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地图

更多>> 南漳县概述

    漳县地处鄂西北,辖十个镇,57万人,版土面积3859平方公里,地理特征“八山半水分半田”。荆山山脉绵延县西,地形西高东低。县城以东,系丘陵、平畈,盛产水稻、棉花;县城以西为山区,林特产品种类繁多。潍水、蛮河、漳河、沮河由西向东穿越县境。南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是和氏壁的故乡,楚人卞和奉献的宝玉和氏壁就出自南漳。是三国故事的源头,水镜先生就在这里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演绎出“三顾茅庐”、“匡复汉室”的千古佳话。资源丰富,素有“金南漳”之称,是襄樊市山场面积最大的县,土特产的品种有1500多种,蚕丝、木耳、银杏在晚清时期就享誉海内外;南漳境内有四大水系、四十八大泉、七十二口堰,水能储藏量达143000千瓦时;南漳的矿产资源有23种,煤碳、磷矿石、累托石、瓷土、重晶石,方解石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南漳风光秀丽,景色怡人。风景如画的水镜湖,湖北独有的七彩瀑布,规模宏大的金牛洞,郁郁葱葱的七里山国家森林公园,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到南漳观光旅游。南漳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属罗国,庐戎国的领地,秦设伊庐县,南北朝时设义请、思安二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五九八年),因境内有漳河(古称南漳河),故改思安县为南漳县。南漳县素有“金南漳”之称。“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结构,荆山山脉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地理位置和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蕴育的生态资源,为南漳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商品粮基地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长江防护林和世行贷款建立多功能护林基地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南漳的两个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南漳已发展成为农业基础稳定,工业初具规模,商贸流通活跃,社会事业进步,城乡面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并步入快速发展的山区中等强县。一九九八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四十亿元,国民生产总值达十八亿元,财政收入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二千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南漳县资源丰富,素有“金南漳”之称,是襄樊市山场面积最大的县,达469万亩;土特产的品种有1500多种,蚕丝、木耳、银杏在晚清时期就享誉海内外;南漳境内有四大水系、四十八大泉、七十二口堰,水能储藏量达143000千瓦时;南漳的矿产资源有23种,煤碳、磷矿石、累托石、瓷土、重晶石,方解石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更多>> 南漳县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