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行政
崇礼区行政地图 赤城县行政地图 涿鹿县行政地图 怀来县行政地图 万全区行政地图 怀安县行政地图 阳原县行政地图 蔚县行政地图 尚义县行政地图 沽源县行政地图 康保县行政地图 张北县行政地图 桥东区行政地图 桥西区行政地图 宣化区行政地图 下花园区行政地图
更多>> 宣化区历史
在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宣化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据对宣化西南60公里处的泥河湾遗址和宣化城及附近的刘家夭、王河湾、水泉、赵川、关子口、白庙等地发现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及出土的石器、陶器等物考证,远在6000年前人类活动已遍及宣化各地。考古专家论证说,宣化属中国华北燕山山脉北缘,既有黄河流域的文化特征,又有北方红山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融汇聚的中心地带,文化积淀丰富,对研究史前文化有重要意义。 夏、商时期中华分九州,宣化先属幽州、后属冀州。 周武王灭商纣后,封台公姬爽建立燕国,宣化属燕国领地。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由东胡族占据。燕王派秦开破袭东胡,置之不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等郡,宣化属上谷郡。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宣化为其一的上谷郡,置守尉监,因在谷之上,直名上谷。 汉置幽州刺史部上谷郡,宣化属上谷郡下洛县。濡子婴居摄三年,王莽篡汉,改上谷郡为朔调,并改上谷各县名。 三国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改下洛县为广宁县。 晋太康年间(公元228年至280年)宣属广宁郡地。 南北朝时期(公元488年至550年)设永丰郡,宣化辖境属怀戍县。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设涿郡怀戍县,宣化仍属怀戍县置。 唐初改为妫州,属河北道。僖宗年间(公元885年)设武州、文德县、宣化为州、县治所。 五代时,西晋石敬瑭割燕,分16州给契丹,其中包括武州。契丹建辽国,辽改武州为归化州,仍辖文德县,属西京道。宣化为当时州、县治所。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归化州为宣化州,八年改为宣德州,九年复设宣德州、领文德县,宣化仍为州、县治所。 元初,改宣德州为宣宁府,后又改为宣德州。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因地震原因又改为顺宁府和宣德县治所。 明代,宣化是北部边防重镇,不设地方政府,只沿长城设九镇,宣府镇为九镇之一,辖四海县至大同1300里的防御任务,是宣府镇总兵驻地和指挥中心,又称宣府镇城。 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废宣府卫所,改置宣化府辖一厅、三州、七县,宣化为府城所在地。 1913年废宣化府,存宣化县,属直隶省口北道。1929年废道,宣化县直属察哈尔省。1939年日伪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在宣化设察南政厅。1943年改置宣化省,为伪宣化省会所在地。 1945年9月,宣化首次解放。1946年1月设立宣化市,为察哈尔省会。当年10月,国民党政府占领宣化,置宣化县。 1948年12月,宣化二次解放,恢复宣化市建置,属察哈尔省。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宣化市曾改为察南专区宣化镇。1950年2月仍恢复市建制并于1952年底改隶河北省。 1955年11月,撤销宣化市,置宣化城区为宣化镇,属张家口市。 1958年11月,宣化县、镇合并。1959年6月,改合并后的宣化镇为宣化区,仍属张家口市。 1960年7月,撤宣化区,改置宣化市,属张家口地区,由张家口市代管。1961年6月,恢复宣化县建制,仍市、县分设。 1963年3月改宣化市为张家口市辖区。 2016年,同意撤销宣化县、宣化区,设立新的宣化区,以原宣化县、宣化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宣化区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在原宣化区人民政府驻地。
更多>> 宣化区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宣化区地处冀西北山间盆地至宣化盆地的北缘。宣化盆地是一个典型的新生代山间河谷断裂坳陷盆地,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展布,中心部位有洋河自西向东南穿流而过,盆地四周群山环抱,南有娘娘山、黄羊山,北有烟筒山,东有尖草顶、大北山等。最高点烟筒山海拔1023.2米,最低点洋河畔海拔591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逐渐倾斜。平原、河川与山地、丘陵面积各半。 气候 宣化洋河两岸的河川区属暖温带,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受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天气多变,降水量较少,大风日数多;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在暖湿气流的控制下空气湿润,降水较多;秋季暖湿的东南气流逐渐衰退,干冷的西北气流重新加强,温度下降快,天气晴朗,阴雨日渐减少;冬季受强大的蒙古冷高压控制,严寒少雪,强冷空气南下时常形成寒潮,引起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 气温 宣化区地处洋河北岸,年平均气温8°C左右。一月是全年最冷月份,月平均温度为-10.9°C,月平均最低气温-16°C左右。七月份是全年最暖月份,月平均温度为23.3°C,月平均最高气温在29至30°C之间。春季四月份,月平均气温10至11°C。解放以来,宣化区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68年6月10日,为39.1°C;同年最低气温-21.9°C,年较差为61.0°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73年2月8日,为-25.8°C,同年最高气温33.9°C,年较差59.7°C。 日照 宣化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自1971至2005年平均为287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1%,其中0℃期间日照总时数为2006小时,大于10℃期间日照总时数为1483小时,分别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69.6%、51.5%。4~9月,农作物生长季节,每月日照时数平均在250小时以上。年最多日照时数的1980年为3193.8小时,最少日照时数的2003年为2101.2小时。从宣化1971年有气象记录起至199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06小时;1991至2005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00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比之减少206小时。 降水 主要指降雨,次指降雪。宣化冬春季受西北气流控制,多风少雨雪;夏季和初秋受偏南海洋暖湿气流控制,雨水较多。1960~2005年年平均降水量361.7毫米。1973年降水量最大,为563.9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小,为226.3毫米。
