玉屏火车站是成都铁路局与广州铁路局的折返段,大龙货站是湘黔线贵州段三大货站之一,玉屏、大龙两站承担着毗邻三省市五地(州)十七县(市)的人流、物资集散中转。玉屏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与湘西丘陵连接的斜坡上,境内多为低山丘陵,东北部和西南边缘地带有高山镶嵌,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之间。最高处海拔950米,最低处海拔313米。玉屏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6.8℃。年平均降水量1318毫米,年平均日照1351.4小时,无霜期平均达303天。境内河流较多,舞阳河自镇远县西来,斜贯县境,汇龙江河、车河坝、野鸡河等36条河(溪),东流入湘,会清水江为沅江入洞庭湖。水能理论缦藏量为4.93万千瓦,可开发量3.43万千瓦。1983年被列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1989年经国家验收,各项指标均已达到部颁初级农村电气化标准。全县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籽、花生为主。森林种类较多,珍稀树木有珙桐、银杏。名贵中药材有白芍、白术、柴胡、半夏、何首乌。珍稀动物有大鲵、穿山甲、锦鸡等。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粘土岩、锰、汞、铅、锌、石灰石、大理石、铁、磷、硫磺、硅砂、石英砂岩、白云石、方解石、铜、铀、钼、钒、高岭土、石煤等21个矿种。重晶石储量为909万吨,粘土储量1047.62万吨,锰储量为1.5万吨。玉屏箫笛的生产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海内外扬名的传统工艺乐器。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银质奖章,1915年获“巴拿马金奖”。解放后多次被轻工部和贵州省评为优质产品,出口到美、英、法、日和东南亚各国。

更多>> 玉屏侗族自治县历史

    明置平溪堡,清置玉屏县。县城位于氵无阳河南岸。县以氵无阳河水清似玉,隔河山峰耸立如屏,故名。1983年改自治县。元为平溪等处蛮夷长官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平溪卫,属湖广都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还隶湖广。清雍正五年(1727年)平溪卫改隶贵州;同年改平溪卫为玉屏县,属思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黔东道;十二年(1923年)直属于贵州省;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二十六年(1937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三十年(1941年)将省溪县部分并入;三十二年(1943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铜仁专区,1958年撤销玉屏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恢复玉屏县,1983年改设玉屏侗族自治县。

更多>> 玉屏侗族自治县地理环境

    水电资源:有包括舞阳河在内的大小河流36条,总长274公里,水能蕴藏量4.9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99万千瓦,现仅开发40%。全县有大小水库20多个,县城有2个水厂,其中1个是万吨水厂,城市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充足。全县有小型水电站7座,火电厂1个(该厂正在进行2*30万KW扩容改造),目前装机容量达4.7万KW。有500、220、110、35千伏变电站各1座。实现了与省网、国家网联网运行,全县通电率达100%,已完成农电网改造。玉屏是实施西大开发贵州西电东送的主要出口和支撑点,是全国的农村电气化县之一。 国土资源:全县土地面积为5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00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81亩。土地肥沃,有黄壤、红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6个土类。全县森林面积2.04万公顷,经果林7.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6.5%,人均森林面积2.33亩。全县尚有20多万亩宜林荒地和宜牧草地可供开发。 矿产资源:有藏量丰富的重晶石、石灰石、方解石、硫铁矿、大理石、铅、锌、锰等30余种。山地资源有可供开发的宜林宜牧荒山20多万亩。大板栗、箫笛、牛角拐杖、无核糯柿、柿饼、茶叶等名优特产品享誉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