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项城市概述
项城市区号:0394项城市邮编:466200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河南省6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辖15个乡镇6个办事处,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人口118.33万人。2008年,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51.9亿元,同比增长14.2%;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7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064元,同比分别增长16.7%、19.1%。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项城古称项子国,汉初置项县,南北朝宋时易名项城县,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项城历史上名人辈出,“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瑒,《千字文》作者周兴嗣,民国首任总统袁世凯,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著名收藏家、诗词家张伯驹等,皆是“一日嘉名万代传”的项城籍人士。袁氏旧居、袁氏行宫、南顿故城、高丘古寺等文物古迹具有开发价值。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项城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正处于我国承东启西的过渡地带,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通向“长三角”的东部门户。大广高速、南洛高速在市区交汇,106国道、311省道穿越全境,漯阜铁路连接京广、京九,沙颍河航运直通淮河,是豫东南最佳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汇点。自然条件优越,农村呈现新貌。项城境内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是河南省粮、油、畜产品的重点产区,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2008年全市夏粮种植总面积104.66万亩,总产超过10亿斤;秋粮种植面积68万亩,总产4.8亿斤,是“国家产粮先进县”。白芝麻获国家原产地认证。解决了农村3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被省政府推荐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形成了“五纵四横”的农村公路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20多万农民用上了沼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 98.7%。工业基础良好,经济特色明显。项城工业形成了以味精、皮革、医药、纺织为支柱,制鞋、机械制造、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体系。2008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14.4%。河南莲花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8月挂牌上市,2008年,莲花再次入选“亚洲品牌500强”,较上届提高17个位次,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3.6亿元。市纺织公司、莲花皮业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已成长为河南省重点企业。农机配件、皮革、制鞋、防水防潮等板块经济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被授予“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称号。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完善。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把项城建设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等城市的目标,高标准完成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详细性规划,城市规划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5万人,城镇化率达38%。形成了老城区、行政新区、工业园区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城区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数字传输等现代信息设施迅速发展。一批功能完备、物业管理优质的高档住宅区相继建成,具备了较好的人居环境。招商政策宽松,发展环境优越。全市拥有三资企业22 家,进出口经营权企业62家,外经经营权企业2家。建立了项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项城市制鞋工业集聚区,为企业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全力打造法制政府、效率政府、服务政府;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审批、限期办结、首问负责、失职追究制,行政效能明显提高。项城是一块充满希望和发展的热土,百万项城人民正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牢牢把握“工业强基础突破、农业固本求发展、城镇建管求升级、文化创新求繁荣”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赶超型、跨越式发展,携手创建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更多>> 项城市历史
项城在周初年为项子国。是西周时封疆划界分封的子爵,是封国而治的地方行政单位或行政区划之一,隶属于周王(或周天子)。到东周春秋时,仍为项子国。鲁僖公十七年夏,鲁国灭掉项子国,从此项子国国名即被取消,仅存项地名。 东周战国时期,楚灭鲁,项地即改属于楚国。楚襄王时,将楚都由郢徙于陈,以项为别都(即陪都)。 秦始皇并兼六国,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改陈地为颍川郡,以陈为县。项地归属于颍川郡,只有项地名而无项郡或项县名。 秦末楚汉相争之后,楚败汉胜,汉高祖在项地设置项县,属汝南郡。到东汉时,沿袭西汉的地方行政区划而无变更,仍为项县,属汝南郡。 三国时期,仍为项县,在曹魏统辖境域之内。项县隶属陈国。 晋代行郡国制。项县名称未变,西晋时先属陈国,后改属梁国。 南北朝时,战争频繁,东讨西伐,南征北战,颍、淮流域归属时变,项县隶属州郡亦时变,县名称亦有变化。 南朝刘宋时曾改项县为项城县,增一“城”字,属于豫州陈郡。北朝北魏、北齐、北周均称项县,北魏时项县隶属陈郡,北齐时项县改属信州。南朝齐、梁也都仍称项县,梁时项县属因殷州。北朝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在项县侨立的秣陵县隶属北丹阳郡,项县仍隶属陈郡。 隋朝统一中国后,确定为项城县。五代时,项城县隶属陈州。金代时,项城县隶属河南府陈州。元代时,项城县隶属陈州。明代时,项城县隶属开封府陈州。 清代,项城县隶属河南省陈州府,疆域无大变化,但与西邻各县有插花地。 中华民国时,项城县隶属河南省淮阳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淮阳沦陷,一九四五年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迁至项城县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解放战争后期曾先后建立沈项临县和沈项淮县,隶属豫东行署。解放战争后,结合土地改革和建立地方民主政权,与四邻各县进行边境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与邻县间的插花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年底,项城县城由老县城迁至水寨镇。1949年至1953年项城县隶属河南省淮阳专员公署。1953年至1958年项城县隶属河南省商丘专员公署。1959年至1961年项城县隶属河南省开封专员公署。1962年至1965年项城县隶属河南商丘专员公署。1965年至2000年项城县(市)隶属河南省周口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6月,周口撤地设市,项城隶属于周口市。1993年12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项城市。
更多>> 项城市地理环境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居黄河冲积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1′-115°40′,北纬33°03′-33°30′ 。境域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35.25公里。西邻上蔡县、商水县,东连沈丘县,北与与淮阳县隔河相望,南与平舆县接壤,东南与安徽临泉县毗邻。河南省5个重点扩权市之一。