更多>> 宣化区金融休闲
工业 宣化区工业门类繁多,基础雄厚,是张家口市冶金、机械和重化工基地,是河北省北厢地区重要的工业核心区。区域内有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12家,民营企业23家,并形成了以冶金、机械、造纸、装潢印刷、陶瓷、建材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7.6亿元,工业增加值59亿元,利税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5%、15.05%、11.3%。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7.6%。 农业 宣化区农业是典型的城郊型特色农业,形成了蔬菜、葡萄、规模化舍饲养殖“三大产业”。2004年宣化区农业人口53714人,劳动力30273人;有耕地69500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29亩。2005年,蔬菜播种面积27180亩,总产量11.5514万吨,葡萄3735亩,总产量3490吨,肉、蛋、奶年产量分别为2142吨、5000吨、8295吨。林业发展迅速,林地面积119000亩,宣化区森林覆盖率达30.1%。建成生态科技高效园区11个。 财政收支 宣化古有“商埠”之称,宣化商贸市场繁荣,购销两旺。2003年宣化区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12190万元,居全市前列。宣化区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达16个。同时,宣化还拥有三星级宣化宾馆和宣化裕华大酒店、宣化得月楼等多家高档次餐饮名店,为宣化的开放开发提供便利,创造条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宣化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15263户,从业人员达27720人,产值达到15970万元,营业额72670万元。辖区内有中行、人行、工行、农行、建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宣化区GDP完成69.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亿元,宣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7.51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5元。 商业 2009年,宣化区成为全市第一个财政收入超10亿元县区。凭借过硬的综合指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次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排名第21位。入选2009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在河北省排名第一。国外招商引资1993年,宣化和欣塑料有限公司和宣化连云食品有限公司投入生产,使宣化区外商投资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为宣化区今后引进外资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成功经验。1994年,为了引进更多的外资项目,宣化区先后组织人员到韩国、香港、新加坡、法国发布项目、洽谈项目;通过驻京商社及有海外关系的亲朋好友等渠道,与国外客商建立联系,分别与美国、法国、意大利、芬兰、瑞典、马来西亚以及港、澳、台的客商进行了项目洽谈;1996年,宣化区与西班牙海斯公司达成合作开发肉牛饲养和出口的意向;1996年,在河北投资贸易洽谈会(会议地点在香港)上,殷广平副区长代表宣化区与香港鸿光机电设备工程公司签订了合资生产牛仔系列服装的合同书;与香港恒讯发展公司签订了合资生产铝合金异型材的协作项目;2001年,美国英格索兰公司在宣化开发区注册350万美元,生产钻孔机械。十年间,共引进外资项目24个,实际利用外资1477.09万美元。
更多>> 宣化区文化教育
“上谷郡”,是宣化载入史册最古老最响亮的名字。位于桑干河流域,宣涿盆地的这块古老的土地,应该是人类祖先的东方故乡。在它西南60公里处的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群证明,早在二百多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在它东南40公里处的涿鹿,黄帝和炎帝部落之间曾展开阪泉。涿鹿大战,从而融合发祥了中华文明。 从文献记载看,宣化城的规模从唐至今变化不大。宣化城城墙每边边长约500米左右,这与《周礼.考工记》中“天子之城方九里,则知公七里,伯侯五里,子男三里”的规模大致相符。城池的位置大致在钟楼西街,皇城桥北街以东的范围内。最初的宣化城均为土城。 宣化府由于是北京城西的第一座府城,所以人称“京西第一府”。竖立在镇朔楼西侧,由明代都御使罗享信所撰的《宣化新城之记》碑文这样描述:“宣府古幽州属地,秦上谷郡,元宣德府,星野当析木之次,入尾一度,壤土沃衍,四山明秀,洋河经其南,柳川出其北,古今斯为巨镇,恒宿重兵以控御北狄。” 宣化古城经历了太多的沧桑。“一抓一把历史,一靠一身长城”,是人们对古城的赞誉。虽然如今“古上谷郡”的牌坊已难觅踪迹,屹立不倒的万米城垣。 文物资源 古城宣化,早在秦朝时就成为上谷郡,明朝时为著名的长城九镇之一,清朝时是全国72府之一,现今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京西第一府”。宣化区境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城址、古寺庙和革命文物建筑极为丰富,主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清远楼、镇朔楼、下八里辽墓群(1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5处,宣化城(含拱极楼)、五龙壁、时恩寺大殿、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下八里辽墓群(2区);张家口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立化寺塔;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